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助推装置,包括电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助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助推
,具体为一种水下助推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水下助推器或助推装置多是采用穿戴式固定装置或腰部固定环作为穿戴基础,然后将推进器
、
电源等分别安装外挂在穿戴式固定装置或腰部固定环上
。
[0003]如公告号为
CN217100428U
,名称为一种水下推进装置的中国专利,其主要包括穿戴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穿戴固定装置上后部的电源,固定在所述穿戴装置两侧部的推进器,其中,电源的一侧部通过防水电缆连接有控制手柄,电源的另一侧部通过防水电缆与推进器连接
。
该种水下推进装置通过将电源和推进器分别设置在穿戴固定装置外部,其整体推进装置较为笨重,穿戴和使用不便
。
[0004]如公告号为
CN205469727U
,名称为一种水下浮潜单人用便携腰带式推进器,其主要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腰部的腰带,固定在腰带后部的浮力仓及两个电池组,固定在腰带两侧部靠前位置的推进器,以及在腰带前端设置的控制器和显示器
。
该种水下浮潜单用便携腰带式推进器,其腰带为带状结构,且为闭环式腰带,其重量轻,在其外部固定电池组和推进器,会对腰带产生拉扯,使腰带穿戴者产生不适感
。
[0005]上述两种通过在穿戴式固定装置或腰部固定环
/
腰带外部固定推进器和电源的方式,都不利于身体前进时的整体协调和一致性,外挂式的推进器暴露在外部,会增加水下前进阻力,影响推进效果
。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穿戴快速
、
方便,灵活性好
、
使用成本低的水下助推装置
。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0008]一种水下助推装置,包括电源
、
推进器和腰带,所述推进器和腰带均为两个,所述推进器与电源之间还设有可旋转连接件,其中,所述电源包括电池仓和设置在电池仓内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电池仓可拆卸连接;所述推进器为两个,两个推进器呈相对分布在所述电池仓两侧,且分别通过可旋转连接件与所述电池仓的左右两侧活动式连接,两个推进器的外端部内侧均设有腰带槽,所述腰带槽与推进器一起构成固定环;所述腰带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由软材制成的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所述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均为可调式腰带,所述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分别用于穿过两个推进器上的固定环与所述推进器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源与两侧分别依次设置的可旋转连接件和推进器一起形成半环形主体,所述半环形主体与人体腰部相适应
。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电源居中放置,电源的两侧分别通过可旋转连接件连接推进器,最后再通过两个可调式腰带分别穿过推进器上的腰带槽连接,使电源
、
推进器和腰带一起形成环形主体,且推进器可相对电源具有一定角度的旋转活动空间,采用该技术方案
将助推装置穿戴在人体腰部,推进器和电源也作为环形主体的一部分,其不仅穿戴快速
、
方便,而且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推进器和电源外挂在腰推装置或腰带外部引起的水下阻力大的问题,有效减少水的阻力,整个推进装置贴合人体腰部安装,稳定性更好,使用更灵活
。
其中,电源主要由电池仓和电池组件构成,电池组件与电池仓可拆卸连接,在电池电量不足或电池损坏时无需更换整个电源,只更换电池仓内的电池组件即可,避免了因电池问题需拆卸整个电源的问题,不仅有效节约成本,而且大大方便了操作;电源置中放置,两侧通过可旋转连接件与推进器连接,可旋转连接件的设置,分别与电池仓和推进器可拆卸连接,其一方面不仅方便安装,而且为电池仓和推进器提供了强度支撑,另一方面用以将推进器和电池仓连接起来,使推进器相对电池仓可做旋转运动,使半环形主体与人体腰部适配的灵活性更好;推进器的外端部腰带槽的设置,与推进器一起构成固定环,用于供腰带穿过,本方案中,腰带为主要由软材制成的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构成的分体式结构设计,其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分别穿过两侧推进器外端部的固定环后,两端部分别对应可拆卸连接,其相对于现有固定卡进式机械腰带,其操作更灵活,使用范围更广,而且不存在机械腰带易腐蚀出现连接困难的情况
。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推进器包括推进器外壳和助推结构,所述推进器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助推结构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上壳和下壳卡接式连接,所述助推结构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进水护罩和出水护罩
。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推进器包括推进器外壳,推进器外壳的设置,用于将推进器助推结构放置在推进器外壳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推进器暴露在外部增加水下前进阻力的问题,有效减少了推进器在推进过程中的阻力,提升了推进器的推进效果;推进器外壳采用由上壳和下壳构成的分体式结构,且助推结构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推进器外壳的上壳和下壳卡接式连接,方便助推结构的安装,安装时,可以先将助推结构的一端与上壳或下壳卡接安装好,再装另一端,安装方便快捷;助推结构的顶端和底端的进水护罩和出水护罩分别与助推结构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助推结构的安装和更换
。
[0012]进一步地,所述助推结构包括涵道和位于涵道内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的外边缘与涵道内面之间留有小于
1mm
的间隙,所述涵道内安装有电机,所述螺旋桨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螺旋桨由电机驱动旋转,其螺旋桨与涵道内面间隙小于
1mm
的设计,其间隙更小,能够提升助推结构的推力,进而提高桨叶转动效率
。
[0014]进一步地,所述涵道的内表面为弧形面,所述涵道与螺旋桨相对应处的涵道直径小于所述涵道进口端和出口端的涵道直径
。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涵道内表面采用进出端直径大,中间直径小的弧形面设计,使水进入桨叶后,经过弧形最高部流入出水端,有效提升水流速度和效率,进而提升推进器的推动效率
。
[0016]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桨由桨帽和均匀分布在所述桨帽外周侧的三片桨叶构成,所述桨叶呈螺旋形设置在所述桨帽的外圆周,所述桨叶的横截面呈中间厚两边薄的机翼造型
。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桨叶采用中间厚两边薄的机翼造型结构,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平板型结构桨叶,该种机翼造型结构桨叶,其桨叶动力更大,进而使整个推进器推进
效果更好
。
[0018]进一步地,所述桨叶的进水边和出水边均为弧形边,所述出水边的弧形弯曲度大于所述进水边的弧形弯曲度
。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弧形进水边和出水边的设计,更利于进水和出水;出水边的弧形弯曲度大于进水边的弧形弯曲度的结构设计,使桨叶的进水边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大,在电机驱动桨叶旋转时,桨叶的进水量大于出水量,提升桨叶的旋转动力,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下助推装置,包括电源
、
推进器和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和腰带均为两个,所述推进器与电源之间还设有可旋转连接件,其中,所述电源包括电池仓和设置在电池仓内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电池仓可拆卸连接;所述推进器为两个,两个推进器呈相对分布在所述电池仓两侧,且分别通过可旋转连接件与所述电池仓的左右两侧活动式连接,两个推进器的外端部内侧均设有腰带槽,所述腰带槽与推进器一起构成固定环;所述腰带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由软材制成的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所述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均为可调式腰带,所述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分别用于穿过两个推进器上的固定环与所述推进器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源与两侧分别依次设置的可旋转连接件和推进器一起形成半环形主体,所述半环形主体与人体腰部相适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包括推进器外壳和助推结构,所述推进器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助推结构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上壳和下壳卡接式连接,所述助推结构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进水护罩和出水护罩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结构包括涵道和位于涵道内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的外边缘与涵道内面之间留有小于
1mm
的间隙,所述涵道内安装有电机,所述螺旋桨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的内表面为弧形面,所述涵道与螺旋桨相对应处的涵道直径小于所述涵道进口端和出口端的涵道直径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助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由桨帽和均匀分布在所述桨帽外周侧的三片桨叶构成,所述桨叶呈螺旋形设置在所述桨帽的外圆周,所述桨叶的横截面呈中间厚两边薄的机翼造型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顺,王盛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天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