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轨回字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
,具体是一种天轨回字生产线
。
技术介绍
[0002]使用桁架机械手搬运货物
、
对工件进行加工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化作业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作业效率
。
在很多行业中对机械手臂移动的精准度要求较高,而大多桁架机械手的机械手臂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多次的来回移动后难免会因为各种问题使机械手臂的实际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产生一定的差距,进而影响机械手臂工作的精准度
。
而且,桁架机械手所包含的结构较多,使得其连接结构较为复杂
。
另外,在处理结构部件较多的产品的零部件时,为提高作业效率,需要同时使用较多的机械手臂进行操作,此时,经常会加长直线式生产线的长度来满足要求,而这种办法的空间利用率低,而且增大了工作人员对生产线作业过程监测的难度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
、
监测方便
、
便于精准控制机械手臂且结构简单的天轨回字生产线
。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轨回字生产线,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横向桁架和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纵向桁架,两横向桁架和两纵向桁架围成矩形的桁架结构,所述桁架结构内侧下方设有矩形工位,所述桁架结构与所述工位形成回字结构
。
横向桁架和纵向桁架上分别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横滑台和纵滑台,所述横滑台和纵滑台上皆设有机械手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天轨回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横向桁架(
101
)和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纵向桁架(
201
),两横向桁架(
101
)和两纵向桁架(
201
)围成矩形的桁架结构(
10
),所述桁架结构(
10
)内侧下方设有矩形工位(
20
),所述桁架结构(
10
)与所述工位(
20
)形成回字结构,横向桁架(
101
)和纵向桁架(
201
)上分别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横滑台(
102
)和纵滑台(
202
),所述横滑台(
102
)和纵滑台(
202
)上皆设有机械手臂(
301
),所述机械手臂(
301
)位于桁架结构(
10
)下方设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轨回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滑台(
102
)上设置有位于横向桁架(
101
)下方且沿横向竖直设置的矩形横向视觉框架(
103
),所述纵滑台(
202
)上设置有位于纵向桁架(
201
)下方且沿纵向竖直设置的矩形纵向视觉框架(
203
),所述机械手臂(
301
)包括位于始端连接横滑台(
102
)或纵滑台(
202
)的基座(
311
),所述基座(
311
)位于与其相对应的横向视觉框架(
103
)或纵向视觉框架(
203
)内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轨回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桁架(
101
)和所述纵向桁架(
201
)外侧皆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水平的维修通道(
302
),所述维修通道(
302
)的外侧设有竖直向上的第一防护栏(
303
),所述维修通道(
302
)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维修爬梯(
304
),所述纵向桁架(
201
)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向下伸出的第一立柱(
204
),所述横向桁架(
101
)上设置有多个向下竖直设置的第二立柱(
104
)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轨回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滑台(
102
)和所述纵滑台(
202
)上皆通过水平设置的控制托盘(
306
)设置有系统控制站(
307
),所述横向桁架(
101
)和所述纵向桁架(
201
)上皆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拖链托板(
308
),所述拖链托板(
308
)内设置有拖链(
309
),所述拖链(
309
)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其所在的拖链托板(
308
)上,另一端电连接与其相对应的系统控制站(
307
)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轨回字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滑台(
202
)水平安装于所述纵向桁架(
201
)底侧,所述第一立柱(
204
)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柱本体(
241
)和自其上端部向内延伸的固定块(
242
),所述纵向桁架(
201
)位于所述立柱本体(
241
)内侧且纵向桁架(
201
)上端面连接所述固定块(
242
)下侧面,所述纵向桁架(
201
)上设置的拖链托板(
308
)开口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
204
)上端面
。6.
如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龙,范宣平,陈振东,范宣泽,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和特管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