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流式沉淀池排泥斗气水联合反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155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流式沉淀池排泥斗气水联合反冲系统,包括一端与排泥斗相连通的水冲管道和气冲管道,水冲管道另一端与中水反冲洗管道相连通,气冲管道另一端与絮凝区搅拌风管相连通;气冲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流式沉淀池排泥斗气水联合反冲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平流式沉淀池排泥斗气水联合反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污水处理站平流式沉淀池中污泥的处理方式为污泥先汇集至排泥斗处,然后自流输送到污泥浓缩池,最后经泵压进入压滤机进行脱水

然而,平流式沉淀池因高差原因排泥斗常常出现排泥不畅现象,容易造成沉淀池沉淀区污泥淤积,从而导致刮泥行车刮泥板负荷过重,甚至出现刮泥行车脱轨等故障,影响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流式沉淀池排泥斗气水联合反冲系统,可使平流式沉淀池污泥顺畅排放,报障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平流式沉淀池排泥斗气水联合反冲系统,包括水冲管道和气冲管道,所述水冲管道一端与排泥斗相连通,另一端与中水反冲洗管道相连通,所述气冲管道一端与排泥斗相连通,另一端与絮凝区搅拌风管相连通;所述气冲管道

水冲管道与排泥斗相连通一端设置缩径,所述缩径呈
50。
[0006]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冲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水冲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1、
本技术设置一端与沉定池排泥斗相连通的水冲管道和气冲管道,水冲管道和气冲管道另一端分别与现有排泥管线中水反冲洗管道和絮凝区搅拌风管连接,可对排泥斗内泥浆进行水冲

气冲或气水联合冲洗

[0010]2、
本技术在所述气冲管道

水冲管道与排泥斗相连通一端设置
50
缩径,可以确保气冲管道压力充足,同时可避免泥浆进入中水反冲洗管道,导致中水反冲洗管道堵塞

[0011]3、
本技术在水冲管道和气冲管道上均设有阀门,可通过阀门启闭控制进行水冲

气冲或气水联合冲洗的启闭,实现对排泥斗的逐一冲洗,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平流式沉淀池排泥斗气水联合反冲系统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
1、
水冲管道;
2、
气冲管道
3、
排泥斗;
4、
中水反冲洗管道;
5、
絮凝区搅拌风管;
6、
第一阀门;
7、
第二阀门;
8、
沉淀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平流式沉淀池排泥斗气水联合反冲系统,包括水冲管道1和气冲管道2,所述水冲管道1一端与排泥斗3相连通,另一端与中水反冲洗管道4相连通,所述气冲管道2一端与排泥斗3相连通,另一端与絮凝区搅拌风管5相连通;所述气冲管道
2、
水冲管道1与排泥斗3相连通一端设置呈
50
的缩径

所述气冲管道2上设有第一阀门6,水冲管道1上设有第二阀门
7。
[0016]在使用上述系统进行平流式沉淀池排泥斗气水联合反冲时,将水冲管道1和气冲管道2设置缩径一端分别插入沉定池8内的排泥斗3顶部内侧,然后分别开启第一阀门6和第二阀门7,进行排泥斗3的气水联合反冲洗操作,反冲洗结束后,关闭第一阀门6和第二阀门7,将水冲管道1和气冲管道2设置缩径一端分别插入另一排泥斗3顶部内侧,重复前述操作,直至所有排泥斗3冲洗完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平流式沉淀池排泥斗气水联合反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冲管道(1)和气冲管道(2),所述水冲管道(1)一端与排泥斗(3)相连通,另一端与中水反冲洗管道(4)相连通,所述气冲管道(2)一端与排泥斗(3)相连通,另一端与絮凝区搅拌风管(5)相连通;所述气冲管道(2)

水冲管道(1)与排泥斗(3)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欢王军张尚赵连荣狄开鹏刘艳胡晓磊张群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