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和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471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和检测设备,该微流控芯片包括:基体,呈圆环状并可绕中心转动;混匀腔,设置在基体上;检测腔,设置在基体上并处于混匀腔的下游端,检测腔和混匀腔沿基体的周向间隔分布;连接通道,设置在混匀腔和检测腔之间,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混匀腔、检测腔连通,第一凹腔中设有用于在热熔后截止连接通道的第一封堵体。该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和检测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有利于提升检测结果精确度的优点。有利于提升检测结果精确度的优点。有利于提升检测结果精确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和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微流控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和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微流控芯片可在方寸大小的操作平台上完成传统实验室的样品制备、分离、纯化、检测等过程,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分析速度快、消耗试剂少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分析化学等领域,利用离心力、科氏力、欧拉力等物理力作用即可对流体进行精确、直观的控制,微流控芯片通过设置多个连通的腔室(如样本腔、洗涤腔、洗脱腔、混匀腔、检测腔以及废液腔等)以及腔室之间的阀(如毛细阀、虹吸阀以及主动阀等)实现分离、转运、计量、混合、分流等多种功能,被广泛运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分析化学等领域。但现有的微流控芯片(如CN114807320A)待检测液进入检测腔后,随着微流控芯片的运动,检测腔中的待检测液可能会倒流,进而使得后续检测腔中待检测液的填充量不足,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和检测设备,该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和检测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有利于提升检测结果精确度的优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该微流控芯片包括:
[0005]基体,呈圆环状并可绕中心转动;
[0006]混匀腔,设置在基体上;
[0007]检测腔,设置在基体上并处于混匀腔的下游端,检测腔和混匀腔沿基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0008]连接通道,设置在混匀腔和检测腔之间,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混匀腔、检测腔连通,连接通道上设有第一凹腔,第一凹腔中设有用于在热熔后截止连接通道的第一封堵体。
[000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微流控芯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凹腔和连接通道之间的外扩通道,外扩通道具有朝检测腔所在方向弯曲的弧形外扩侧壁。
[001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封堵体为石蜡材质。
[001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连接通道上设有石蜡阀。
[001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连接通道上还设有位于石蜡阀的上游端的虹吸阀。
[001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微流控芯片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通道上并用于容纳熔化后第一封堵体和/或石蜡阀中的石蜡的第二凹腔。
[001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凹腔朝远离基体的中心的方向凹陷。
[001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凹腔呈水滴状。
[001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检测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检测腔沿基体的周向间隔
均匀分布,连接通道还包括弧形连接段,弧形连接段的一端和第二凹腔靠近检测腔的一侧连接,弧形连接段的另一端和多个检测腔靠近基体的中心的一端连接。
[0017]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检测设备,该检测设备包括上述的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该微流控芯片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基体上的混匀腔、检测腔、连接通道,检测腔处于混匀腔的下游端,检测腔和混匀腔沿基体的周向间隔分布,连接通道设置在混匀腔和检测腔之间,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连通混匀腔、检测腔连通,连通通道上设有第一凹腔,第一凹腔中设有用于在热熔后截止连接通道的第一封堵体,第一凹腔中的第一封堵体可在加热熔化后堵住连接通道,进而避免待检测液回流到混匀腔中并导致后续检测腔中待检测液的填充量不足,有利于提升该微流控芯片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001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中基体的仰视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中微流控芯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基体;2

混匀腔;3

检测腔;4

连接通道;401

第二凹腔;402

虹吸阀;403

石蜡阀;404

弧形连接段;405

第一凹腔;406

外扩通道;5

底板;6

样本腔;7

储液腔;8

洗涤腔;9

洗脱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5]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该微流控芯片适用于检测设备,如图1

2所示,该微流控芯片包括:
[0026]基体1,呈圆环状并可绕中心转动;
[0027]混匀腔2,设置在基体1上;
[0028]检测腔3,设置在基体1上并处于混匀腔2的下游端,检测腔3和混匀腔2沿基体1的周向间隔分布;
[0029]连接通道4,设置在混匀腔2和检测腔3之间,连接通道4的两端分别与混匀腔2、检测腔3连通,连接通道4上设有第一凹腔405,第一凹腔405中设有用于在热熔后截止连接通道4的第一封堵体。
[0030]具体地,检测设备包括本实施例中的微流控芯片和驱动件(如旋转电机),微流控芯片还包括底板5,底板5设置和基体1的下方,基体1上形成有用于和驱动件的驱动件相配合的中心圆孔,该中心圆孔的圆心即为本实施例中基体的中心,驱动件工作时可带动基体1旋转。进一步地,基体1上还形成有样本腔6、多个储液腔7、多个洗涤腔8和洗脱腔9,样本腔6设置在混匀腔2的上游端并用于容纳样本,多个储液腔7均设置在混匀腔2的上游端并用于
容纳不同类型的试剂,多个洗涤腔8均设置在混匀腔2的上游端并用于容纳不同类型的洗涤液;洗脱腔9中设置在混匀腔2的上游端并用于容纳洗脱液。
[0031]开启驱动件,以使微流控芯片整体旋转,样本腔6中的样本、多个储液腔7中的试剂、多个洗涤腔8中的洗涤液以及洗脱腔9中的洗脱液均可在各自对应的阶段被甩入到混匀腔2中,样本和上述试剂、洗涤液和洗脱液在混匀腔2中混匀并经历裂解阶段、洗涤阶段和洗脱阶段,最后混合腔中产生待检测液;随着微流控芯片的持续旋转,混匀腔2中的待检测液可被甩到检测腔3中,以便在检测腔3中进行检测。其中,在连接通道4导通以后,待检测液先从混匀腔进入连接通道4,再从连接通道4进入检测腔3中,由于驱动件急停或降速很快时可能导致进入检测腔3中的待检测液从检测腔3中流出,并倒流到混匀腔2中,进而导致检测腔3中待检测液填充量不足。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设备还包括加热件,第一凹腔405中的第一封堵体可在加热件的加热作用下熔化并堵住连接通道4(同时也封堵了检测腔3),进而避免待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微流控芯片包括:基体(1),呈圆环状并可绕中心转动;混匀腔(2),设置在基体(1)上;检测腔(3),设置在所述基体(1)上并处于所述混匀腔(2)的下游端,所述检测腔(3)和所述混匀腔(2)沿所述基体(1)的周向间隔分布;连接通道(4),设置在所述混匀腔(2)和所述检测腔(3)之间,连接通道(4)的两端分别与混匀腔(2)、检测腔(3)连通,所述连接通道(4)上设有第一凹腔(405),第一凹腔(405)中设有用于在热熔后截止连接通道(4)的第一封堵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腔(405)和所述连接通道(4)之间的外扩通道(406),所述外扩通道(406)具有朝所述检测腔(3)所在方向弯曲的弧形外扩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体为石蜡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4)上设有石蜡阀(4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检测设备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旭君郑典苏朱滔陈强解亚平戴立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元景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