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盖梁复合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983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跨度盖梁复合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用于大跨度盖梁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盖梁复合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跨度盖梁复合支撑体系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道路桥梁建设步伐的加快,公路桥梁工程中经常涌现一些大跨度盖梁,桥梁盖梁通常采用支架法

抱箍法和穿芯钢棒等传统工艺进行施工

其中采用支架法进行施工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地基处理耗费大量成本的同时严重影响工期

而采用传统抱箍法和穿芯钢棒法进行施工,在盖梁跨度或梁的截面尺寸较大的情况下,混凝土浇筑阶段盖梁跨中位置的工字钢下挠变形较大,影响施工质量,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不能满足工程的质量

安全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应用于超长盖梁的支撑体系,采用在墩柱设置承台

以承台为基础搭设一系列支撑体系,耗费大量搭设时间和成本,对建设工期和工程资金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跨度盖梁复合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尤其适合盖梁跨度或梁的截面尺寸较大的情况,结构设计简单

受力科学合理,施工便捷,易于安装和拆卸,施工成本低,可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方法安全可靠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跨度盖梁复合支撑体系,包括设置于墩柱的穿芯钢棒装置和工字钢梁体系,还包括:
[0005]抱箍,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墩柱同一水平高度;
[0006]斜支撑,两端分别与所述抱箍和所述工字钢梁相连;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钢丝绳,用于连接两个相邻所述墩柱,其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抱箍

[0008]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设置有张紧机构,用于拉紧所述钢丝绳

[0009]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撑为两组,呈八字形对称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墩柱之间

[0010]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斜支撑至少为两个,沿相邻两个所述墩柱截面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至少为两个,沿相邻两个所述墩柱截面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斜支撑形成的夹角为
45

60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抱箍对称设置有加劲板,所述斜支撑的两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与所述加劲板或所述工字钢相连;所述钢丝绳可拆卸地与所述加劲板相连;所述抱箍设置有牛腿,用于加固所述加劲板

[0014]一种大跨度盖梁复核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墩柱结构施工,在墩身顶部预留孔洞;
[0016]穿入穿芯钢棒,安装具有卸载功能的灌砂筒;
[0017]安装工字钢梁

横向连接杆

防护栏杆

底模主

次楞

盖梁底模和盖梁侧模;
[0018]在墩柱上安装抱箍;
[0019]安装斜支撑;
[0020]安装钢丝绳并拉紧;
[0021]进行堆载试验;
[0022]盖梁钢筋绑扎

模板支设

浇筑混凝土;
[0023]依次拆除所述盖梁侧模

所述钢丝绳

所述斜支撑

所述灌砂筒

所述盖梁底模

所述底模主

次楞

所述防护栏杆

所述横向连接杆和所述工字钢梁

[0024]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斜支撑,盖梁混凝土浇筑时,竖向荷载由斜撑传递给墩柱,限制了工字钢梁跨中部位下挠变形;通过在墩柱之间设置紧绷的钢丝绳,限制了墩柱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位移,结构设计简单

受力科学合理,同时施工便捷,易于安装和拆卸,可周转使用,施工成本低,可有效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整体施工方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正视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抱箍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
墩柱
2、
盖梁
3、
灌砂筒
[0030]4、
穿芯钢棒
5、
工字钢梁
6、
横向连接杆
[0031]7、
底模主

次楞
8、
盖梁底模
9、
盖梁侧模
[0032]10、
防护栏杆
11、
抱箍
1101、
加劲板
[0033]1102、
牛腿
1103、
高强螺栓
12、
斜支撑
[0034]13、
连接件
14、
钢丝绳
15、
张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出说明

[0036]在常规的穿芯钢棒法施工体系中,采用穿芯钢棒装置和工字钢梁体系即可完成桥梁盖梁的施工,但是在盖梁跨度或梁的截面尺寸较大的情况下,混凝土浇筑阶段盖梁跨中位置的工字钢下挠变形较大,影响盖梁的施工质量和性能,同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0037]实施例一:
[003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跨度盖梁复合支撑体系,包括穿芯钢棒装置和工字钢梁体系,穿芯钢棒装置包括穿芯钢棒4和灌砂筒3,设置于墩柱1上部,用于支撑工字钢梁体系;工字钢梁体系包括工字钢梁
5、
将平行的工字钢梁5横向连接的横向连接杆
6、
底模主

次楞
7、
盖梁底模8和盖梁侧模9;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抱箍
11
和斜支撑
12
,抱箍
11
固定于墩柱1中部,为两个与墩柱形状一致的构件相连组成;抱箍
11
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墩柱1同一水平高度;斜支撑
12
的一端与抱箍
11
相连,另一端与工字钢梁5相连,也就是说,斜支撑
12

墩柱1和工字钢梁5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优选地,斜支撑
12
与工字钢梁5的轴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更好的实现斜支撑
12
的支撑作用;斜支撑
12
与工字钢梁5的连接部位,设置于工字钢梁5承受荷载的作用下发生挠度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大跨度盖梁复合支撑体系,包括设置于墩柱的穿芯钢棒装置和工字钢梁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抱箍,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墩柱同一水平高度;斜支撑,两端分别与所述抱箍和所述工字钢梁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丝绳,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墩柱,其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抱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设置有张紧机构,用于拉紧所述钢丝绳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为两组,呈八字形对称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墩柱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斜支撑至少为两个,沿相邻两个所述墩柱截面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至少为两个,沿相邻两个所述墩柱截面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斜支撑形成的夹角为
45

60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支撑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太岗庞飞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