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0156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涉及睡眠呼吸障碍症干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睡眠呼吸障碍症干预
,具体为一种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授权公告号为
CN204520625U
的睡眠呼吸障碍症监测干预设备公开了在居家环境中利用无线互联网平台,实现睡眠时血氧数据的实时监测和睡眠呼吸障碍状态的自动分析,给予相应健康建议,并具备实时体位干预及紧急唤醒等纠正睡眠呼吸障碍的功能

该设备由血氧数据采集装置

数据分析系统及体位干预装置组成

用户可在手机上读取实时血氧数据

分析结果,或调整体位干预敏感程度

震动设定等参数

当用户睡眠时因仰卧致呼吸不畅,血氧降至某阈值后,设备会发出弱震动促使用户侧身改善呼吸状态,当血氧低至危急值时发出强震动唤醒用户,中止呼吸暂停状态

本技术为非穿戴式设备,用户体验相对舒适,为睡眠呼吸障碍人群提供居家化监测服务,体位干预的改善效果明显

[0003]上述装置能够在血氧低至危急值时发出强震动唤醒用户,终止呼吸暂停状态,但是关于卒中后睡眠障碍,由于卒中类型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和脑出血

根据文献调查及临床经验,睡眠障碍类型包括失眠

日间思睡

睡眠呼吸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或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

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

不宁腿综合征
/
睡眠中周期性肢体运动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睡眠障碍的种类和原因众多,紧紧依靠监控和震动提醒难以获得有效的干预效果,因此,我们针对卒中后睡眠障碍在睡姿

环境和睡觉的体感上均进行一定的干预,以达到良好的睡眠障碍干预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包括:
[0006]摇床,摇床底部设置为弧形状,摇床中部中空且深度不小于一米;
[0007]底部摇摆件,底部摇摆件设置于摇床的两侧,用于晃动摇床摇摆;
[0008]躺床,躺床设置于摇床的内部,躺床包括两两铰接的胸床板

腰床板

臀部床板和腿部床板;
[0009]矩形框架,躺床设置于矩形框架上,且矩形框架两边设置有连接件,用于与摇床相连接;
[0010]驱动件,驱动件设置于摇床的底部,用于摆动矩形框架和躺床

[0011]优选的,摇床底部设置有底板,底部摇摆件包括两个摇摆机构,摇摆机构设置于底板两边且位于摇床两侧

[0012]优选的,所述摇摆机构包括:
[0013]两个三角架,两个三角架底部两端固定于底板顶部表面,两个三角架底部两端之间通过横轴相连接;
[0014]两个三角架顶端一侧均转动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推杆,其中一个三角架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连接板旋转轴一端

[0015]优选的,所述腿部床板和腰部床板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两个凸块之间分别通过连杆一和连杆二相连接;
[0016]所述矩形框架一端固定有两个抵块,两个抵块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数控油缸和第二数控油缸,第一数控油缸和第二数控油缸末端均设置有铰接块,第一数控油缸和第二数控油缸均通过铰接块分别与连杆一和连杆二相连接,铰接块另一端活动连接于铰接块表面

[0017]优选的,所述连接件设置有两组,两组分别设置于摇床的两侧内壁;
[0018]每组连接件包括两个转动于摇床内壁的铰接杆,两个铰接杆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矩形框架两端的一边,其中,两个铰接杆与矩形框架的连轴处之间通过横杆相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横杆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横杆形成三角形状,两个连接杆拐角处之间通过驱动杆相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连接摇床底部的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之间通过离心块相连接,其中一个侧板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离心块旋转轴一端;
[0021]所述驱动杆滚动连接于离心块表面,通过离心块带动驱动杆运动

[0022]优选的,所述摇床顶端安装有一个摄像头,摄像头与计算机相连接,用于监控患者的睡眠状态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该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通过摇床

躺床

底部要摆件和摄像头等的设置,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躺床的多个部位能够进行调节,能够让患者根据自己喜欢的睡姿进行调整,让患者尽量获得最佳的睡姿状态,同时底部摇摆件和驱动件等的设置能够让躺床以不同的方向进行晃动并且晃动的频率也可以调整,辅助病人入睡,摄像头能够监控病人的睡眠状态,在睡姿

环境和睡觉的体感上均进行一定的干预,以达到良好的睡眠障碍干预的效果,适合推广

[0025]同时,该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为睡眠障碍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睡眠设备,能够更加专业有效的对卒中后睡眠障碍进行干预治疗,相较于传统的干预方案,采用该设备进行干预治疗更加直接有效,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的躺床底部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的躺床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的底部摇摆件位置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的摇摆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
1、
摇床;
2、
底部摇摆件;
3、
躺床;
4、
摄像头;
5、
第一电机;
6、
摇摆机构;
601、
三角架;
602、
横轴;
603、
连接板;
604、
推杆;
7、
底板;
8、
矩形框架;
9、
胸床板;
10、
腰床板;
11、
臀部床板;
12、
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摇床,摇床底部设置为弧形状,摇床中部中空且深度不小于一米;底部摇摆件,底部摇摆件设置于摇床的两侧,用于晃动摇床摇摆;躺床,躺床设置于摇床的内部,躺床包括两两铰接的胸床板

腰床板

臀部床板和腿部床板;矩形框架,躺床设置于矩形框架上,且矩形框架两边设置有连接件,用于与摇床相连接;驱动件,驱动件设置于摇床的底部,用于摆动矩形框架和躺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其特征在于:摇床底部设置有底板,底部摇摆件包括两个摇摆机构,摇摆机构设置于底板两边且位于摇床两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摆机构包括:两个三角架,两个三角架底部两端固定于底板顶部表面,两个三角架底部两端之间通过横轴相连接;两个三角架顶端一侧均转动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推杆,其中一个三角架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连接板旋转轴一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卒中后睡眠障碍辅助干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床板和腰部床板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两个凸块之间分别通过连杆一和连杆二相连接;所述矩形框架一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燕王宁宁冯晨芳张明月左美美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