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包括并列设置的正面腔和反面腔,正面腔和反面腔的内部均设有输入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耦合器
,具体是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
。
技术介绍
[0002]带状线定向耦合器用于微波信号按特定比例分配或合成功率,是微波
中最常用的元件之一,一般以介质填充带状线耦合器与空气腔带状线耦合器为主
。
[0003]现有耦合器连接相应端口时,在施工前需要设计好对应的产品位置与连接端口的距离,产品连接口的灵活性差
。
耦合器与相对应的连接端口连接时,产品连接器与连接器之间产生拉力,间接影响产品的互调指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包括并列设置的正面腔和反面腔,正面腔和反面腔的内部均设有输入端
、
输出端
、
耦合端和负载电阻,所述腔体的外表面设有与输入端
、
输出端和耦合端连接的线缆连接部
。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正面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第一条带状导电线连接,反面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第三条带状导电线连接,正面腔的耦合端和负载电阻通过第二条带状导电线连接,反面腔内的耦合端和负载电阻通过第四条带状导电线连接
。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缆连接部包括与腔体连接的线缆连接器和集束线缆连接器
。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缆连接器为一出二的两个穿墙连接器,集束线缆连接器为一出四的四个穿墙连接器,且线缆连接器和集束线缆连接器临近腔体的端部内均设有内导体
。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条带状导电线和第四条带状导电线耦合端
50
Ω
处均拉长,经过弯折后,与输出端同一平面,所述输出端与耦合端处于同一平面时,集束线缆连接器的端部分别与正面腔和反面腔的输出端和耦合端连接,线缆连接器的端部分别与正面腔和反面腔的输入端连接
。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条带状导电线和第四条带状导电线耦合端
50
Ω
处拉长,经过拉直,与输入端同一平面,所述输入端与耦合端处于同一平面时,集束线缆连接器的端部分别与正面腔和反面腔的输入端和耦合端连接,线缆连接器的端部分别与正面腔和反面腔的输出端连接
。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缆连接器
、
集束线缆连接器与腔体上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连接方式为插拔式
。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通过更换上集束线缆连接器,在施工时,减少产品连接器承担侧向拉力少,同时集束线缆连接器,线缆的长度方便了产品在施工时的灵活性,避免了连接器固定在耦合器腔体侧壁上长度无法改变,导致灵活性差,同时避免了产品连接器与主电缆之间产生拉力,影响产品的互调指标
。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现有耦合器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正面腔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反面腔示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
A
‑
A
剖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正面腔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反面腔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
A
‑
A
剖视图;
[0020]图中:
1、
腔体;
2、
线缆连接器;
3、
集束线缆连接器;
4、
第一条带状导电线;
5、
第二条带状导电线;
6、
第三条带状导电线;
7、
第四条带状导电线
。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
[0022]实施例1[0023]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包括腔体1,腔体1包括并列设置的正面腔和反面腔,正面腔和反面腔的内部均设有输入端
、
输出端
、
耦合端和负载电阻,腔体1的外表面设有与输入端
、
输出端和耦合端连接的线缆连接部
。
[0024]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以及将耦合端和负载电阻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正面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第一条带状导电线4连接,反面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第三条带状导电线6连接,正面腔的耦合端和负载电阻通过第二条带状导电线5连接,反面腔内的耦合端和负载电阻通过第四条带状导电线7连接
。
[0025]使用时,通过第一条带状导电线4可将正面腔内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进行连接,并且可通过第三条带状导电线6将反面腔内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进行连接,同时第二条带状导电线5可将正面腔内的耦合端和负载电阻连接,第四条带状导电线7可将反面腔内的耦合端和负载电阻连接
。
[0026]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线缆连接部包括与腔体1连接的线缆连接器2和集束线缆连接器3,线缆连接器2为一出二的两个穿墙连接器,集束线缆连接器3为一出四的四个穿墙连接器,且线缆连接器2和集束线缆连接器3临近腔体1的端部内均设有内导体
。
[0027]使用时,线缆连接器2为一出二的两个穿墙连接器,两个内导体分别连接正反面输入端
(
或输出端
)
,集束线缆连接器3为一出四的四个穿墙连接器,四个内导体分别连接正反
面耦合端和输出端
(
或耦合端和输入端
)。
[0028]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条带状导电线5和第四条带状导电线7耦合端
50
Ω
处均拉长,经过弯折后,与输出端同一平面,输出端与耦合端处于同一平面时,集束线缆连接器3的端部分别与正面腔和反面腔的输出端和耦合端连接,线缆连接器2的端部分别与正面腔和反面腔的输入端连接
。
[0029]使用时,第二条带状导电线5和第四条带状导电线7耦合端
50
Ω
处拉长,经过弯折后,与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包括腔体
(1)
,所述腔体
(1)
包括并列设置的正面腔和反面腔,正面腔和反面腔的内部均设有输入端
、
输出端
、
耦合端和负载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
(1)
的外表面设有与输入端
、
输出端和耦合端连接的线缆连接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线缆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第一条带状导电线
(4)
连接,反面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第三条带状导电线
(6)
连接,正面腔的耦合端和负载电阻通过第二条带状导电线
(5)
连接,反面腔内的耦合端和负载电阻通过第四条带状导电线
(7)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路线缆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部包括与腔体
(1)
连接的线缆连接器
(2)
和集束线缆连接器
(3)。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路线缆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
(2)
为一出二的两个穿墙连接器,集束线缆连接器
(3)
为一出四的四个穿墙连接器,且线缆连接器
(2)
和集束线缆连接器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李嘉国,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威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