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大体积混凝土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34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大体积混凝土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大体积混凝土倒T型盖梁冷凝管布设结构


[0001]本技术是关于预制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施工领域,特别是关于预制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冷凝管布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各个地区采用修建高架快速路的形式来缓解交通压力,其中,盖梁正是桥梁结构中上下部分结构支撑的关键性构件,目前大部分的盖梁主要为预制装配式结构

[0003]倒
T
型盖梁是一种外形呈倒
T
型的盖梁构件,常见的盖梁标准长度为
24.8m、26.9m

27.4m
,分两节预制,由于盖梁构件的尺寸较大,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范畴,而大体积混凝土在预制过程中需要考虑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效应

[0004]倒
T
型盖梁在梁厂内预制时,通常采用
C55
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制备,
C55
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较快,前期放热量较大,容易加剧大体积混凝土前期养护过程中的水化温度效应,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在温度梯度较大的位置产生裂缝

[0005]同时,由于倒
T
型盖梁结构的形状较为不规则,存在较多的倒角结构,下部牛腿整体浇筑体积较大,这样的结构特征使得倒
T
型盖梁在预制过程中,结构表面转角边缘处养护过程降温速率较快,在此处产生的温度差会使得倒
T
盖梁萌生裂纹,从而使得倒
T
型盖梁的预制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冷凝管布设结构,其能够提高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的成型合格率和预制效果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冷凝管布设结构,包括:多组上层冷却管

多组下层冷却管

底部测温计

表面测温计

中部测温计

[0008]多组所述上层冷却管之间连接有上层连接弯头,多组所述上层冷却管与上层连接弯头配合形成上层冷却管路

[0009]多组所述下层冷却管设于多组所述上层冷却管的下方,多组所述下层冷却管之间连接有下层连接弯头,所述下层冷却管与下层连接弯头配合形成下层冷却管路

[0010]所述底部测温计设于所述上层冷却管路与下层冷却管路之间,所述底部测温计的一侧设有表面测温计,所述底部测温计远离表面测温计的一侧设有中部测温计

[00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冷却管路所在平面与下层冷却管路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夹角
α
,通过将上层冷却管路倾斜设置,便于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冷却

提高了实际使用过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进行冷却的均匀性

[00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多组所述上层冷却管的一侧设有上层冷却管进水管,所述上层冷却管进水管与上层冷却管路相连通

便于通过上层冷却管进水管向上层冷却管
路内添加冷却水,从而便于对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进行上层冷却降温

[00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多组所述下层冷却管贴近上层冷却管进水管的一侧设有下层冷却管进水管,所述下层冷却管进水管与下层冷却管路相连通

便于通过下层冷却管进水管向下层冷却管路内添加冷却水,从而便于对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进行下层冷却降温

[00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多组所述上层冷却管的一侧设有上层冷却管泄水管,所述上层冷却管泄水管与上层冷却管路相连通

便于通过下层冷却管泄水管对使用完成后的上层冷却管路内含有的冷却水进行排出

从而为后续对上层冷却管路的封堵提供了便捷性

[00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多组所述下层冷却管的一侧设有下层冷却管泄水管,所述下层冷却管泄水管与下层冷却管路相连通,且所述下层冷却管泄水管与上层冷却管泄水管位于多组上层冷却管的同一侧

便于通过下层冷却管泄水管对使用完成后的下层冷却管路内含有的冷却水进行排出,便于对下层冷却管路进行封堵

[00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多组所述上层冷却管远离上层冷却管进水管的一侧设有上层冷却管出水管,所述上层冷却管出水管与上层冷却管路相连通

便于通过上层冷却管出水管对上层冷却管路中热交换后的冷却水排出,从而便于使得温度较低的冷区水可在上层冷却管路中循环流动,便于保证上层冷却管路的冷却效果

[001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多组所述上层连接弯头远离下层冷却管进水管的一侧设有下层冷却管出水管,所述下层冷却管出水管与下层冷却管路相连通

通过下层冷却管出水管对下层冷却管路中热交换后的冷却水排出,从而便于向下层冷却管路中持续输送温度较低冷却水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有效对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进行降温冷却,降低了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的内外温差,减小了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因内外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影响出现表面裂缝的风险,提高了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一次成型的合格率;
[0019]通过在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下部牛腿布设上层冷却管路和下层冷却管路,不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进行全断面布设,具有施工简单

操作方便

使用成本低的优点;
[0020]在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预制过程中,冷却水不仅可以用于对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进行冷却降温,还可用于混凝土养护,符合环保节能的生产理念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布设示意图

[0022]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另一角度布设示意图

[0023]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24]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参考图

[0025]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参考图

[002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7]1‑
上层冷却管,2‑
上层连接弯头,3‑
下层冷却管,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预制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冷凝管布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上层冷却管,多组所述上层冷却管之间连接有上层连接弯头,多组所述上层冷却管与上层连接弯头配合形成上层冷却管路;多组下层冷却管,设于多组所述上层冷却管的下方,多组所述下层冷却管之间连接有下层连接弯头,所述下层冷却管与下层连接弯头配合形成下层冷却管路;底部测温计,设于所述上层冷却管路与下层冷却管路之间,所述底部测温计的一侧设有表面测温计,所述底部测温计远离表面测温计的一侧设有中部测温计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冷凝管布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冷却管路所在平面与下层冷却管路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夹角
α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冷凝管布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上层冷却管的一侧设有上层冷却管进水管,所述上层冷却管进水管与上层冷却管路相连通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大体积混凝土倒
T
型盖梁冷凝管布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下层冷却管贴近上层冷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光明钟瑾陈陟林李学军杨峻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