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955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整个装置由铁架(1)固定,水箱(2)与水泵(4)相连,水箱(2)置于顶部与布水装置(3)相连处有阀门(11),布水装置(3)下部为粗河砂层(6),粗河砂层(6)下有另一布水装置(3),再下部为沸石层(7),沸石层(7)下有再一布水装置(3),最下部为石灰石层(8),石灰石层(8)下面为河卵石层或其他碎石层(9),河卵石或其他碎石层(9)与出水管(10)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耗较小的,通过合理优化填料层的结构,大幅度增强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物进行物理化学吸附和生物降解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去除生活污水COD、氨氮和总磷的效果;综合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规模的日益膨胀,导致了需水量的不断增加,同时每天 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水。但是很多城镇还没有建污水处理系统,每天有大量的污水直接或间 接地排入当地水体中,造成了地表水体的污染,河流水质失去正常功能、湖水富营养化和赤 潮频频发生等时有报道。水体污染在我国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并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解决城镇水污染问题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城镇生活污水的二级处理方法主要是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 膜法。活性污泥法普遍采用的工艺有SBR工艺、CAST工艺、AB工艺、A2/0工艺和氧化沟法等。 常用的生物膜法主要有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法等。这些 工艺在处理生活污水时,可以取得良好的除污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如(1) 基建和运行费用高;(2)污泥膨胀问题普遍发生;(3)剩余污泥处理处置难度大。因此加快 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镇)水污染问题,不仅需要加大对污水处理工艺的开发研究,而且还 应根据城市(镇)的经济实力、污水量和水质的特点,采用投资低、管理方便、运行稳定、处 理效果好、剩余污泥量少的新方法,以加快污水处理工艺的发展。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onstructed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简称 CRI 系统) 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处理技术,其核心是采用渗透性能较好的天然河砂、陶粒、煤矸石等为主 要渗滤介质代替天然土层,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水力负荷,并通过物理、生物和化学的方式 出去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该系统具有低投资、低能耗、操作管理方便以及净化效果良好、 污泥产量微少等优点。该工艺也有一定缺点,占地较大、堵塞问题严重、除磷不稳定、脱氮效 果较差等。CRI系统的研究者一直努力优化滤料层的结构以而改善系统出水的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整个装置由铁架固定,水箱与水泵相连,水箱置于顶部 与布水装置相连处有阀门,布水装置下部为粗河砂层,粗河砂层下有另一布水装置,再下部 为沸石层,沸石层下有再一布水装置,最下部为石灰石层,石灰石层下面为河卵石或其他碎 石层,河卵石或其他碎石层与出水管相连。其中粗河砂层中的粗河砂,粒径取0. 7 1. 5mm,填料层高度0. 5-0. 7m ;沸石层 中的沸石,粒径取0. 88 1.2mm,填料层高度0. 3-0. 4m ;石灰石层中的石灰石,粒径取 0. 88 1. 5mm,填料层高度0. 5-0. 6m ;河卵石或其他碎石层中的河卵石或其他碎石,粒径 取 20. 0 30. 0mm,±真料层高度0. 1-0. 2m。运行的参数如下水力负荷为1. 0-2. OmVm2 · d、淹水时间为3_4h。本技术结构简单、能耗较小的,通过合理优化填料层的结构,大幅度增强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物进行物理化学吸附和生物降解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去除生 活污水COD、氨氮和总磷的效果,其出水水质可确保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一级B标准;适用于处理城镇污水,综合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附图说明辉沸石层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装置示意图.图中标记1-铁架;2-水箱;3-布水装置;4-水泵;5-固定架;6-粗河砂层;7-红 ;8-石灰石层;9-河卵石层;10-出水管;11-阀门。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在湿干比为1 图3为本技术在湿干比为1 6时,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在湿干比为1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在湿干比为1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在湿干比为1 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在湿干比为12时,系统进出水COD变化图( 系统进出水COD变化图。 2时,系统进出水氨氮变化图( 6时,系统进出水氨氮变化图( 2时,系统进出水总磷变化图( 6时,系统进出水总磷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整个装置由铁架1固定,水箱2与水泵4相连,水箱2置 于顶部与布水装置3相连处有阀门11,布水装置3下部为粗河砂层6,粗河砂层6下有另一 布水装置3,再下部为红辉沸石层7,红辉沸石层7下有再一布水装置3,最下部为石灰石层 8,石灰石层8下面为河卵石层9,河卵石层9与出水管10相连。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的生活污水在桂林市某小区取得,其生活污水水质情况见 表1。表1桂林市某小区生活污水指标值 污水经过沉淀分离预处理后进入实验研究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本技术(II组)的滤料层从上至下为粗河砂层6中的粗河砂,粒径取0. 7 1. 5mm,填料层高度0. 6m ;红辉沸石层7中的红辉沸石,粒径取0. 88 1. 2mm,填料层高度0. 3m ;石灰石层8中的石灰石,粒径取0. 88 1. 5mm,填料层高度0. 5m ;河卵石层9中的河卵石,粒径取20. 0 30. 0_,填料层高度0. lm。并设计另一对照组I组(采用CRI系统传统的滤料层结构)进行对比试验,在不同湿干比条件下运行,研究对比处理的效果。本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如下水力负荷为1.51117(1112*(1)、淹水时间为411,湿干比为1 2和1 6,其滤料层结构见表2。表2实验对照组填料层试验设计表对照试验填料层设计(I组)本技术填料层设计(II组)上层填料粗河砂填料粗河砂中间层填料粗河砂填料红辉沸石下层填料粗河砂填料石灰石底层填料河卵石填料河卵石实验用污水的特点与一般生活污水的特性十分接近,只进行简单的沉淀分离,不 进行其他形式的预处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运行采用淹水和落干相交替的工作方式,即定 期定时间投放污水(此时污水会淹没渗滤池的表面),然后停止投放达规定时间。处理效果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稳定运行的阶段,对废水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分见 表3、表4、表5。表3不同湿干比下两组系统的进出水COD比较运行系统进出水COD浓度(mg/L)去除率(%)湿干比组别进水出水最高最低平均1 . OI组171. 4 - 323. 336 - 67. 385. 161.976. 71 LII组14.4-55. 193. 875.483. 71 . AI组156 - 34027.2-41.389.280.285. 71: οII组21.1-45.687.679. 385. 3表4不同湿干比不同填料组合的进出水氨氮比较运行 湿干比系统 组别进出M氮浓度(mg/L)去除率(%)进水出水最高最低平均1: 2I组36. 9 - 52. 89. 2 - 26. 679. 042. 761. 7II组1. 5 -4. 896.989. 792.91: 6I组27. 5 - 60. 74.9-8.791. 881. 785. 0II组0.58-0.9799. 096. 998. 1表5不同湿干比不同填料组合的出水总磷比较5 由以上结果可知,本技术填料组合试验(II组)对废水COD的最大去除率可 超过85%,出水COD多保持在45mg/L以下;对氨氮的最大去除率可超过90%,出水氨氮多 保持在lmg/L以下;对总磷的最大去除率可超过97%,出水总磷多保持在0. llmg/L以下。 相对于全是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由铁架(1)固定,水箱(2)与水泵(4)相连,水箱(2)置于顶部与布水装置(3)相连处有阀门(11),布水装置(3)下部为粗河砂层(6),粗河砂层(6)下有另一布水装置(3),再下部为沸石层(7),沸石层(7)下有再一布水装置(3),最下部为石灰石层(8),石灰石层(8)下面为河卵石或其他碎石层(9),河卵石或其他碎石层(9)与出水管(10)相连;其中粗河砂层(6)中的粗河砂,粒径取0.7~1.5mm,填料层高度:0.5-0.7m;沸石层(7)中的沸石,粒径取0.88~1.2mm,填料层高度:0.3-0.4m;石灰石层(8)中的石灰石,粒径取0.88~1.5mm,填料层高度:0.5-0.6m;河卵石或其他碎石层(9)中的河卵石或其他碎石,粒径取20.0~30.0mm,填料层高度:0.1-0.2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康怀覃许江司圣飞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