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理装置,具体为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属于护理
。
技术介绍
[0002]外周神经毒性临床较为常见,是指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流通不畅
、
局部供血不足导致的以四肢末梢感觉障碍
、
自觉麻木感的一类症状
。
表现为初始时感觉障碍,比如书写
、
扣纽扣等精细动作有困难;随着化疗药物累计量越多,血液内蓄积浓度逐渐升高,感觉障碍持续的时间越长,而会出现触
、
压等的减退,最后甚至会出现四肢末梢知觉丧失
、
腱反射消失等,可伴随针刺样疼痛感
。
[0003]化疗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是铂类衍生物和紫杉烷类等几种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药物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之一,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且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其中临床最为常见的即感觉神经损伤产生的麻木和疼痛等不适
。
研究显示,神经病变的总发生率为
16.9
%~
89.4
%
。
目前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急需探寻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临床中,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减少对治疗进程的影响,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0004]通常蜡疗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热力使局部组织的毛细血管扩张,细胞和细胞之间的通透性增加,加速了局部的炎性渗出吸收,增加了组织的伸展性,进而能消除肌肉痉挛,最终达到恢复组织功能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包括两个放置框架
(1)
,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放置框架
(1)
竖向对称设置,且两个放置框架
(1)
的正面开设有放置口
(2)
,放置框架
(1)
和放置口
(2)
分别用于放置加热蜡袋
(4)
和病人手腕,病人手部上下侧分别与两个加热蜡袋
(4)
相贴合;放置框架
(1)
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加热蜡袋
(4)
位置限定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两个限位条
(103)
,限位条
(103)
处于放置框架
(1)
的内部,且限位条
(103)
其中一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104)
,且连接块
(104)
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条
(105)
,限位条
(103)、
连接块
(104)
和弧形条
(105)
均与加热蜡袋
(4)
的外壁相贴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放置框架
(1)
的正面对称安装有两个卡扣
(3)
,且两个卡扣
(3)
对称设置于放置口
(2)
的两侧,两个放置框架
(1)
的背面设置有铰链
(5)
,两个放置框架
(1)
通过铰链
(5)
转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架
(1)
包括方形框
(101)
和多个支撑条
(102)
,多个支撑条
(102)
安装于方形框
(101)
其中一面,且多个支撑条
(102)
交叉形成网格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蜡疗术后外周神经毒性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
(101)
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嵌入槽
(6)
,多个嵌入槽
(6)
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嵌入块
(601)
,嵌入块
(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蕊,张佣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