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956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包括两个放置框架,两个所述放置框架竖向对称设置,且两个放置框架的正面开设有放置口,放置框架和放置口分别用于放置加热蜡袋和病人手腕,病人手部上下侧分别与两个加热蜡袋相贴合;放置框架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理装置,具体为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属于护理



技术介绍

[0002]外周神经毒性临床较为常见,是指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流通不畅

局部供血不足导致的以四肢末梢感觉障碍

自觉麻木感的一类症状

表现为初始时感觉障碍,比如书写

扣纽扣等精细动作有困难;随着化疗药物累计量越多,血液内蓄积浓度逐渐升高,感觉障碍持续的时间越长,而会出现触

压等的减退,最后甚至会出现四肢末梢知觉丧失

腱反射消失等,可伴随针刺样疼痛感

[0003]化疗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是铂类衍生物和紫杉烷类等几种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药物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之一,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且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其中临床最为常见的即感觉神经损伤产生的麻木和疼痛等不适

研究显示,神经病变的总发生率为
16.9
%~
89.4


目前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急需探寻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临床中,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减少对治疗进程的影响,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004]通常蜡疗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热力使局部组织的毛细血管扩张,细胞和细胞之间的通透性增加,加速了局部的炎性渗出吸收,增加了组织的伸展性,进而能消除肌肉痉挛,最终达到恢复组织功能
、<br/>恢复受损神经的目的

[0005]因此现如今利用蜡疗的方式对术后外周神经毒性进行护理工作,从而达到一定的功能恢复效果,但是在进行蜡疗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装有加热后的蜡液的蜡袋,将蜡袋与患者手部贴合绑扎,一方面蜡袋绑扎容易脱落,另一方面蜡袋在绑扎的过程中较为麻烦,容易绑扎失败,浪费时间,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打开两个放置框架,然后将两个加热蜡袋分别放入到两个放置框架的内部,然后分别利用两个放置框架内部的限位机构对两个加热蜡袋进行限位,使得限位条

连接块和弧形条均与加热蜡袋的外壁相贴合,从而可以随意的打开与关闭放置框架,方便病人将手部放入到其中一个放置框架的内部,然后将两个放置框架合并并固定,此时使得病人手部上下侧分别与两个加热蜡袋相贴合,同时病人手腕处于放置口中,一方面固定效果较好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另一方面操作较为简单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包括两个放置框架,两个所述放置框架竖向对称设置,且两个放置框架的正面开设有放置口,放置框架和放置口分别用于放置加热蜡袋和病人手腕,病人手部上下侧分别与两个加热蜡袋相贴合;
[0008]放置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加热蜡袋位置限定的限位机构;
[0009]限位机构包括两个限位条,限位条处于放置框架的内部,且限位条其中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条,限位条

连接块和弧形条均与加热蜡袋的外壁相贴合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放置框架的正面对称安装有两个卡扣,且两个卡扣对称设置于放置口的两侧,两个放置框架的背面设置有铰链,两个放置框架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放置框架包括方形框和多个支撑条,多个支撑条安装于方形框其中一面,且多个支撑条交叉形成网格状

[0012]优选的,所述方形框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嵌入槽,多个嵌入槽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嵌入块,嵌入块的侧壁与相邻的限位条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条

[0013]优选的,处于中间的嵌入槽的内壁开设有延伸至支撑条内部的定位槽,定位槽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的端部与嵌入块固定连接,且定位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的另一侧与定位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弹簧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导向条,导向条的横截面设置为方形,导向条的一端与导向块固定连接,且导向条的另一端向着活动插接在支撑条的内部

[0015]优选的,所述定位块靠近导向块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限位环,且导向块的外壁与限位环固定连接

[0016]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条的端部相抵,方形框的内壁上开设有空槽,空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条,转动条的端部与两个弧形条的端部紧密相抵

[0017]优选的,所述转动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动块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打开两个放置框架,然后将两个加热蜡袋分别放入到两个放置框架的内部,然后分别利用两个放置框架内部的限位机构对两个加热蜡袋进行限位,使得限位条

连接块和弧形条均与加热蜡袋的外壁相贴合,从而可以随意的打开与关闭放置框架,方便病人将手部放入到其中一个放置框架的内部,然后将两个放置框架合并并固定,此时使得病人手部上下侧分别与两个加热蜡袋相贴合,同时病人手腕处于放置口中,一方面固定效果较好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另一方面操作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放置框架和加热蜡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放置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放置框架的剖视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的
A
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的
B
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向块和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1、
放置框架;
101、
方形框;
102、
支撑条;
103、
限位条;
104、
连接块;
105、
弧形条;
2、
放置口;
3、
卡扣;
4、
加热蜡袋;
5、
铰链;
6、
嵌入槽;
601、
嵌入块;
602、
连接条;
603、
定位槽;
604、
定位块;
605、
导向块;
606、
限位弹簧;
607、
导向条;
608、
环形槽;
609、
限位环;
7、
空槽;
7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包括两个放置框架
(1)
,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放置框架
(1)
竖向对称设置,且两个放置框架
(1)
的正面开设有放置口
(2)
,放置框架
(1)
和放置口
(2)
分别用于放置加热蜡袋
(4)
和病人手腕,病人手部上下侧分别与两个加热蜡袋
(4)
相贴合;放置框架
(1)
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加热蜡袋
(4)
位置限定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两个限位条
(103)
,限位条
(103)
处于放置框架
(1)
的内部,且限位条
(103)
其中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104)
,且连接块
(104)
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条
(105)
,限位条
(103)、
连接块
(104)
和弧形条
(105)
均与加热蜡袋
(4)
的外壁相贴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放置框架
(1)
的正面对称安装有两个卡扣
(3)
,且两个卡扣
(3)
对称设置于放置口
(2)
的两侧,两个放置框架
(1)
的背面设置有铰链
(5)
,两个放置框架
(1)
通过铰链
(5)
转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架
(1)
包括方形框
(101)
和多个支撑条
(102)
,多个支撑条
(102)
安装于方形框
(101)
其中一面,且多个支撑条
(102)
交叉形成网格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
(101)
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嵌入槽
(6)
,多个嵌入槽
(6)
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嵌入块
(601)
,嵌入块
(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蕊张佣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