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01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背面开设有竖形、圆形凹槽,所述阀体圆形凹槽内贴合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有从竖直方向贯穿的蝶板,所述蝶板顶部圆柱外表面套接管套,所述蝶板顶部圆柱内侧螺纹连接螺纹杆底部,所述螺纹杆顶部固定连接手柄右侧底部,所述手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铰接块,握把右端固定连接V型储油管左端,所述手柄底部设置有润滑机构,所述V型储油管出油口设置有防尘机构。该具有调节结构的蝶阀,当松开握把时,大弹簧拉动V型储油管位置上升,同时出油口盖板上升,小弹簧逐渐复位,这样可以达到不使用润滑时,防止V型储油管里进入灰尘的效果。灰尘的效果。灰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蝶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为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蝶阀。

技术介绍

[0002]蝶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蝶阀是指关闭件蝶板为圆盘,围绕中心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阀体采用整体铸造,密封性能非常好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
[0003]目前市面上的蝶阀顶端旋转部件基本都是单一的结构,只有通过旋转自身达到转动管内蝶板的功能,功能性单一,而且蝶阀固定好位置后,使用频率不高时,转动连接处容易生锈从而使再次转动不流畅,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蝶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背面开设有竖形、圆形凹槽,所述阀体圆形凹槽内贴合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有从竖直方向贯穿的蝶板,所述蝶板顶部圆柱外表面套接管套,所述蝶板顶部圆柱内侧螺纹连接螺纹杆底部,所述螺纹杆顶部固定连接手柄右侧底部,所述手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铰接块,所述铰接块内部铰接握把右端,握把右端固定连接V型储油管左端,所述铰接块铰接握把与V型储油管的连接处,所述手柄底部设置有润滑机构,所述V型储油管出油口设置有防尘机构,可以在日常不润滑时起到防尘的效果,所述润滑机构包括,漏斗,所述漏斗固定于V型储油管左端外侧,所述大弹簧顶部固定于握把底部,所述大弹簧底部固定于V型储油管顶部。
[0006]优选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出油口盖板,所述出油口盖板顶部铰接V型储油管右端顶部。
[0007]优选的,所述出油口盖板底部上表面固定小弹簧底端,所述小弹簧顶端固定于握把底部。
[0008]优选的,所述阀体正面贯穿有圆形孔,且上半部分呈T字形,所述阀体数量为两个,且以带凹槽的一面互相贴合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阀体顶部内侧开设有接油凹槽,且在V型储油管出油口正下方,所述接油凹槽右端开口贴合螺纹杆。
[0010]优选的,所述大弹簧数量为两个,所述小弹簧数量为两个,增加拉力。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蝶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具有调节结构的蝶阀,通过手握住手柄,手心向上提拉握把,与之固定连接的V型储油管由于是铰接在铰接块上的,因此会向下运动,其右端铰接的出油口盖板则受到小
弹簧向上的拉力,出油口盖板呈打开状态,则润滑油滴落至底部接油凹槽,达到润滑螺纹杆与阀体连接处的效果。
[0013]2、该具有调节结构的蝶阀,当松开握把时,大弹簧拉动V型储油管位置上升,同时出油口盖板上升,小弹簧逐渐复位,这样可以达到不润滑时,防止V型储油管里进入灰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整体一种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右视图剖面示意图;
[0017]图中:1、阀体;2、密封圈;3、蝶板;4、管套;5、螺纹杆;6、手柄;7、铰接块;8、握把;9、V型储油管;10、润滑机构;101、漏斗;102、大弹簧;11、防尘机构;111、出油口盖板;112、小弹簧;12、接油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蝶阀,包括阀体1,阀体1背面开设有竖形、圆形凹槽,阀体1圆形凹槽内贴合密封圈2,使蝶阀密封效果更好,密封圈2有从竖直方向贯穿的蝶板3,蝶板3顶部圆柱外表面套接管套4,也是为了增加蝶阀的密封效果,蝶板3顶部圆柱内侧螺纹连接螺纹杆5底部,螺纹杆5顶部固定连接手柄6右侧底部,手柄6左侧底部固定连接铰接块7,铰接块7内部铰接握把8右端,握把8右端固定连接V型储油管9左端,铰接块7铰接握把8与V型储油管9的连接处,手柄6底部设置有润滑机构10,V型储油管9出油口设置有防尘机构11。
[0020]上述润滑机构10包括漏斗101,漏斗101固定于V型储油管9左端外侧,大弹簧102,大弹簧102顶部固定于手柄6底部,大弹簧102底部固定于V型储油管9顶部,当需要使用蝶阀时,不要握住握把8,只握住手柄6,在水平面上转动,则带动螺纹杆5转动,再带动蝶板3在阀体1内转动,就到达了控制管内流量的效果,当需要润滑时,通过手握住手柄6,手心向上提拉握把8,与之固定连接的V型储油管9由于是铰接在铰接块7上的,因此会向下运动,其右端铰接的出油口盖板111则受到小弹簧112向上的拉力,出油口盖板111呈打开状态,则润滑油滴落至底部接油凹槽12,达到润滑螺纹杆5与阀体1连接处的效果。
[0021]上述防尘机构11包括出油口盖板111,出油口盖板111顶部铰接V型储油管9右端顶部,出油口盖板111底部上表面固定小弹簧112底端,小弹簧112顶端固定于手柄6底部,当松开握把8时,大弹簧102拉动V型储油管9位置上升,同时出油口盖板111上升,小弹簧112逐渐复位,这样可以达到不使用润滑时,防止V型储油管9里进入灰尘的效果,阀体1正面贯穿有圆形孔,且上半部分呈T字形,阀体1数量为两个,且以带凹槽的一面互相贴合固定连接,阀体1顶部内侧开设有接油凹槽12,且在V型储油管9出油口正下方,接油凹槽12右端开口贴合螺纹杆5,大弹簧102数量为两个,小弹簧112数量为两个,增加拉力。
[0022]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蝶阀时,不要握住握把8,只握住手柄6,在水平面上转动,则
带动与螺纹杆5转动,再带动蝶板3在阀体1内转动,就到达了控制管内流量的效果,蝶板3外侧的密封圈2和管套4起到了很好的密封效果,当需要润滑时,通过手握住手柄6,手心向上提拉握把8,与之固定连接的V型储油管9由于是铰接在铰接块7上的,因此会向下运动,其右端铰接的出油口盖板111则受到小弹簧112向上的拉力,出油口盖板111呈打开状态,则润滑油滴落至底部接油凹槽12,达到润滑螺纹杆5与阀体1连接处的效果,当松开握把8时,大弹簧102拉动V型储油管9位置上升,同时出油口盖板111上升,小弹簧112逐渐复位,这样可以达到不使用润滑时,防止V型储油管9里进入灰尘的效果。
[0023]上文一般性的对本技术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
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蝶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背面开设有竖形、圆形凹槽,所述阀体(1)圆形凹槽内贴合密封圈(2),所述密封圈(2)有从竖直方向贯穿的蝶板(3),所述蝶板(3)顶部圆柱外表面套接管套(4),所述蝶板(3)顶部圆柱内侧螺纹连接螺纹杆(5)底部,所述螺纹杆(5)顶部固定连接手柄(6)右侧底部,所述手柄(6)左侧底部固定连接铰接块(7),所述铰接块(7)内部铰接握把(8)右端,所述握把(8)右端固定连接V型储油管(9)左端,所述铰接块(7)铰接握把(8)与V型储油管(9)的连接处,所述手柄(6)底部设置有润滑机构(10),所述V型储油管(9)出油口设置有防尘机构(11),所述润滑机构(10)包括:漏斗(101),所述漏斗(101)固定于V型储油管(9)左端外侧;大弹簧(102),所述大弹簧(102)顶部固定于手柄(6)底部,所述大弹簧(102)底部固定于V型储油管(9)顶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立涛崔立燕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立威特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