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安装于燃气锅炉本体上方的换热筒,所述燃气锅炉本体上端的排烟口处安装有排烟管;所述燃气锅炉本体的上端通过固定架安装有换热筒,所述换热筒的内腔固定有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筒,所述锥形筒外侧和换热筒之间的内腔形成储水腔,所述锥形筒的内侧形成烟腔,所述烟腔的进烟口与排烟管的出烟口连通,该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在换热筒内设置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筒,提高了对烟气的锁温效果,同时配合锥形筒内的螺旋折流板,减缓了烟气在烟腔内的流速,提高了与储水腔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对烟气余热的回收效果,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燃气锅炉余热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燃气锅炉包括燃气开水锅炉
、
燃气热水锅炉
、
燃气蒸汽锅炉等,燃气锅炉在使用时会通过排烟管向外部排放烟气,排放的烟气中与锅底贴合的部位包含着大量热能,需要用到余热回收装置对锅炉排放的烟气中的热能与贴合部位的热能进行回收
。
[0003]燃气锅炉运行时产生的余热,主要是由烟气排放所导致的,这种烟气排放至空气中,会造成能源浪费,因此,现有大多通过在燃气锅炉的排烟口处设置换热器来对这些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但目前常见的换热器内部为直通式结构,烟气进入换热器时间短,换热效果较差,如申请号为
201420295914.0
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虽然能够将排放的热量回收利用,但具有上述对余热回收利用效果差的缺点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在换热筒内设置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筒,提高了对烟气的锁温效果,同时配合锥形筒内的螺旋折流板,减缓了烟气在烟腔内的流速,提高了与储水腔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对烟气余热的回收效果,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安装于燃气锅炉本体上方的换热筒,所述燃气锅炉本体上端的排烟口处安装有排烟管;所述燃气锅炉本体的上端通过固定架安装有换热筒,所述换热筒的内腔固定有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筒,所述锥形筒外侧和换热筒之间的内腔形成储水腔,所述锥形筒的内侧形成烟腔,所述烟腔的进烟口与排烟管的出烟口连通,所述换热筒的上侧设有与储水腔连通的注水管,所述换热筒的左侧底端设有与储水腔连通的排水管,所述锥形筒上侧的出烟口处安装有延伸至换热筒外侧的出烟管,所述锥形筒的内侧设有螺旋折流板,通过在换热筒内设置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筒,提高了对烟气的锁温效果,同时配合锥形筒内的螺旋折流板,减缓了烟气在烟腔内的流速,提高了与储水腔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对烟气余热的回收效果,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
[0007]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筒的内壁设有保温岩棉,通过设置保温岩棉,能够减少换热筒热量散失,提高了其保温效果
。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换热筒内设置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筒,提高了对烟气的锁温效果,同时配合锥形筒内的螺旋折流板,减缓了烟气在烟腔内的流速,提高了与储水腔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对烟气余热的回收效果,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通过在换热筒的内壁设置保温岩棉,能够减少换热筒热量散失,提高了其保温效果
。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
[0010]图中:1燃气锅炉本体
、2
排烟管
、3
固定架
、4
换热筒
、5
注水管
、6
排水管
、7
锥形筒
、8
储水腔
、9
烟腔
、10
出烟管
、11
保温岩棉
、12
螺旋折流板
。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
完整地描述
。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
[001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
实施例
[0013]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安装于燃气锅炉本体1上方的换热筒4,燃气锅炉本体1上端的排烟口处安装有排烟管2;燃气锅炉本体1的上端通过固定架3安装有换热筒4,换热筒4的内腔固定有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筒7,锥形筒7外侧和换热筒4之间的内腔形成储水腔8,锥形筒7的内侧形成烟腔9,烟腔9的进烟口与排烟管2的出烟口连通,换热筒4的上侧设有与储水腔8连通的注水管5,换热筒4的左侧底端设有与储水腔8连通的排水管6,锥形筒7上侧的出烟口处安装有延伸至换热筒4外侧的出烟管
10
,锥形筒7的内侧设有螺旋折流板
12
,通过在换热筒4内设置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筒7,提高了对烟气的锁温效果,同时配合锥形筒7内的螺旋折流板
12
,减缓了烟气在烟腔内的流速,提高了与储水腔8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对烟气余热的回收效果,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
[0014]换热筒4的内壁设有保温岩棉
11
,通过设置保温岩棉
11
,能够减少换热筒4热量散失,提高了其保温效果
。
[0015]工作原理:将待换热的水通过注水管5加入换热筒4的储水腔8内,燃气锅炉本体1使用时产生的烟气经排烟管2流至锥形筒7内侧的烟腔9内,然后烟气沿着螺旋折流板
12
缓慢向上移动,在其移动的过程中,对储水腔8内的水进行加热,通过在换热筒4内设置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筒7,提高了对烟气的锁温效果,同时配合锥形筒7内的螺旋折流板
12
,减缓了烟气在烟腔内的流速,提高了与储水腔8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对烟气余热的回收效果,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通过在换热筒4的内壁设置保温岩棉
11
,能够减少换热筒4热量散失,提高了其保温效果
。
[001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
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
[001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安装于燃气锅炉本体上方的换热筒,所述燃气锅炉本体上端的排烟口处安装有排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锅炉本体的上端通过固定架安装有换热筒,所述换热筒的内腔固定有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筒,所述锥形筒外侧和换热筒之间的内腔形成储水腔,所述锥形筒的内侧形成烟腔,所述烟腔的进烟口与排烟管的出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勇,刘广益,杨志刚,霍永欢,张亚强,徐逸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豫园锅炉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