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供受电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用户对业务体验的追求持续提升,更高清晰度的视频、更大流量的传输数据需求都在不断增长,而旧有楼宇及家庭内网络布线困难,若要重新布线成本必然增加,在此背景下,G.hn二代技术标准应运而生,该标准可以把已布设的双绞线、同轴电缆以及电源线(电力线)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基于现有管线资源提供高带宽、多业务的联网技术。然而使用G.hn二代技术标准布署家庭网络、楼宇网络或社区网络时,在室内时,有接口给G.hn装置供电,而在户外时,不一定每个地方都存在供电接口,经常无法本地取电,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接口受电电路和一网口远程受电电路,其中,
[0005]所述接口受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G.hn接口电路、第一整流电路、第一PD控制芯片和第一DC
‑
DC隔离电路,所述G.hn接口电路通过电话线连接外部用户终端,所述第一DC
‑
DC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共享供电电路和第一供电输出电路,所述共享供电电路连接所述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内的交换电路,以给交换电路共享供电,所述第一供电输出电路连接外部用户终端,以为外部用户终端的G.hn电路供电; >[0006]所述网口远程受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RJ45连接器、网口变压器、第二整流电路、第二PD控制芯片和第二DC
‑
DC隔离电路,所述RJ45连接器通过网口网线连接至外部机房交换机,所述第二DC
‑
DC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多路第二供电输出电路,多路第二供电输出电路中的一路第二供电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内的交换电路,以给交换电路共享供电,且其余第二供电输出电路连接外部用户终端,以为外部用户终端的G.hn电路供电。
[0007]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共享供电电路包括可调电阻R597和二极管D87,所述可调电阻R597连接于所述第一DC
‑
DC隔离电路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87的正极之间,所述二极管D87的负极输出共享供电电源,以给该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内的交换电路共享供电。
[0008]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还包括本地受电电路,所述本地受电电路包括USB接口和连接于USB接口的第三PD控制芯片,所述USB接口通过USB电源线连接本地电源,所述第三PD控制芯片的一输出控制引脚连接一第五开关管的栅极,该第五开关管的源极通过USB接口连接本地电源,其漏极连接有多路第三供电输出电路,多路第三供电输出电路中的一路第三供电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内的交换电路,以给交换电路共享供电,且其余第三供电输出电路连接外部用户终端,以为外部用户
终端的G.hn电路供电。
[0009]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桥和第二整流桥,所述第一整流桥和第二整流桥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输入端均连接G.hn接口电路,该第一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二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并连接第一PD控制芯片的电源传输端。
[0010]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整流电路还包括有第一TVS二极管,所述第一TVS二极管连接于第一整流桥和第二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
[0011]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整流电路包括第三整流桥和第四整流桥,所述第三整流桥和第四整流桥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输入端均连接网口变压器的中心抽头,该第三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第四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并连接第二PD控制芯片的电源传输端。
[0012]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整流电路还包括有第二TVS二极管,所述第二TVS二极管连接于第三整流桥和第四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
[0013]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还包括有两防浪涌电路,两防浪涌电路中的一所述防浪涌电路连接于G.hn接口电路和第一整流电路之间,另一所述防浪涌电路连接于所述网口变压器和第二整流电路之间。
[0014]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防浪涌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两滤波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并联连接,并联连接后的一端均连接G.hn接口电路/网口变压器,另一端分别连接于一滤波电容两端,所述第三电感和第四电感分别与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并联连接,并联连接后的一端均连接G.hn接口电路/网口变压器,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另一滤波电容两端,且两所述滤波电容两端连接至第一整流电路/第二整流电路。
[0015]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供电输出电路和第二供电输出电路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供电输出电路包括一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DC
‑
DC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负极输出用户供电电源,以给外部用户终端的G.hn电路供电。
[0016]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中设置有有接口受电电路和网口远程受电电路,即本技术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支持用户端反向供电和管理网口远程供电,在外部用户终端(即用户端)给本技术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反向供电时,可通过电话线取电,经第一整流电路、第一PD控制芯片和第一DC
‑
DC隔离电路后可给该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的交换电路平均地共享供电,还可为每个连接的外部用户终端相关的G.hn电路供电,而在外部机房交换机经管理网口给本技术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远程供电时,可通过网线取电,也可为与每个连接的外部用户终端相关的G.hn电路供电,很好的解决了户外局端本地供电不方便的问题,取电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G.hn接口电路和防浪涌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整流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一PD控制芯片的具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RJ45连接器、网口变压器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防浪涌电路和第二整流电路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二PD控制芯片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0024]图8是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第二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接口受电电路和一网口远程受电电路,其中,所述接口受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G.hn接口电路、第一整流电路、第一PD控制芯片和第一DC
‑
DC隔离电路,所述G.hn接口电路通过电话线连接外部用户终端,所述第一DC
‑
DC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共享供电电路和第一供电输出电路,所述共享供电电路连接所述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内的交换电路,以给交换电路共享供电,所述第一供电输出电路连接外部用户终端,以为外部用户终端的G.hn电路供电;所述网口远程受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RJ45连接器、网口变压器、第二整流电路、第二PD控制芯片和第二DC
‑
DC隔离电路,所述RJ45连接器通过网口网线连接至外部机房交换机,所述第二DC
‑
DC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多路第二供电输出电路,多路第二供电输出电路中的一路第二供电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内的交换电路,以给交换电路共享供电,且其余第二供电输出电路连接外部用户终端,以为外部用户终端的G.hn电路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供电电路包括可调电阻R597和二极管D87,所述可调电阻R597连接于所述第一DC
‑
DC隔离电路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87的正极之间,所述二极管D87的负极输出共享供电电源,以给该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内的交换电路共享供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还包括本地受电电路,所述本地受电电路包括USB接口和连接于USB接口的第三PD控制芯片,所述USB接口通过USB电源线连接本地电源,所述第三PD控制芯片的一输出控制引脚连接一第五开关管的栅极,该第五开关管的源极通过USB接口连接本地电源,其漏极连接有多路第三供电输出电路,多路第三供电输出电路中的一路第三供电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内的交换电路,以给交换电路共享供电,且其余第三供电输出电路连接外部用户终端,以为外部用户终端的G.hn电路供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hn协议的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立全,蒋碧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首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