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一体化闸门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装置
,特别是智能一体化闸门控制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水库或者河道的流量控制时,一般会使用到闸门,如今的闸门基本可以实现智能,通过触控屏设置好数据后,即可自动的进行闸门的控制,而常见的闸门控制装置为控制箱,其核心的控制装置为控制器
。
[0003]在使用过程中,控制器一般需要与控制箱固定,常见的方式为螺丝或者螺栓的方式固定,由于控制闸门的控制箱一般设置在水边,从而湿气较大,容易发生螺丝或者螺栓的锈蚀,锈蚀后在转动螺丝或者螺栓时,容易发生滑丝现象,影响到螺丝或者螺栓的拆卸与安装,同时,螺丝或者螺栓的安装方式在安装或拆卸时需要逐个转动螺丝或者螺栓,使得安装效率较低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水边的螺丝或者螺栓被锈蚀,转动时容易滑丝,影响到螺丝或者螺栓的拆卸与安装,且螺丝或者螺栓的安装方式在安装或拆卸时需要逐个转动螺丝或者螺栓,使得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智能一体化闸门控制装置
。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部件,包括配电柜,设置于所述配电柜内的控制器,设置于所述配电柜上的触控屏,以及设置于所述配电柜上的按钮;固定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器上的展开组件,设置于所述展开组件上的卡合组件,设置于所述配电柜上的第一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上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智能一体化闸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件
(100)
,包括配电柜
(101)
,设置于所述配电柜
(101)
内的控制器
(102)
,设置于所述配电柜
(101)
上的触控屏
(103)
,以及设置于所述配电柜
(101)
上的按钮
(104)
;固定部件
(200)
,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器
(102)
上的展开组件
(201)
,设置于所述展开组件
(201)
上的卡合组件
(202)
,设置于所述配电柜
(101)
上的第一限位组件
(203)
,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
(203)
上的第二限位组件
(204)
,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组件上的复位组件
(205)
;拆卸部件
(300)
,包括设置于所述复位组件
(205)
上的轮齿组件
(301)
,设置于所述轮齿组件
(301)
上的弹性组件
(302)
,设置于所述弹性组件
(302)
上的拨动组件
(303)
,以及设置于所述拨动组件
(303)
上的推动组件
(304)。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一体化闸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组件
(201)
包括设置于控制器
(102)
背面的安装板
(201a)
,所述安装板
(201a)
上设有两个条形口
(201b)
,所述条形口
(201b)
的内侧壁上设有安装口
(201c)
,所述安装口
(201c)
内转动连接有转轴
(201d)
,所述转轴
(201d)
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板
(201e)
,所述安装口
(201c)
内固定连接有止位板
(201f)。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一体化闸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
(202)
包括固定连接在传动板
(201e)
上的支撑板
(202a)
,所述支撑板
(202a)
上固定连接有四根圆柱
(202b)
,四根所述圆柱
(202b)
上均固定连接有圆盘
(202c)
,所述圆盘
(202c)
的直径小于条形口
(201b)
的宽度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一体化闸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
(203)
包括设置于配电柜
(101)
上的四个容纳口
(203a)
,四个所述容纳口
(203a)
内均设有卡块
(203b)
,所述卡块
(203b)
上设有第一弧边
(203c)
,所述卡块
(203b)
上设有第一斜边
(203d)
,所述卡块
(203b)
上设有第二斜边
(203e)
,所述卡块
(203b)
与容纳口
(203a)
的后端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间隙大于圆盘
(202c)
的厚度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一体化闸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
(204)
技术研发人员:匡建军,刘雪芹,刘明,袁聪,王开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