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水泥搅拌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52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12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向水泥搅拌桩,其包括多根搅拌桩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水泥搅拌桩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水泥搅拌桩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搅拌桩是指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将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喷入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

[0003]现有技术中,在单独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过程中,需经历桩位放样

钻机位置调整

正循环钻进至设计深度

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

重复搅拌下钻至设计深度以及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至地表等步骤,水泥桩才能成型

建筑基坑中需要通过上述步骤阵列建造许许多多这样的水泥搅拌桩,相邻水泥搅拌桩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使得水泥搅拌桩布满整个基坑,从而提高基坑的地基强度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相邻单独水泥搅拌桩之间的关联性不强,软土地基边缘处的部分水泥搅拌桩存在沉降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软土地基边缘处的部分水泥搅拌桩存在沉降的风险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向水泥搅拌桩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向水泥搅拌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向水泥搅拌桩,包括多根搅拌桩主体

连接相邻所述搅拌桩主体顶端的加强顶梁以及金属加强件;所述搅拌桩主体包括外护管

位于所述外护管内的预制管

填充于所述预制管内腔下段的搅拌填充段以及填充于所述预制管内腔上段的混凝土段;所述金属加强件包括布置于所述混凝土段内的第一绞笼部

延伸至所述加强顶梁内的第二绞笼部以及连接相邻所述第二绞笼部且位于所述加强顶梁内的连接绞笼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泥搅拌桩机在基坑内钻出阵列布置的深井并注入水泥,使得水泥与深井内原有的泥土充分混合形成混凝土;通过吊机将预制管垂直插入深井内,并在预制管上布置金属加强件;在相邻搅拌桩主体的深井之间挖出沟槽,并在沟槽内布置连接相邻搅拌桩主体的连接绞笼,最后在预制管内浇筑混凝土,使得形成搅拌桩主体;当搅拌桩主体浇筑完成后,继续浇筑沟槽,使得形成连接相邻搅拌桩主体的加强顶梁

上述结构的水泥搅拌桩浇筑完成后,相邻搅拌桩主体之间存在加强顶梁,使得搅拌桩主体之间关联性增强,软土地基边缘处的水泥搅拌桩不易发生沉降

[0009]可选的,所述预制管包括至少两根同轴布置的单元管,所述单元管的两端均预埋有金属法兰,相邻两根所述单元管对接的金属法兰焊接固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搅拌桩的深度较深,预制管的长度无法满足深井的深度要求,通过将多根预制管的单元管进行连接,并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使得预制管的长度能够满足水泥搅拌桩的深度要求,并且保证了预制管的结构强度

[0011]可选的,相邻两根所述单元管对接的金属法兰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布置于一个所述金属法兰上的定位插杆以及开设于另一个所述金属法兰上且用于供所述定位插杆插接的定位插套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个预制管之间通过定位插杆与定位插套配合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提高了相邻两根单元管的同轴度,并且进一步保证了预制管的结构强度

[0013]可选的,所述预制管的底端安装有冲击锥头,所述冲击锥头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预制管内腔连通的连接通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搅拌桩的深井内填充有混凝土,通过吊机将预制管垂直插入水泥搅拌桩的深井的过程中,预制管受到的阻力较大;将预制管的端部设计成锥头,减小了预制管在水泥搅拌桩深井中向下插入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便于破开混凝土,使得预制管更容易插入搅拌桩内

并且预制管的冲击锥头处具有连接通孔,预制管插入搅拌桩的深井内时,一部分混凝土能够进入预制管内形成搅拌填充段,使得预制管在搅拌桩内结合更紧密

[0015]可选的,所述冲击锥头螺纹连接于所述预制管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击锥头与预制管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过程较为简单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绞笼部与所述第二绞笼部的连接处设置有抵接于所述预制管顶端的限位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环,使得一部分的金属加强件伸出于预制管,处于预制管内的第一绞笼部与混凝土结合形成钢筋混凝土,而伸出于预制管的第二绞笼部与连接绞笼连接,并且浇筑形成连接相邻两个水泥搅拌桩的加强顶梁,增强了相邻水泥搅拌桩的关联性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绞笼部的长度不小于所述预制管的
1/2。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预制管内浇筑混凝土后,与第一绞笼部结合形成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段的长度大于预制管的一半,能够增加搅拌桩主体的抗弯能力,提高搅拌桩主体的结构强度

[0021]可选的,所述第二绞笼部的顶端设置有一圈固定钢筋,所述连接绞笼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固定钢筋插入的固定插管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金属加强片插入预制管内后,连接绞笼通过固定插管与固定钢筋插接的方式安装在金属加强片的第二绞笼部上,上述结构在安装过程中较为简便

[0023]可选的,所述连接绞笼包括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所述第二钢筋笼在朝向所述第一钢筋笼的一端设置有一圈调节钢筋,所述第一钢筋笼设置有与所述调节钢筋插接配合的调节套筒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相邻两个搅拌桩主体的连接绞笼设计成可调节长度的方式,使得连接绞笼与第二绞笼部的插接配合时便于定位,安装较为简便

[0025]可选的,所述预制管的直径在所述外护管的直径中的占比不小于
3/5。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管的直径设计在合理范围内,当水泥搅拌桩浇筑完成后,有助于增大水泥搅拌桩的结构强度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
一种双向水泥搅拌桩,通过在相邻水泥搅拌桩主体之间浇筑加强顶梁,加强顶梁内的连接绞笼分别与相邻水泥搅拌桩的第二绞笼部连接,使得搅拌桩主体之间关联性增强,软土地基边缘处的水泥搅拌桩不易发生沉降;
[0029]2.
多根单元管通过定位插杆和定位插套插接的方式连接,再通过焊接固定,形成完整的预制管,使得预制管能够满足水泥搅拌桩深度的要求,并且保证预制管的结构强度;
[0030]3.
通过在第一绞笼部与第二绞笼部的连接处设置限位环,使得金属加强件的第二绞笼部伸出于预制管,并与连接绞笼连接,浇筑形成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向水泥搅拌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搅拌桩主体(1)

连接相邻所述搅拌桩主体(1)顶端的加强顶梁(2)以及金属加强件(3);所述搅拌桩主体(1)包括外护管(
11


位于所述外护管(
11
)内的预制管(
12


填充于所述预制管(
12
)内腔下段的搅拌填充段(
13
)以及填充于所述预制管(
12
)内腔上段的混凝土段(
14
);所述金属加强件(3)包括布置于所述混凝土段(
14
)内的第一绞笼部(
31


延伸至所述加强顶梁(2)内的第二绞笼部(
32
)以及连接相邻所述第二绞笼部(
32
)且位于所述加强顶梁(2)内的连接绞笼(
3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水泥搅拌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
12
)包括至少两根同轴布置的单元管(
121
),所述单元管(
121
)的两端均预埋有金属法兰(
122
),相邻两根所述单元管(
121
)对接的金属法兰(
122
)焊接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水泥搅拌桩,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单元管(
121
)对接的金属法兰(
122
)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布置于一个所述金属法兰(
122
)上的定位插杆(
123
)以及开设于另一个所述金属法兰(
122
)上且用于供所述定位插杆(
123
)插接的定位插套(
124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水泥搅拌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
12
)的底端安装有冲击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婷陈珏玮王圻波吕灵波李玲燕郑志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沧海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