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建筑隔震支座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器材制造工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桥梁建筑隔震支座模具
。
技术介绍
[0002]桥梁
、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由薄钢板和薄橡胶板交替叠合,为了节约产品成本,目前多倾向于采用上下钢板和中心基体整体式加工,由于该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高温高压过程,而且产品整体呈现上下大,中心小的结构,因此,必须保证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支座模具采用两块剖分瓦片式结构才能加工完成后拆开模具将产品取出
。
[0003]传统的支座模具多为内外套模方式,整个模具包括内外两套结构,整体结构较为笨重
。
为了解决结构笨重的问题,目前的支座模具采用非套模结构,一般采用螺栓连接两块模具的两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巨大的硫化压力,螺栓承受的拉力过大容易变形造成模具胀开,内部高压会使得橡胶从结合面中挤出,出现过大飞边,导致整体性能和质量的下降
。
[0004]而为了解决螺栓连接容易变形导致模具胀开出现橡胶飞边的问题,现有的支座模具一方面在两边通过螺栓拉力紧固模具,同时采用定位螺杆承受剪力的方式增强模具紧固力,同时保证硫化时给产品施加的硫化过程中压力不会胀开模具左右板
。
但是这种模具产品加压硫化结束后,由于橡胶体的压力,受到剪切的螺杆难以松开,开模更加困难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建筑隔震支座模具,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座模具结构笨重
、
螺栓容易变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桥梁建筑隔震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模
(10)
和第二半模
(20)
,所述第一半模
(10)
和所述第二半模
(20)
为相互对称的半圆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半模
(10)
和所述第二半模
(20)
相互拼合以形成模具型腔;所述第一半模
(10)
的两端分别具有相互对称的第一锁紧结构,所述第二半模
(20)
的两端分别具有相互对称的第二锁紧结构;锁紧组件
(30)
,所述锁紧组件
(30)
为两组,两组所述锁紧组件
(30)
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半模
(10)
和所述第二半模
(20)
两端的所述第一锁紧结构和所述第二锁紧结构上并沿平行于所述模具型腔径向的方向挤压以将所述第一半模
(10)
和所述第二半模
(20)
的两端相互锁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建筑隔震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结构包括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一半模
(10)
的两端的第一台阶槽;所述第二锁紧结构包括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二半模
(20)
的两端的第二台阶槽;其中,每组所述锁紧组件
(30)
卡设在所述第一半模
(10)
和所述第二半模
(20)
对应一端的所述第一台阶槽和所述第二台阶槽内以将所述第一半模
(10)
和所述第二半模
(20)
的两端相互锁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建筑隔震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台阶槽相邻接的第一凸台结构;所述第二锁紧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台阶槽相邻接的第二凸台结构;其中,每组所述锁紧组件
(30)
卡设在所述第一半模
(10)
一端的所述第一台阶槽和第一凸台结构
(11)
以及所述第二半模
(20)
对应一端的所述第二台阶槽和所述第二凸台结构
(21)
以将所述第一半模
(10)
和所述第二半模
(20)
的两端相互锁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建筑隔震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锁紧组件
(30)
包括:挤压锁紧块
(31)
,所述挤压锁紧块
(31)
为两个,两个所述挤压锁紧块
(31)
对应嵌入所述第一半模
(10)
和所述第二半模
(20)
相应一端的所述第一台阶槽和所述第二台阶槽内;连接板
(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普社,伍大同,陈扬名,邵诗颖,张春,卢俊陶,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大通路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