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浸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9701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0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浸胶系统,包括漏胶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浸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拉挤工艺
,具体为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浸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是在牵引设备的牵引下,将连续纤维或其织物进行树脂浸润并通过成型模具加热使树脂固化,来生产复合材料型材的工艺方法

[0003]其工艺流程大致为:纤维粗纱排布
‑‑
浸胶
‑‑
预成型
‑‑
挤压模塑及固化
‑‑
牵引
‑‑
切割
‑‑
制品

[0004]其中,树脂浸渍的常用方法为直槽浸渍法,在整个浸渍过程中,纤维和毡排列应十分整齐

纤维毡浸胶后,上层铺设表面材料,例如覆膜,通过挤胶辊组件挤压并排出多余的胶后进入预成型工位

[0005]传统的直槽浸渍方法会在料槽中投入大量的树脂,纤维毡经过料槽后,会沾上大量的树脂,在其进入挤胶辊组件时,需将大量树脂挤出,此时,容易出现两个问题:
[0006]1、
影响浸胶后的纤维毡和覆膜的结合;
[0007]2、
大量树脂从两侧挤出,造成浪费

[0008]为解决该问题,车间内会在纤维毡离开料槽的半路设置一个横向挡板,来将多于预设厚度的树脂拦下,从而减少到达挤胶辊组件位置的树脂量

但这又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
[0009]由于树脂的流动性,以及浸胶后的纤维毡是从低处向高处移动,到达挤胶辊组件位置的

那么,在横向挡板上方的树脂会不断的向下流淌,并堆积在横向挡板的上方,然后向两侧缓慢流出纤维毡

如此,纤维毡虽然在经过横向挡板下方时除去了多余的树脂,但在到达横向挡板上方后,再次碰到了堆积的大量树脂,仍然会携带大量的树脂上移

重复造成上述两个技术问题

[0010]另外,采用直槽浸渍法时,由于大量树脂在浸胶槽里停留时间太长,还会影响树脂的质量和拉挤产品质量

[0011]因此,现有技术中也有人不使用直槽浸渍法,而是采用滴落法,采用一根管路布置在料槽上方,管路上开孔,向纤维毡上喷射或滴落树脂

这种方法对于干净的树脂来说可以使用

然而,树脂在整个拉挤工艺中会有大量外排,尤其是浸胶工位至预成型工位之间,一般都需要将树脂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而回收后的树脂中难免会粘连纤维毡中的物质,采用滴落法无法处理回收利用的树脂,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为解决传统直槽浸渍法纤维毡上行时总是携带多余树脂到达挤胶辊组件处,而滴落法无法利用回收后树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浸胶系统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14]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浸胶系统,包括浸胶支架,设置在成型工位上游,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固定架,两条固定架之间固定有
V
形浸胶槽,在
V
形浸胶槽的上游设置有导向辊组件,下游设置有挤胶辊组件,拉挤材料经过导向辊组件穿入
V
形浸胶槽内浸胶后再从挤胶辊组件穿出,包括漏胶单元

刮胶单元和回收单元;
[0015]漏胶单元包括丝杠

辅助杆

胶筛放置架和漏胶筛;
[0016]丝杠两端无螺纹,其两端无螺纹部分分别通过固定套与第一安装座连接,两个第一安装座分别连接在两条固定架上,丝杠一端连接第一电机,两个固定套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压辊,压辊位于浸胶槽内;
[0017]辅助杆平行于丝杠布置在浸胶槽靠近导向辊组件一侧的上方;
[0018]胶筛放置架包括与丝杠配套做直线运动的螺母和滑动套接在辅助杆上的随动套,在螺母和随动套之间设置有放置环,放置环与漏胶筛尺寸配合,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架连接螺母和随动套;
[0019]刮胶单元包括:
[0020]两个第二安装座,分别连接在两条固定架上,且位于浸胶槽靠近挤胶辊组件一侧的上方,在两个第二安装座相对侧开设有贯通的滑动孔;
[0021]刮胶件,包括刮轴和刮片,刮轴两端转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一端滑动连接在滑动孔内,另一端伸出滑动孔并与推拉机构相连,刮轴一端穿过滑动块后连接第二电机;
[0022]滑动块的滑动路径沿直线方向,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拉挤材料出浸胶槽时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
[0023]刮片设置在刮轴外侧,沿刮轴长度方向布置在两个第二安装座之间,且刮片始终位于拉挤材料上方,拉挤材料可以为纤维毡;
[0024]回收单元包括
V
形浸胶槽底部的出胶口和检测其内树脂容量的液位传感器

还包括浸胶槽与成型工位之间的树脂回收系统,通过树脂回收系统和出胶口回收的树脂手动添加到漏胶筛中继续使用,从而避免树脂浪费

[0025]本申请通过漏胶单元来减少料槽中树脂的堆积量,加快树脂循环使用效率,并利用周期工作的刮胶单元来摊匀纤维毡上的树脂,刮胶件的刮片工作时为从上往下斜向刮胶,从而使刮过的区域上方树脂厚度大于下方树脂厚度,随着后续纤维毡继续上行,上方的树脂会持续向下方流动,由于压辊和挤胶辊组件的位置已知,树脂的流动速度已知,那么控制好刮胶件的位置和刮除位置上下方树脂的刮除差,即可保证刮除位置在移动至挤胶辊组件与上层表面材料结合时,其上树脂分布大概均匀,且在挤压过程中也不会像现有直槽浸渍法一样出现大量外溢的树脂,从而优化了树脂的使用工艺,大大减少了需要回收使用的树脂量,这也正是本申请的核心专利技术点

[0026]挤胶辊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的下辊和上辊,拉挤材料自压辊下端穿出后再经下辊上表面向成型工位移动,滑动块的滑动方向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大于拉挤材料位于压辊下端与下辊上端之间部分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两者角度差
a
在5°‑
30
°
之间

如此,可保证刮除位置形成的上厚下薄的斜面在继续上行过程中,在树脂重力流淌作用下达到上下厚度均匀的效果

[0027]为保证连续两次刮片的刮胶动作中刮胶点的连续性,即下一次刮胶起点为上一次刮胶终点,需合理设置推拉机构的往复行程时间与纤维毡向前的拉动速度配合

同时,刮片
数量会影响刮轴在滑动块中的转动频率和圈数

综合考虑下,刮片数量设置为两个,对称布置在刮轴外侧

[0028]推拉机构包括伸缩缸,为方便精准控制滑动块的移动,同时便于在车间内布置,可采用电动缸,布置方向平行于滑动孔滑动方向布置在浸胶槽外侧壁上,伸缩缸伸出端顶部通过第一夹块夹在滑动块外侧

[0029]推拉机构和第二电机与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控制单元控制推拉机构推动滑动块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的浸胶系统,包括浸胶支架
(1)
,设置在成型工位上游,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固定架
(11)
,两条固定架
(11)
之间固定有
V
形浸胶槽
(2)
,在
V
形浸胶槽
(2)
的上游设置有导向辊组件
(12)
,下游设置有挤胶辊组件
(13)
,拉挤材料经过导向辊组件
(12)
穿入
V
形浸胶槽
(2)
内浸胶后再从挤胶辊组件
(13)
穿出,其特征在于,包括漏胶单元
(3)、
刮胶单元
(4)
和回收单元
(5)
;所述漏胶单元
(3)
包括丝杠
(31)、
辅助杆
(36)、
胶筛放置架
(37)
和漏胶筛;所述丝杠
(31)
两端无螺纹,其两端无螺纹部分分别通过固定套
(34)
与第一安装座
(33)
连接,两个第一安装座
(33)
分别连接在两条固定架
(11)
上,所述丝杠
(31)
一端连接第一电机
(32)
,两个固定套
(34)
下方通过连接件连接压辊
(35)
,所述压辊
(35)
位于浸胶槽
(2)
内;所述辅助杆
(36)
平行于丝杠
(31)
布置在浸胶槽
(2)
靠近导向辊组件
(12)
一侧的上方;所述胶筛放置架
(37)
包括与丝杠
(31)
配套做直线运动的螺母
(371)
和滑动套接在辅助杆
(36)
上的随动套
(372)
,在螺母
(371)
和随动套
(372)
之间设置有放置环
(373)
,所述放置环
(373)
与漏胶筛尺寸配合,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架
(374)
连接螺母
(371)
和随动套
(372)
;所述刮胶单元
(4)
包括:两个第二安装座
(41)
,分别连接在两条固定架
(11)
上,且位于浸胶槽
(2)
靠近挤胶辊组件
(13)
一侧的上方,在两个第二安装座
(41)
相对侧开设有贯通的滑动孔
(411)
;刮胶件
(42)
,包括刮轴
(421)
和刮片
(422)
,所述刮轴
(421)
两端转动连接有滑动块
(43)
,所述滑动块
(43)
一端滑动连接在滑动孔
(411)
内,另一端伸出滑动孔
(411)
并与推拉机构
(44)
相连,所述刮轴
(421)
一端穿过滑动块
(43)
后连接第二电机
(45)
;所述滑动块
(43)
的滑动路径沿直线方向,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拉挤材料出浸胶槽
(2)
时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所述刮片
(422)
设置在刮轴
(421)
外侧,沿刮轴
(421)
长度方向布置在两个第二安装座
(41)
之间,且刮片
(422)
始终位于拉挤材料上方;所述回收单元
(5)
包括
V
形浸胶槽
(2)
底部的出胶口
(51)
和检测其内树脂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阳马修亮陈正东李怀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三泰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