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779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中部安装充电机,两端安装悬置支架,电机系统总成连接在所述悬置支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今电动汽车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于汽车的动力性

经济性有着不同的需求,这就使得汽车厂商在同一款车型或者相似车型中,提供更多种的电驱系统总成来满足不同消车型平台化的需求,为此,要根据电驱系统总成的不同来开发多功能铸铝一体式承载框架

现有技术中,传统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在动力及前舱布置上有所差异,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布置局限性大,适用性差

[0003]公开号
CN111409433A
,公告日
2020.7.14,
专利名称一种电机悬置布置结构及方法
,
包括悬置软垫组件

第一连接组件

第二连接组件

电机托架

第三连接组件

车架

第二安装支架

第一安装孔

电机轴

稳定板

下连接板以及上连接板,汽车后桥后侧焊接有车架,车架内侧安装有电机托架,电机托架与车架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电机托架内侧安装有悬置软垫组件,电机托架内部安装有下连接板,下连接板内侧安装有上连接板,上连接板内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与上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组件,第二安装支架内部上侧开设有第二固定孔,电机主体环形侧面下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电机主体后侧安装有稳定板

但此结构适用性差,布置空间占据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布置,适用性好的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中部安装充电机,两端安装悬置支架,电机系统总成连接在所述悬置支架上

[0006]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技术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0007]所述承载框架中部为向下凹陷的沉台结构,两端形成台阶面;中部沉台结构为充电机安装位,两侧台阶面上连接所述悬置支架

[0008]所述承载框架两端设有连接至车身上的车身安装孔

[0009]所述车身安装孔内设有车身安装衬套

[0010]所述承载框架边缘设有
PTC
线缆固定孔和高压线缆固定孔

[0011]所述承载框架的沉台结构及台阶面处设多条承载框架加强筋

[0012]一端所述台阶面上悬置的两侧分别设有蓄电池支架安装位和高压盒托盘安装位,另一端所述台阶面上悬置的侧边设有膨胀壶安装位

[0013]所述蓄电池支架安装位和高压盒托盘安装位均设有呈三角布置的三个安装孔

[0014]所述沉台结构上设有用于安装充电机的充电机安装孔

[0015]所述蓄电池支架安装位

高压盒托盘安装位

膨胀壶安装位及充电机安装孔均与所述承载框架一体铸造成型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布置,适用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电驱系统总成布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为:
1、
承载框架
、110、
承载框架加强筋,
2、
车身安装孔,
3、
行人提醒安装孔,
4、PTC
线缆安装孔,
5、
膨胀壶安装孔,
6、
充电机安装孔
、610、
充电机散热孔,
7、
高压盒托盘安装位,
8、
蓄电池支架安装位,
9、
悬置安装衬套
、910、
悬置安装孔
、920、
悬置软垫总成,
10、
高压线缆固定孔,
11、
电驱系统总成,
12、
车身安装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本技术这种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如图
1、2
所示,包括承载框架1,承载框架1中部为向下凹陷的沉台结构,两侧形成台阶面

承载框架1中部沉台结构为充电机安装位,两侧台阶面上连接悬置支架以连接电驱系统总成
11。
[0024]本技术中,承载框架1两侧台阶面上均设有悬置安装衬套9,在悬置安装衬套9内分别压铸一体集成左右悬置软垫总成,通过悬置软垫总成内的悬置支架连接电驱系统总成

[0025]本技术中,承载框架1上设有穿出悬置安装衬套的悬置安装孔
910。
可通过对左右悬置衬套

悬置软垫总成
920
与承载框架1的合理压铸一体集成合理设计,使得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左悬置支架连接后,竖直方向上有一定的合理间隙,下方连接的电驱系统总成
11
能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运动空间内,从而使不会因电驱系统总成运动量过大而导致其他悬置固定点产生滑移而异响,合理大小间隙的设置避免出现极加极减速过程中产生轰鸣声的风险,满足整车
NVH
要求

[0026]本技术中,承载框架1两端设有连接至车身上的车身安装孔
2。
在承载框架1的四个拐角位置设有四个车身安装孔2,螺栓穿过该孔与纵梁上的几字形支架紧固在一起

[0027]本技术中,如图1所示,车身安装孔2内设有车身安装衬套
12
,提升连接处的结构强度,确保稳定有效的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中部为向下凹陷的沉台结构,两端形成台阶面;中部沉台结构为充电机安装位,两侧台阶面上均设有悬置安装衬套,在所述悬置安装衬套内分别压铸一体集成左右悬置软垫总成,悬置支架连接在所述悬置软垫总成内,电驱系统总成连接在所述悬置支架上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两端设有连接至车身上的车身安装孔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安装孔内设有车身安装衬套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边缘设有
PTC
线缆固定孔和高压线缆固定孔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驱系统总成承载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高东洋费祥陈茜兵何孝祥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