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字形元燃烧器点火稳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006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贝字形元燃烧器着火稳燃装置,所述贝字形元燃烧器着火稳燃装置真正实现燃烧器内的燃烧,与煤粉锅炉内燃烧解耦,不受煤粉锅炉内燃烧及负荷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贝字形元燃烧器点火稳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烧
,具体涉及一种贝字形元燃烧器点火稳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煤粉锅炉及其燃烧器
,煤粉燃烧器主要有直流煤粉燃烧器和旋流煤粉燃烧器两类

现有煤粉锅炉的炉内燃烧组织与点火稳燃密不可分,均在燃烧器出口炉内点燃,然后炉内燃烧
(
工业煤粉燃烧装置除外
)。
现有旋流燃烧器的点燃,均靠回流回热作为点火热源,回流回热是旋流燃烧器稳燃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现有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的直流燃烧器,依靠上游旋转火焰汇入一次风作为点火源

回流回热火焰温度及混合量是燃烧器稳燃的核心问题

回流回热量及上游火焰供给量难以控制,成为现有煤粉锅炉及其燃烧器点火稳燃的桎梏,特别是锅炉低负荷运行,炉内火焰温度或回流量降低,稳定着火更难

[0003]现在煤粉燃烧器,实际是空气与煤粉的调和喷射器,依靠炉内火焰供给着火热,相互配合协同实现着火

燃烧

低负荷下,炉内温度低,回流回热减弱,着火条件变差,甚至不满足着火条件

着火稳定燃烧对于锅炉的低负荷运行与燃尽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字形元燃烧器着火稳燃装置,所述贝字形元燃烧器着火稳燃装置真正实现燃烧器内的燃烧,与煤粉锅炉内燃烧解耦,不受煤粉锅炉内燃烧及负荷影响
>。
贝字形元燃烧器着火稳燃装置把煤粉点燃后再送入锅炉

贝字形元燃烧器着火稳燃装置能够将燃烧的物理空间与反应时机提前,使低负荷运行的锅炉保持高温度稳定燃烧,可实现燃煤锅炉超低负荷
(20
%额定负荷以下
)
稳定运行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贝字形元燃烧器着火稳燃装置,包括进口结构

燃烧器壳体

喉口缩放通道

扩张通道

出口结构和点火装置;
[0007]所述的进口结构的冷煤粉气流出口设置在燃烧器壳体底部的中心位置;
[0008]所述的出口结构连接于燃烧器壳体底部;
[0009]在燃烧器壳体内设置喉口缩放通道

扩张通道;喉口缩放通道固定在燃烧器壳体底部的中心位置,其顶部通过柱形通道与扩张通道相连;且喉口缩放通道与进口结构的连接处为半封闭状态,预留有豁口;
[0010]在燃烧器壳体顶部设置与扩张通道相对的点火装置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口结构的冷煤粉气流出口为缩口设计,可以使得冷煤粉气流形成高速射流,通过抽吸高温气流,强化高温

低温两股气流的混合换热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进口结构包括冷煤粉气流的进口通道
、90
°
转角通道

冷煤粉气流的出口通道;所述的冷煤粉气流的进口通道为水平通道,冷煤粉气流的出口通道为竖直通道,所述的出口通道为缩口管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出口通道延伸至喉口缩放通道内,喉口缩放通道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
90
转角通道相连,在连接管上设置有豁口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喉口缩放通道为锥形管,锥形管的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所述的喉口缩放通道位于圆形壳体中心下部,冷煤粉气流的出口通道位置,设置喉口缩放通道的目的是一次风射流高速从底部射入,抽吸部分高温气流,加热或点燃,在中心缩放管中通过导热

辐射换热持续加热,直至顶部遇到高温火焰,充分着火

[00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扩张通道为锥形管,锥形管的底部直径小于顶部直径;扩张通道为冷煤粉气流出口通道,接受高速一次风气流和混入的高温烟气气流,逐渐沿圆形壳体扩张,扩张流动过程,持续接受火焰中心的辐射及混合加热,直至稳定着火

[00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出口结构为一个变径通道,其与燃烧器壳体连接端的直径等于燃烧器壳体底部的直径

[00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点火装置为油枪
(
天然气
)
点火装置

[00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进口结构的冷煤粉气流的进口通道与进口结构的高温火焰出口通道位于燃烧器壳体相对的两侧,优选的,冷煤粉气流的进口通道的轴线与高温火焰出口通道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00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所述的点火装置为等离子体点火装置时,其设置在喉口缩放通道出口下方

一次风喷口上方;即本专利技术中的所述的点火装置有两种:一是油
(
天然气
)
枪点火,安装在一次风气流变形通道的出口;或采用等离子体点火,安装在一次风喉口喷口出口

字形元燃烧器油枪点火装置位于一次风气流扩展通道出口,采用一次风气流作为助燃气流,不适用另外气流,如二次风;贝字形元燃烧器等离子体点火装置位于一次风喷口上方,此处煤粉
/
焦粉浓度高,等离子体点燃效率高

[0020]本专利技术中的贝字形元燃烧器稳燃装置是炉外

燃烧器内点燃,点燃后送到炉内再组织燃烧;贝字形元燃烧器稳燃装置具有但不限于高速射流抽吸作用,获得着火热实现点燃

[0021]贝字形元燃烧器点火稳燃装置的着火机理:冷煤粉气流与着火后燃烧的高温火焰气流是交互的,高温火焰通过辐射传热及混合给冷煤粉气流加热达到着火点,着火后火焰径向由中心向外传播,直至整股气流燃烧

[0022]燃烧后的高温火焰气流,部分再混入冷煤粉气流,部分通过出口,送到锅炉内继续燃烬

[0023]贝字形元燃烧器点火稳燃装置中心存在稳定的高温火焰低速旋转气流,这股气流不断输出或输送热到冷煤粉气流,又不断从着火气流得到补充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1.
本专利技术通过贝字形元燃烧器点火稳燃装置,一次风煤粉气流进入贝字形元燃烧器,与高温火焰气流混合,容易获得着火热;圆筒贝字形元燃烧器中心具有高温稳定火焰,始终对一次风气流进行辐射

混合换热,容易充分着火;圆筒中心存在高温火焰,一次风煤粉不断着火混入

高温火焰不断流出,持续旋流更新;点火不使用其它助燃气体,使用一次风气流即可;壁面温度低

流速高,壁面不易积渣

[0026]2.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贝字形元燃烧器点火稳燃装置,一次风射流口及喉口缩放通道位于圆筒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贝字形元燃烧器着火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口结构

燃烧器壳体

喉口缩放通道

扩张通道

出口结构和点火装置;所述的进口结构的冷煤粉气流出口设置在燃烧器壳体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出口结构连接于燃烧器壳体底部;在燃烧器壳体内设置喉口缩放通道

扩张通道;喉口缩放通道固定在燃烧器壳体底部的中心位置,其顶部通过柱形通道与扩张通道相连;且喉口缩放通道与进口结构的连接处为半封闭状态,预留有豁口;在燃烧器壳体顶部设置与扩张通道相对的点火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字形元燃烧器着火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结构的冷煤粉气流出口为缩口设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字形元燃烧器着火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口结构包括冷煤粉气流的进口通道
、90
°
转角通道

冷煤粉气流的出口通道;所述的冷煤粉气流的进口通道为水平通道,冷煤粉气流的出口通道为竖直通道,所述的出口通道为缩口管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贝字形元燃烧器着火稳燃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元朱振坤张广海王涛周滨选朱子霖孙鹏宋德升韩宝驹马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祥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