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313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柴胡1,百样解4,十大功劳1.25,枸杞2.25,五味子1.75,丹参1.25,山楂3.5,槟榔2.5,甘草0.5;有健脾舒肝,活血止痛,保肝利胆之功能。用于治疗肝胆功能失调,胆汁、毒物排泄失常而发生的肝胆疾病,如甲、乙肝病、脂肪肝、酒精肝、肝癌、胆囊炎、胆石症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及其该药物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是肝病大国,病毒性肝炎、脂肪肝患者、酒精肝病逐年上长,肝癌发病率呈上 升趋势,乙肝病毒携带率全球第一,据统计,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肝病的发病数和 发病率至今名列前茅,近年来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肝癌等肝病已成为当今社会威 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肝病危害大,难治愈,现有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大多效果不 明显,有的也会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大多数中草药组方存在安全可靠较差的问题,有的还 有较大毒副作用。在我国少数民族医学中对肝病有自己独特的诊疗方法及药物,傣医通常 采用解毒保肝的傣药治疗肝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药效高、成本低、疗程较短、使用方便的治疗肝病的药 物,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这种治疗肝病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柴胡1,百样解4, 十大功劳1. 25,枸杞2. 25,五味子1. 75,丹参1. 25,山楂3. 5,槟榔2. 5,甘草0. 5。该组方中柴胡、百样解、十大功劳,性凉,味苦,具有清热解毒、调理肝胆之功能,以 解除各种毒素入侵而致的肝脏损伤,为主药;五味子、枸杞,性平,味酸甜,入风、水塔中盘 肝胆,具有补水养肝之功,助主药加强解毒保肝之力,为辅助药;丹参,入风、土、水塔,具有 通气活血止痛之功,既可促进血液、胆汁的代谢而加速毒素的排泄,增强主药解毒保肝之作 用,与山楂,槟榔相配还可补土健胃,行气消胀而解除胁肋胀痛,饮食不佳之症;甘草,性凉、 味甘,可调和全方诸药而为调和药。全方合用,共同发挥健脾舒肝,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保 肝利胆之作用而达解毒保肝之目的。在上述组方的基础上根据病症的不同还可加入珠子草、大青叶、虎杖,这3味药具 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之功能而主治各种肝病,具有显著的抗肝炎病毒的作用,因此,加入 这3味药物增强了解毒保肝的疗效。在上述两个组方的基础上,根据祖国医学脾胃为后天之本,治病求本的原则,还可 加入黄姜、姜黄、通血香,3药入肝胆脾胃,具有补土健胃,通气活血,提高机体免疫力之功能 而增强健脾、保肝、排毒的疗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配方是从上百个傣医验方中筛选加减后,在傣医解毒理论指导下, 根据傣药配伍原则,并保持了傣医的用药特色,应用现代新技术研制而成。制备的药品具有 健脾舒肝,活血止痛,保肝利胆之功能。用于治疗肝胆功能失调,胆汁、毒物排泄失常而发生 的肝胆疾病,如甲、乙肝病、脂肪肝、酒精肝、肝癌、胆囊炎、胆石症等。本专利技术的药品按照国家药品管理法医院制剂注册的要求应用于临床。经临床疗效 观察和急毒研究证明,未发现毒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为治疗肝病的良药,其疗效显著,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和市场竞争力。本专利技术在傣医“四塔、五蕴理论”、“解毒理论”的指导下,严格遵守傣医的方药配伍原则,既保留了傣医传统验方的用药特色,又体现了现代药 品剂型的特点,使制备得到的药品在剂型上、质量标准、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各方面都 得到了提高。经临床应用,对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坏、酒浸性肝损坏等具有显著疗效,如治 疗乙肝:155例,显效57例、有效8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9%;甲肝:135例,显效55 例、有效6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1.8% ;药物性肝损坏138例,显效63例、有效56 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6. 2% ;酒精性肝损坏158例,显效59例、有效81例、无效18 例,总有效率为88.6%。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药物组成柴胡1,百样解4,十大功劳1.25,枸杞2. 25,五味子1.75,丹参1.25,山楂3. 5,槟 榔2. 5,甘草0. 5。药物的制备工艺如下1)、取柴胡、十大功劳、枸杞、丹参、山楂、槟榔和甘草加水煮提三次,第一次2小 时,第二次1. 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三次滤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 3 1. 35,得浸膏,备用;2)、取百样解和五味子粉碎过100目筛,得细粉备用;3)、将1)步骤所得浸膏与2)步骤所得细粉混勻,在60°C 士5°C的温度中干燥后, 粉碎过100目筛,用70% 90%乙醇制粒、灭菌后按现代制剂工艺与相应药用辅料制成胶 囊剂、片剂、丸剂、散剂或颗粒剂。实施例2、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药物制成柴胡1,百样解3. 5,十大功劳2. 75,枸杞2. 25,五味子1. 5,丹参1. 25,山楂2. 5,槟 榔2. 5,珠子草2. 5,大青叶0. 75,虎杖0. 75,甘草0. 5。制备工艺如下取柴胡、百样解、十大功劳、枸杞、五味子、丹参、山楂、槟榔、珠子草、大青叶、虎杖 和甘草,加温开水至淹没药物10-15公分,浸泡半小时后,煎煮三次,第一次,煮沸30分钟, 第二、三次均加开水至平药渣,各煮沸30分钟,合并三次煎液得到汤剂。服用方法温服,每次服200ml,每日三次。还可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制成其它剂型,制备工艺步骤如下1)、取柴胡、十大功劳、枸杞、丹参、山楂、槟榔、珠子草、大青叶、虎杖和甘草,加水 煮提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 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三次滤液,滤过,滤液浓缩至 相对密度1.3 1.35,得浸膏,备用;2)、取百样解、五味子粉碎过100目筛,得细粉备用;3)、将1)步骤所得浸膏与2)步骤所得细粉混勻,在60°C 士5°C的温度中干燥后, 粉碎过100目筛,用70% 90%乙醇制粒、灭菌后与相应药用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丸剂、 散剂或颗粒剂。实施例3、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药物制成柴胡1,百样解3. 5,十大功劳3,五味子3,枸杞2. 5,丹参1.5,黄姜2,姜黄2,通血香3,山楂2,槟榔1,珠子草2. 5, 大青叶0. 75,虎杖0. 75,甘草0. 5。制备工艺如下取柴胡、百样解、十大功劳、五味子、枸杞、丹参、黄姜、姜黄、通血香、山楂、槟榔、珠子草、大青叶、虎杖和甘草加温开水至淹没药10-15公分,浸泡半小时后, 煎煮三次,第一次,煮沸30分钟,第二、三次均加开水至平药渣,各煮沸30分钟,合并三次煎 液得到汤剂。服用方法温服,每次服200ml,每日三次。还可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制成其它剂型,制备工艺步骤如下1)、取柴胡、十大功劳、枸杞、丹参、通血香、山楂、槟榔、珠子草、大青叶、虎杖、甘草 加水煮提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 5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三次滤液,滤过,滤液浓 缩至相对密度1. 3 1. 35,得浸膏,备用;2)、取余药百样解、五味子、黄姜、姜黄粉碎过100目筛,得细粉备用;3)、将1)步骤所得浸膏与2)步骤所得细粉混勻,在60°C 士5°C的温度中干燥后, 粉碎过100目筛,用70% 90%乙醇制粒、灭菌后与相应药用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丸剂、 散剂或颗粒剂。权利要求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药材制成柴胡1,百样解4,十大功劳1.25,枸杞2.25,五味子1.75,丹参1.25,山楂3.5,槟榔2.5,甘草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肝病的药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取柴胡、十大功劳、枸杞、丹参、山楂、槟榔和甘草,加水煮提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 二次1. 5小时,第三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药材制成:柴胡1,百样解4,十大功劳1.25,枸杞2.25,五味子1.75,丹参1.25,山楂3.5,槟榔2.5,甘草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艳芳段立纲赵应红岩罕单廖瑞玲玉腊波谭志刚潘玉秀刀红英曾君王孝蓉肖丽香刀会仙陈亚梅刘志强邓群刘扬扬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