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314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51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运营商机房及用户机房分别设置对应的无线路由器;基于所述无线路由器,在基站接入设备及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之间建立无线透传通道;当所述运营商机房及所述用户机房之间的有线数据传输通道发生故障时,切换所述无线透传通道传输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包括至少一条用户业务电路的数据。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通过无线路由器建立无线通道应急替代IPRAN网络中运营商机房及用户机房之间的中继光缆,使用户端接入设备能够通过无线通道在IPRAN网上线,使用户端接入设备上承载的多条业务电路的业务数据同时进行应急替代,保证业务数据正常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特别是涉及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运营商网络的转型,针对企业的业务数据传输线路与私有网络、公有云之间的业务数据线路(云专线)由传统的mstp电路更改为ipran电路。ipran网络通常以用户端新增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例如,u设备)的方式接入,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作为客户接入的关键点设备,使用广泛,数量众多。当用户机房的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与运营商机房的基站接入设备(例如,a设备)之间的中继光缆发生故障导致中断时,若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修复,就需要启用无线应急替代以保证业务正常进行。

2、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不同于普通的光电收发器,其上承载多条业务专线电路。传统的无线替代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3、第一种方式为,在用户机房的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与运营商机房的基站接入设备之间的中继光缆发生故障导致中断时,将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例如,u设备)搬移到运营商机房,在运营商机房通过光纤尾纤对接方式连接基站接入设备,进行用户内网接入设备的上线。用户内网接入设备可能承载了多条用户集团电路,在对其进行上线后,在对该设备上承载的某一条业务电路做应急替代。当中继光缆修复之后,首先将该用户内网接入设备移回用户机房,然后再恢复该设备与中继光缆的连接。这种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运营商机房到用户机房的距离,路线拥堵情况、用户点停车时间、和用户的沟通解释等。如此,在恢复过程中会造成长时间的二次业务中断,延长业务修复时间,触发用户电路的二次报障,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4、第二种方式为,将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例如,u设备)直接移除,更改其上原本承载的用户集团电路的路由,将路由直接连接到运营商机房的基站接入设备的业务接口上,通过无线路由器对基站接入设备的业务接口至用户路由器的广域网接口的路由段进行无线应急替代。这种方案存在操作繁琐的问题,在更改集团电路的路由时,需相关技术部门(例如,省公司或市公司数据中心)配合操作,待中继光缆修复后再由技术部门将路由还原,如此会存在操作繁琐,耗费大量人力的问题,并且过程中增加数据配置出错的风险,在恢复路由时会也造成较长时间的二次业务中断,影响用户体验。

5、上述两种无线应急替代方法均难以实现对同一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上承载的多条业务电路进行同时应急替代操作。例如,用户内网接入设备的5个业务口均承载用户集团电路或重要电路,若要实现对5条电路的同时应急替代,按上述传统的应急替代方案,需要10台无线路由器的同时参与,这种方式操作繁琐且容易出错,消耗大量人力与时间成本,并且还会造成用户较长时间的业务中断,降低用户体验。因此,如何提升无线应急替代方案的操作便利性,以及提升用户体验,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以解决针对用户网接入设备的中继光缆的应急替代方案存在操作繁琐、切换效率低下且容易触发较长时间二次故障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ipran网络,包括:

4、在运营商机房及用户机房分别设置对应的无线路由器;

5、基于所述无线路由器,在基站接入设备及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之间建立无线透传通道;

6、当所述运营商机房及所述用户机房之间的有线数据传输通道发生故障时,切换所述无线透传通道传输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包括至少一条用户业务电路的数据。

7、可选地,在运营商机房及用户机房分别设置对应的无线路由器,包括:

8、在所述运营商机房设置第一路由器,在所述用户机房设置对应的第二路由器;所述第一路由器连接所述运营机房中的基站接入设备,所述第二路由器连接所述用户机房中的用户内网接入设备;所述第一路由器与所述第二路由器的参数相同。

9、可选地,基于所述无线路由器,在基站接入设备及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之间建立无线透传通道,包括:

10、将所述第一路由器与所述基站接入设备的光口对接,将所述第二路由器与用户内网接入设备的光口对接;

11、当所述第一路由器和所述第二路由器为4g路由器时,配置所述第一路由器和所述第二路由器的参数,包括:

12、创建vlan,将所述第一路由器的lan口和所述第二路由器的lan口分别与所述vlan绑定;

13、基于所述vlan配置eoip隧道,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器的eoip隧道id和所述第二路由器的eoip隧道id相同。

14、可选地,基于所述无线路由器,在基站接入设备及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之间建立无线透传通道,包括:

15、将所述第一路由器与所述基站接入设备的光口对接,将所述第二路由器与用户内网接入设备的光口对接;

16、当所述第一路由器和所述第二路由器为5g路由器时,配置所述第一路由器和所述第二路由器的参数,包括:

17、配置apn卡的拨号设置;

18、创建vxlan隧道,并配置所述vxlan的对端地址;

19、创建vlan,将所述第一路由器的lan口和所述第二路由器的lan口分别与所述vlan绑定;

20、将所述vxlan的连接模式配置为桥模式,并将所述vlan添加到所述vxlan的组接口列表中。

21、可选地,切换所述无线透传通道传输业务数据,包括:

22、通过光纤尾纤连接所述基站接入设备及所述第一路由器;

23、通过光纤尾纤或网线连接所述用户内网接入设备及所述第二路由器;

24、通过所述基站接入设备执行所述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上线的操作,启用业务数据传输;

25、在用户内网执行ping测试,验证用户业务是否恢复。

26、可选地,所述无线透传通道还用于进行管理信息的通信;所述管理信息包括:查看状态信息、查看性能信息、设备告警信息及电路调试信息;

27、当传输管理信息时,将所述基站接入设备的地址跳接至所述用户内网接入设备,并通过命令行登录;

28、通过所述基站接入设备向所述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传输管理信息;所述管理信息为命令行形式的信息。

29、可选地,所述业务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30、当所述运营商机房及所述用户机房之间的有线数据传输通道恢复时,确定复原中断业务时长;

31、在所述复原中断业务时长内,复原所述运营商机房及所述用户机房内设备与有线数据传输通道的连接,并通过所述基站接入设备执行所述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上线的操作,启用业务数据传输;

32、在用户内网执行ping测试,验证业务数据是否正常传输。

3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34、基站接入设备,用于与用户内网接入设备进行业务数据通信;所述基站接入设备设置在运营商机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IPRAN网络,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运营商机房及用户机房分别设置对应的无线路由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无线路由器,在基站接入设备及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之间建立无线透传通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无线路由器,在基站接入设备及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之间建立无线透传通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换所述无线透传通道传输业务数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透传通道还用于进行管理信息的通信;所述管理信息包括:查看状态信息、查看性能信息、设备告警信息及电路调试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IPRAN网络,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接入设备,还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透传通道发送管理信息给所述用户内网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用户内网接入设备返回的反馈信息;所述管理信息包括:查看状态信息、查看性能信息、设备告警信息及电路调试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ipran网络,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运营商机房及用户机房分别设置对应的无线路由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无线路由器,在基站接入设备及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之间建立无线透传通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无线路由器,在基站接入设备及用户内网接入设备之间建立无线透传通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换所述无线透传通道传输业务数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波江新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