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23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2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其包括:发声部,包括换能器和容纳换能器的壳体;耳挂,在佩戴状态下,耳挂的第一部分挂设在用户耳廓和头部之间,第二部分向耳廓背离头部的一侧延伸并连接发声部,将发声部佩戴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其中,耳挂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内轮廓包括第一曲线,第一曲线在第一方向具有极值点,第一方向垂直于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极值点位于耳挂上顶点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后侧,耳挂上顶点为佩戴状态下耳挂内轮廓沿用户垂直轴的最高点。耳挂内轮廓沿用户垂直轴的最高点。耳挂内轮廓沿用户垂直轴的最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
[0001]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22年10月2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11336918.4的中国申请,2022年12月0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23239628.6的中国申请,以及2022年12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PCT/CN2022/144339的国际申请的优先权,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说明书涉及声学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技术介绍

[0004]随着声学输出技术的发展,声学输出装置(例如,耳机)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可以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配合使用,以便于为用户提供听觉盛宴。按照用户佩戴的方式,声学装置一般可以分为头戴式、耳挂式和入耳式等。声学装置的输出性能,以及佩戴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会极大影响用户的选择和体验。在一些情况下,声学装置的发声部通过耳挂佩戴至用户的耳部,因此耳挂的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声学装置的佩戴稳定性与舒适性。同时耳挂的设计也能够影响发声部佩戴至用户耳部的位置,从而影响耳机的输出性能。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耳机,保证耳机的输出性能的同时,改善用户佩戴的舒适度以及耳机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发声部,包括换能器和容纳所述换能器的壳体;耳挂,在佩戴状态下,所述耳挂的第一部分挂设在用户耳廓和头部之间,第二部分向耳廓背离头部的一侧延伸并连接所述发声部,将所述发声部佩戴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其中,所述耳挂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内轮廓包括第一曲线,所述第一曲线在第一方向具有极值点,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所述极值点位于所述耳挂上顶点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后侧,所述耳挂上顶点为佩戴状态下所述耳挂内轮廓沿用户垂直轴的最高点。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发声部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倾角,使得发声部可以倾斜插入用户耳甲腔并与耳甲腔构成较好的类腔体结构,提升耳机的输出性能。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上,所述极值点与所述耳挂上顶点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距离为6mm

15mm,以使发声部与耳甲腔构成的类腔体结构具有适宜大小及数量的开口,从而提升耳机的输出性能。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值点与所述耳机的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距离为20mm

35mm,以使耳机在用户耳部的夹持位置适宜,使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具有较高的佩戴稳定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听音效果。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值点与所述耳机的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连
线与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的取值范围为60
°‑
80
°
,以使发声部在佩戴状态下处于适宜位置,使发声部与耳甲腔构成类腔体结构适宜,提升耳机的听音效果与降漏音效果。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值点与所述发声部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距离范围为20mm

30mm,以使发声部在佩戴状态下处于适宜位置,减小发声部与用户耳部的干涉,使发声部与耳甲腔构成较好的类腔体结构,提升耳机的输出性能以及佩戴稳定性与舒适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值点与所述发声部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连线与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为65
°‑
85
°
,以使得发声部伸入耳甲腔后处于适宜位置,发声部与耳甲腔可以构成较好的类腔体结构,提升耳机的输出性能。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值点与所述耳机的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连线与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所述极值点与所述发声部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连线与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耳挂可以更好地对用户耳朵进行夹紧,进一步增强耳挂得到夹紧稳定性。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值点在所述耳挂上的对应点与所述发声部质心的连线与耳挂平面的夹角范围为10
°‑
18
°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发声部在佩戴状态下插入用户耳甲腔的程度适宜,避免发声部堵塞用户耳道口,提升耳机的输出性能。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挂上顶点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与所述耳机的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距离为22mm

35mm,以使发声部在佩戴状态下位于适宜的位置,使发声部与耳甲腔构成较好的类腔体结构,提升耳机的听音效果与降漏音效果。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机的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与所述耳挂上顶点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连线与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5
°‑
60
°
,以避免发声部的自由端与用户耳部的耳甲腔之间距离过远或发声部的自由端对耳甲腔侧壁的压迫较大,从而使耳机具有较高的佩戴稳定性与可调节性。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声部的外侧面与耳挂平面的夹角范围为15
°‑
25
°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发声部在佩戴状态下插入用户耳甲腔的程度适宜,避免发声部堵塞用户耳道口,提升耳机的输出性能。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挂上到所述发声部内侧面的垂直距离最远的点与所述发声部内侧面的垂直距离范围为6mm

9mm,以使得耳机在佩戴状态下,用户耳部可以很好地被容纳至耳挂与发声部之间,提升耳机的佩戴舒适度与稳定性。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线在第一预设坐标系中的一阶导数连续,所述第一预设坐标系的纵轴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预设坐标系的横轴与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平行。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线在所述第一预设坐标系中的一阶导数具有一个拐点。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拐点两侧部分分别具有极值点。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线在所述第一预设坐标系中的二阶导数连续。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线在所述第一预设坐标系中的二阶导数具有极大值点。通过上述对第一曲线的设置,可以对耳挂进行设计,使耳挂可以更好地与用户耳部适配,提升耳机的佩戴稳定性与舒适性。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挂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过渡段和电池仓,所述过渡段的一端与所述电池仓连接,所述过渡段的截面积大于17.99mm2,以使耳挂的形状平滑过渡,提升耳挂的佩戴舒适性。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佩戴状态下,所述过渡段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内侧曲线的弧长为10mm

14mm,以使耳机尺寸适宜的同时兼顾减小过渡段对用户耳部的压迫感。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佩戴状态下,所述过渡段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声部,包括换能器和容纳所述换能器的壳体;耳挂,在佩戴状态下,所述耳挂的第一部分挂设在用户耳廓和头部之间,第二部分向耳廓背离头部的一侧延伸并连接所述发声部,将所述发声部佩戴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其中,所述耳挂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内轮廓包括第一曲线,所述第一曲线在第一方向具有极值点,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所述极值点位于所述耳挂上顶点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后侧,所述耳挂上顶点为佩戴状态下所述耳挂内轮廓沿用户垂直轴的最高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上,所述极值点与所述耳挂上顶点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距离为6mm

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值点与所述耳机的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距离为20mm

3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值点与所述耳机的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连线与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的取值范围为60
°‑
8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值点与所述发声部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距离范围为20mm

3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值点与所述发声部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连线与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为65
°‑
85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值点与所述耳机的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连线与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所述极值点与所述发声部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连线与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值点在所述耳挂上的对应点与所述发声部质心的连线与耳挂平面的夹角范围为10
°‑
18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挂上顶点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与所述耳机的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距离为22mm

35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的质心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与所述耳挂上顶点在用户的矢状面上的投影点的连线与所述发声部投影的长轴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5
°‑
60
°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部的外侧面与耳挂平面的夹角范围为15
°‑
2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江郑泽英张浩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