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闭门合页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1660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4
一种液压闭门合页的密封结构,所述闭门合页包括门框页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闭门合页的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五金行业的门控合页,特别涉及一种凸轮结构自动闭门合页


技术介绍

[0002]在申请人之前的申请
CN202210200497.6
一种液压闭门合页
(
结构见本申请说明书附图1‑
3)
中:
[0003]提出不同于传统液压闭门合页凸轮力矩转换机构的技术方案,一改传统圆柱槽凸轮作为运动部件,随门扇页片周转,相对固定的销轴,产生圆柱槽凸轮化周向旋转为轴向升降的结构

[0004]而是设计出新的驱动结构,改圆柱槽凸轮为与门框合页固定的不动部件,将圆柱槽凸轮的升降功能移出,仅保留曲线槽与销轴的滑动配合功能

这样一来不仅分散了圆柱槽凸轮的任务,而且除去了弹簧芯杆这一贯穿合页的部件,使得圆柱槽凸轮不必设置花键与弹簧芯杆配合,不必主动去压缩复位弹簧,使得需要加工曲线槽的圆柱槽凸轮,使用寿命延长,降低闭门合页的维护成本

[0005]目前依然面临的技术问题是:
[0006]如说明书附图1‑3所示,合页内的液压油液是装填于凸轮
13
内的

[0007]在门扇页片
25
带动转动套管9周转,转动套管9通过长圆孔
251
,与穿过凸轮
13
曲线槽的销轴
24
连接,销轴
24
同时穿过活塞杆
14
,进而将门扇的周转,化为活塞杆
14
的轴向移动

[0008]固定在活塞杆
14
上的单向阀
23
,随活塞杆
14
轴向移动时,接触两侧的液压油液,液压油液穿过单向阀时产生的阻尼,便是门扇的开闭的滞感

[0009]在该结构下,由于转动套管9需要设置长圆孔
251
,提供销轴周转化轴向运动时的移动空间,由于曲线槽贯穿凸轮
13
,导致液压油液可以从凸轮
13
内,借曲线槽

长圆孔
251
的开口,进而流出至转动套管9外

[0010]之前的技术方案中,是通过在转动套管9的外周面设置密封圈
26
,配合插设在门扇页片管部内,将长圆孔的轴向两侧密封,避免液压油液流出

[0011]但在这种结构中液压油液需要流经非必要的转动套管之外,增加了油液泄露的风险,依然有改进的空间

[0012]因此,本申请在此结构上提出了一种密封结构的改进,不再转动以优化维护更换密封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液压闭门合页的密封结构

[001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液压闭门合页的密封结构,所述闭门合页包括门框页片

门扇页片

内管

及设于内管内的液压内管总成,所述液压内管总成包括凸轮力矩转换机构及液压阻尼机构,所述凸轮力矩转换机构包括圆柱槽凸轮

活塞杆

销轴及复位弹
簧,所述圆柱槽凸轮与门框页片固定连接,呈中空管状且表面贯穿设置有曲线槽,该圆柱槽凸轮包括曲线槽所在的贯穿部,及完整管状的密封部,所述活塞杆

复位弹簧依次同轴设置于圆柱槽凸轮内,所述销轴穿过活塞杆通孔

圆柱槽凸轮曲线槽,与门扇页片固定连接,该门扇页片开

闭门带动销轴

活塞杆正反周转,其特征在于:
[0015]所述活塞杆包括靠近曲线槽的杆部

及处于圆柱槽凸轮密封部内的帽部,该杆部设有供销轴穿过的通孔,所述帽部的轴向厚度大于曲线槽的轴向厚度,该帽部远离曲线槽的端面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内固定设置有单向阀,液压油液流通于密封部

单向阀

嵌槽内,所述帽部外周面与密封部内径面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活塞杆帽部的轴向厚度,使门扇旋转,销轴

杆部沿曲线槽轴向移动时,帽部始终处于凸轮的完整管状的密封部中,结合帽部外周面的密封圈,使其所在的密封部形成一个独立封闭的油腔

而液压油液只设置在该油腔内,在密封部

单向阀

嵌槽中循环

[0017]在单向阀相对帽部的另一侧是通过调速针

端盖的传统结构封闭,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再复述

[0018]这样的设置,不管销轴移动到曲线槽两端的哪个终点,帽部始终处于密封部内,液压油液只能在该侧形成油腔中流通,不会途经曲线槽,因此不会进而泄露到长圆孔

有效减轻了油液外泄的缝隙,同时结构满足了液压合压的运作

[001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扇页片

门框页片均包括页片部及安装管部,所述闭门合页还包括转动套管,所述门扇页片的安装管部

转动套管

圆柱槽凸轮的直径依次从大到小,且同轴套合;
[0020]所述转动套管内径面上设有卡槽,该卡槽沿轴向延伸,并与销轴卡合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液压油液不流出曲线槽的结构下,可以将原来贯穿转动套管的长圆孔,修改为不贯穿的卡槽,原先是为了便于设计套在转动套管外周面的密封圈,现在没用该需求之后,便可以省去长圆孔,改为转动套管完整性更强的卡槽结构,相比贯穿的长圆孔,卡槽对旋转套管破坏更小,使旋转套管受力极限

使用寿命进一步提升

[002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套管内径面上对称设置有两道卡槽,所述销轴的首尾两端分别插设于两道卡槽内,做轴向滑动配合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销轴的力分散至两道卡槽中

[002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套管外周面设有与安装管部摩擦配合的滚花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旋转套管与门扇页片的同轴连接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图1;
[0027]图2为现有技术结构图2;
[0028]图3为现有技术结构图3;
[0029]图4为现有技术结构图4;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1;
[0031]图6为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0032]其中,1‑
调力螺钉
、2

罩壳
、3

罩壳镶件
、4

定位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液压闭门合页的密封结构,所述闭门合页包括门框页片

门扇页片

内管

及设于内管内的液压内管总成,所述液压内管总成包括凸轮力矩转换机构及液压阻尼机构,所述凸轮力矩转换机构包括圆柱槽凸轮

活塞杆

销轴及复位弹簧,所述圆柱槽凸轮与门框页片固定连接,呈中空管状且表面贯穿设置有曲线槽,该圆柱槽凸轮包括曲线槽所在的贯穿部,及完整管状的密封部,所述活塞杆

复位弹簧依次同轴设置于圆柱槽凸轮内,所述销轴穿过活塞杆通孔

圆柱槽凸轮曲线槽,与门扇页片固定连接,该门扇页片开

闭门带动销轴

活塞杆正反周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包括靠近曲线槽的杆部

及处于圆柱槽凸轮密封部内的帽部,该杆部设有供销轴穿过的通孔,所述帽部的轴向厚度大于曲线槽的轴向厚度,该帽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生李敏捷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木子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