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313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边坡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方法及装置,包括:对土质边坡进行初始分区,获得若干个滑动区域和未滑动区域;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的破坏强度;根据破坏强度对相邻的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进行优化分区处理。在边坡滑动破坏演变过程中及时分析相邻的滑动区域对相邻未滑动区域产生的破坏强度,并即时根据破坏强度合并调整相邻滑动与未滑动分区范围,提前将潜在破坏性未滑动分区合并划入滑动分区,实现对滑动区域相邻的未滑动区域进行早期的变形破坏研究,提高分区的准确性,从而能为灾害的早期防治、更符合工程实际的分区稳定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监测,具体涉及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边坡的滑动破坏是由局部变形的长时间累积导致,在此变化过程中,局部区域的滑动会对相邻未滑动区域产生类似卸荷效应的推动作用,进而在未滑动区域土体的内部产生裂缝,长时间累积会导致未滑动区域向滑动区域转变,由此导致滑坡灾害。

2、随着边坡滑动区域的变形破坏,相邻未滑动分区会随着周围应力场、位移场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若采用既定初始分区进行后续滑动区域破坏导致相邻未滑动区域的演变研究,会导致分区范围和大小划定的极大误差,因此,需要对滑动区域相邻的未滑动区域进行早期的变形破坏研究,以提高分区的准确性,对防止潜在的边坡滑动破坏、灾害的早期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方法及装置,以对滑动区域相邻的未滑动区域进行早期的变形破坏研究,提高分区的准确性。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方法。

3、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方法,包括:

4、对土质边坡进行初始分区,获得若干个滑动区域和未滑动区域;

5、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的破坏强度;

6、根据破坏强度对相邻的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进行优化分区处理。

7、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的破坏强度,包括:

8、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产生的破坏力;

9、获取未滑动区域的抵抗作用力;

10、根据破坏力和抵抗作用力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的破坏强度。

11、结合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产生的破坏力,包括:

12、获取相邻滑动区域和未滑动区域中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

13、获取临空面与最小主应力之间的夹角;

14、根据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夹角获得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产生的破坏力。

15、结合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获取未滑动区域的抵抗作用力,包括:

16、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产生的正应力;

17、根据正应力、土体的粘聚力和土体的内摩擦角获取相邻的未滑动区域对滑动区域的抵抗作用力。

18、结合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实现方式中,根据破坏力和抵抗作用力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的破坏强度,包括:

19、将破坏力与抵抗作用力进行比较,获得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的破坏强度。

20、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实现方式中,根据破坏强度对相邻的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进行优化分区处理,包括:

21、在破坏强度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对相邻的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进行优化合并处理。

2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装置。

23、在第七种可实现方式中,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装置,包括:

24、初始分区模块,被配置为对土质边坡进行初始分区,获得若干个滑动区域和未滑动区域;

25、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的破坏强度;

26、优化分区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破坏强度对相邻的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进行优化分区处理。

27、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装置。

28、在第八种可实现方式中,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上述的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方法。

2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30、在边坡滑动破坏演变过程中及时分析滑动区域对其相邻的未滑动区域产生的破坏强度,并即时根据破坏强度合并调整相邻滑动与未滑动分区范围,提前将潜在破坏性未滑动分区合并划入滑动分区,实现对滑动区域相邻的未滑动区域的早期变形破坏研究,提高分区的准确性,从而能为灾害的早期防治、更符合工程实际的分区稳定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的破坏强度,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产生的破坏力,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未滑动区域的抵抗作用力,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破坏力和抵抗作用力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的破坏强度,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破坏强度对相邻的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进行优化分区处理,包括:

7.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边坡相邻滑动区域与未滑动区域间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的破坏强度,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滑动区域产生的破坏力,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未滑动区域的抵抗作用力,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破坏力和抵抗作用力获取相邻的滑动区域对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刘中帅阎宗岭黄河杜孟秦张帮鑫史可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