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机器人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7953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接机器人底座,包括焊接机器人和固定壳,所述焊接机器人的底部和固定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装置槽。通过设置控制螺栓、限位装置、限位壳、弹簧、挤压孔和限位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在使用时需要将焊接机器人通过螺栓固定于作业台面的底座上,之后将工件固定在作业台面上,确保工件的位置、姿态、间距等符合要求,由于焊接机器人本身的重量较重,长期使用螺栓连接时螺栓会产生松动的现象,且当维修更换焊接机器人进行拆卸时,需要不断旋转多个螺栓至合适位置,这种拆卸方式降低工作效率不够便捷,但是现有的焊接机器人底座没有进行便捷拆卸的构件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机器人底座


[0001]本技术属于焊接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焊接机器人底座。

技术介绍

[0002]焊接机器人是从事焊接(包括切割与喷涂)的工业机器人,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工业机器人属于标准焊接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多用途的、可重复编程的自动控制操作机,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使用时需要将焊接机器人通过螺栓固定于作业台面的底座上,之后将工件固定在作业台面上,确保工件的位置、姿态、间距等符合要求,由于焊接机器人本身的重量较重,长期使用螺栓连接时螺栓会产生松动的现象,且当维修更换焊接机器人进行拆卸时,需要不断旋转多个螺栓至合适位置,这种拆卸方式降低工作效率不够便捷,但是现有的焊接机器人底座没有进行便捷拆卸的构件,所以特提出一种焊接机器人底座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焊接机器人底座,具备对焊接机器人进行便捷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在使用时需要将焊接机器人通过螺栓固定于作业台面的底座上,之后将工件固定在作业台面上,确保工件的位置、姿态、间距等符合要求,由于焊接机器人本身的重量较重,长期使用螺栓连接时螺栓会产生松动的现象,且当维修更换焊接机器人进行拆卸时,需要不断旋转多个螺栓至合适位置,这种拆卸方式降低工作效率不够便捷,但是现有的焊接机器人底座没有进行便捷拆卸的构件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焊接机器人底座,包括焊接机器人和固定壳,所述焊接机器人的底部和固定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装置槽,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于焊接台面,所述装置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控制螺栓,所述控制螺栓的后侧通过转轴与装置槽内腔的后侧活动连接,所述控制螺栓的前侧贯穿装置槽并延伸至装置槽内腔的外侧,所述装置槽的内腔设置有限位装置。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两个限位壳,两个限位壳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弹簧相反的一侧均与装置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壳的顶部开设有挤压孔,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当焊接机器人移动至合适位置时,限位装置对焊接机器人的位置具有限制作用。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装置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壳配合使用的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表面与限位壳的内腔接触,所述弹簧套设于稳定块的表面,通过设置稳定块,挤压卡块移动带动两个限位壳沿着稳定块的表面移动相互靠近,稳定块对限位壳的移动具有限制作用。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控制螺栓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壳,所述螺纹壳的内腔与控制螺栓的表面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所述螺纹壳位于两个限位壳相对的一侧,通过设置螺纹壳,控制螺栓旋转时可以带动螺纹壳移动。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挤压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挤压卡块,两个挤压卡块相对的一侧均与螺纹壳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挤压卡块,螺纹壳移动带动挤压卡块在挤压孔的内腔移动,挤压卡块对挤压孔产生的挤压力可以带动两个限位壳移动。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控制螺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转环,通过设置控制转环,控制转环的设置便利了操作者使用时的便利性,更加便于转动控制螺栓。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壳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壳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壳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腔接触,通过设置限位槽,当固定壳移动至合适位置时松开控制转环,弹簧恢复形状产生的恢复力带动限位壳卡进限位槽的内腔,限位壳和限位槽的配合使用对固定壳的位置具有限制作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控制螺栓、限位装置、限位壳、弹簧、挤压孔和限位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在使用时需要将焊接机器人通过螺栓固定于作业台面的底座上,之后将工件固定在作业台面上,确保工件的位置、姿态、间距等符合要求,由于焊接机器人本身的重量较重,长期使用螺栓连接时螺栓会产生松动的现象,且当维修更换焊接机器人进行拆卸时,需要不断旋转多个螺栓至合适位置,这种拆卸方式降低工作效率不够便捷,但是现有的焊接机器人底座没有进行便捷拆卸的构件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装置,挤压卡块移动时带动两个限位壳沿着稳定块的表面移动相互靠近,当限位壳移动时产生的力使弹簧发生弹性形变,限位装置对焊接机器人的位置具有限制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固定壳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底座的立体剖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8]图中:1、焊接机器人;2、固定壳;3、底座;4、装置槽;5、控制螺栓;6、限位装置;601、限位壳;602、弹簧;603、挤压孔;7、稳定块;8、螺纹壳;9、挤压卡块;10、控制转环;1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机器人底座,包括焊接机器人1和固定壳2,焊接机器人1的底部和固定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壳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底座3,底座3的内部开设有装置槽4,底座3的底部固定于焊接台面,装置槽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控制螺栓5,控制螺栓5的后侧通过转轴与装置槽4内腔的后侧活动连接,控制螺栓5的前侧贯穿装置槽4并延伸至装置槽4内腔的外侧,装置槽4的内腔设置有限位装置6。
[0022]参考图4,限位装置6包括两个限位壳601,两个限位壳601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
有弹簧602,两个弹簧602相反的一侧均与装置槽4的内腔固定连接,限位壳601的顶部开设有挤压孔603。
[002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装置6,当焊接机器人1移动至合适位置时,限位装置6对焊接机器人1的位置具有限制作用。
[0024]参考图3,装置槽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壳601配合使用的稳定块7,稳定块7的表面与限位壳601的内腔接触,弹簧602套设于稳定块7的表面。
[002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稳定块7,挤压卡块9移动带动两个限位壳601沿着稳定块7的表面移动相互靠近,稳定块7对限位壳601的移动具有限制作用。
[0026]参考图4,控制螺栓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壳8,螺纹壳8的内腔与控制螺栓5的表面通过螺纹啮合连接,螺纹壳8位于两个限位壳601相对的一侧。
[002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螺纹壳8,控制螺栓5旋转时可以带动螺纹壳8移动。
[0028]参考图4,挤压孔60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挤压卡块9,两个挤压卡块9相对的一侧均与螺纹壳8的表面固定连接。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机器人底座,包括焊接机器人(1)和固定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器人(1)的底部和固定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内部开设有装置槽(4),所述底座(3)的底部固定于焊接台面,所述装置槽(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控制螺栓(5),所述控制螺栓(5)的后侧通过转轴与装置槽(4)内腔的后侧活动连接,所述控制螺栓(5)的前侧贯穿装置槽(4)并延伸至装置槽(4)内腔的外侧,所述装置槽(4)的内腔设置有限位装置(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两个限位壳(601),两个限位壳(601)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602),两个弹簧(602)相反的一侧均与装置槽(4)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壳(601)的顶部开设有挤压孔(60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焊接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槽(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新民周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