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电池极耳折弯的治具,包括底板和折弯部;所述底板为板状结构,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折弯部设置有平行且对称的两个折弯槽,两个所述折弯槽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折弯部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底部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设置于整个所述折弯部的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电池极耳折弯的治具
[0001]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电池极耳折弯的治具
。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因为具有能量密度高
、
无记忆效应
、
循环寿命长
、
环境友好等优点
,
在化学储能器件中脱颖而出
,
受到电动汽车
、3C
等产业的广泛关注,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
[0003]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池的极耳放入连接件中,连接件中设置有若干对与电池极耳对应的容纳孔,将电池极耳置于容纳孔中,随后对极耳分别朝两个相反的方向进行折弯,折弯后的极耳与连接件接触,在将一个电池极耳折弯后,另一个电池堆叠于前一个电池之上,再对极耳进行折弯,以此往复,但现有技术最下层的电池由于与防止电池的平面距离过近,不能对最下层的电池极耳进行折弯,通常的是在将除最下层的电池极耳都折弯后再将整个电池组拿出,电池组极耳朝上将最下层的电池极耳进行折弯,该方式增加了操作的步骤,降低了工作效率,且不能保证最下层电池极耳折弯的一致性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电池极耳折弯的治具,以解决现有方法在组装电池组时不方便对电池组最下层电池极耳进行折弯的技术问题
。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电池极耳折弯的治具,包括底板和折弯部;
[0007]所述底板为板状结构,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底板连接;
[0008]所述折弯部设置有平行且对称的两个折弯槽,两个所述折弯槽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折弯部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底部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设置于所述折弯部的底部
。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至少设置两块,所述挡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
。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折弯部的第二侧面与所述挡板以及所述底板连接
。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至少设置两个,所述凹槽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
。
[0012]进一步的,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角度为
15
‑
35
°
。
[0013]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槽的底部高于所述底板
。
[0014]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槽的底部设置有倒圆,所述倒圆为半径为1‑
3mm。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折弯组件,所述折弯组件包括连杆和折弯块,所述折弯部设置有供所述连杆上下移动的滑动槽,所述连杆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折弯块设置于所述折弯槽中,所述连杆贯穿所述折弯块和所述折弯部并伸出所述折弯部
。
[0016]进一步的,所述折弯块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具有与所述斜面匹配的平面
。
[0017]进一步的,所述折弯部的底部呈平面且与所述底板的底部平齐,且所述折弯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折弯槽对应的容置槽
。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电池极耳折弯的治具,包括底板和折弯部;所述底板为板状结构,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折弯部设置有平行且对称的两个折弯槽,两个所述折弯槽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折弯部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底部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设置于整个所述折弯部的底部
。
底板用于放置电池,在将电池放置于底板上后,电池的极耳穿过连接件置于折弯部的折弯槽中,随后在折弯槽中将极耳向下压进行折弯,而斜面的作用在于方便极耳折出合适后续加工的折弯角度,同时通过折弯槽能够保证电池极耳的折弯一致性,防止过度折弯导致极耳断裂
。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将参考附图1~4来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
、
优点和技术效果
。
[0020]图1为本技术中电池极耳折弯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电池极耳折弯治具的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电池极耳折弯治具与电池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
[0024]图中:
1、
底板;
2、
挡板;
3、
折弯部;
4、
折弯组件;
[0025]11、
凹槽;
[0026]31、
折弯槽;
32、
斜面;
33、
倒圆;
34、
容置槽;
35、
第一侧面;
36、
第二侧面;
[0027]41、
连杆;
42、
折弯块;
43、
滑动槽
。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
[0029]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
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
[003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
、
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
。
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
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
[0031]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
/
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
A
和
/
或
B
,可以表示:单独存在
A
,同时存在
A
和
B
,单独存在多种情况
。
另外,本文中字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便于电池极耳折弯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折弯部;所述底板为板状结构,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折弯部设置有平行且对称的两个折弯槽,两个所述折弯槽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折弯部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底部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设置于所述折弯部的底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电池极耳折弯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至少设置两块,所述挡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电池极耳折弯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的第二侧面与所述挡板以及所述底板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电池极耳折弯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至少设置两个,所述凹槽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电池极耳折弯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角度为
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巧瑜,刘静铜,刘敏,何杨林,陈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