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调节深度的年轻化注射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754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可调节深度的年轻化注射针,旨在解决当前医疗美容中固定长度的注射针,注射深度控制性低的技术问题,包括注射器连接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调节深度的年轻化注射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调节深度的年轻化注射针


技术介绍

[0002]医疗美容是指运用药物

手术

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的美容方式,现今医疗美容迅速发展,常见的医疗手术中就有通过注射针将药品注射至皮下,使得皮肤显得饱满

光亮更加年轻化

[0003]在皮肤年轻化的注射治疗过程中,不同的部位皮肤厚度不同

不同的产品打的层次不同,现有的注射针固定长度,深浅难以把握

损伤血管神经的几率较大,且临床操作常规处理方式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注射针来调节深度,在更换过程容易造成污染针头,浪费针头提高使用成本,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具有注射针金属端长度可调功能的注射针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可调节深度的年轻化注射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可调节深度的年轻化注射针,以解决当前的医疗美容中固定长度的注射针,注射深度控制性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新型可调节深度的年轻化注射针,包括注射器连接块

金属针头及螺旋螺帽;所述金属针头固设于所述注射器连接块端部;所述螺旋螺帽螺接于所述注射器连接块外壁;其中,所述螺旋螺帽小头端环套于所述金属针头;其中,所述螺旋螺帽与所述注射器连接块

金属针头螺旋行进移动构成调节式注射针结构

本技术通过注射器连接块与所述螺旋螺帽螺纹连接的设置,致使螺旋螺帽可在注射器连接块上进行螺旋行进移动,相对调节金属针头显露出来的长度,使得螺旋螺帽对金属针头进行局部可调包裹,来适配不同部位皮肤厚度及不同美容所需的注射长度,提高对注射深度控制,降低对血管

神经损伤,有效避免降低针头的更换,通过单一针头适配多数不同长度的针头,减少实际实用成本

[0006]优选地,所述射器连接块包括连接块主体;所述连接块主体布置于所述螺旋螺帽内部;其中,所述连接块主体轴向外壁呈环形等间距布置有至少四个操作凸条;其中,所述操作凸条外壁依次开设有行进螺纹槽

同位螺纹槽;其中,所述行进螺纹槽与所述同位螺纹槽螺旋圈径

圈数相适配;其中,所述操作凸条相对所述同位螺纹槽两侧设置有定位凸起;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对称分布的操作凸条设置若干所述定位凸起;其中,所述操作凸条与所述定位凸起

同位螺纹槽间隙构成卡腔

本技术通过行进螺纹槽

同位螺纹槽设置,致使行进螺纹槽与螺旋螺帽稳定且连续进行可螺纹螺旋行进移动,降低所述同位螺纹槽与所述螺旋螺帽之间定位卡接对螺纹螺旋行进移动的错位影响以及避免螺旋螺帽持续挤压定
位凸起造成的过度形变,提高卡接的稳定性及可卡接的次数

[0007]优选地,所述操作凸条与所述定位凸起

同位螺纹槽间隙构成卡腔;定位凸起呈圆柱状,且所述定位凸起顶部呈半球体状

本技术通过操作凸条与所述定位凸起

同位螺纹槽形成的卡腔,在螺旋行进过程中对螺旋螺帽旋转圈数及进行距离进行精确快速定位,且利用定位凸起顶部呈半球体状设置,便于螺旋螺帽卡入卡腔以及错位脱离卡腔

[0008]优选地,所述螺旋螺帽包括螺帽主体及同位螺齿凸起;所述螺帽主体布置于所述连接块主体外壁;其中,所述螺帽主体内壁相对行进螺纹槽位置设置有行进螺齿;其中,所述行进螺齿与所述行进螺纹槽形状相适配;若干同位螺齿凸起布置于所述螺帽主体安装起始端;其中,所述同位螺齿凸起与所述卡腔位置相适配

[0009]优选地,所述螺帽主体由呈圆柱状的螺帽旋转块及呈一端小一端大状的延伸套设块组成

本技术通过呈一端小一端大状的延伸套设块设置,致使该年轻化注射针相对在注射过程中靠近皮肤端可观察视野充分,使得注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有效注视穿刺处实际情况变化

[0010]优选地,所述同位螺齿凸起横截面呈梯形状,且,所述同位螺齿凸起两侧呈弧面

本技术通过同位螺齿凸起两侧呈弧面的设置,便于同位螺齿凸起卡入卡腔,以及同位螺齿凸起分离出卡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
本技术通过注射器连接块与所述螺旋螺帽螺纹连接的设置,致使螺旋螺帽可在注射器连接块上进行螺旋行进移动,相对调节金属针头显露出来的长度,使得螺旋螺帽对金属针头进行局部可调包裹,来适配不同部位皮肤厚度及不同美容所需的注射长度,提高对注射深度控制,降低对血管

神经损伤,有效避免降低针头的更换,通过单一针头适配多数不同长度的针头,减少实际实用成本

[0013]2.
本技术通过行进螺纹槽

同位螺纹槽设置,致使行进螺纹槽与螺旋螺帽稳定且连续进行可螺纹螺旋行进移动,降低所述同位螺纹槽与所述螺旋螺帽之间定位卡接对螺纹螺旋行进移动的错位影响以及避免螺旋螺帽持续挤压定位凸起造成的过度形变,提高卡接的稳定性及可卡接的次数

[0014]3.
技术通过操作凸条与所述定位凸起

同位螺纹槽形成的卡腔,在螺旋行进过程中对螺旋螺帽旋转圈数及进行距离进行精确快速定位,且利用定位凸起顶部呈半球体状设置,便于螺旋螺帽卡入卡腔以及错位脱离卡腔

[0015]4.
本技术通过同位螺齿凸起两侧呈弧面的设置,便于同位螺齿凸起卡入卡腔,以及同位螺齿凸起分离出卡腔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
A
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整爆炸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
B
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的整体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1、
注射器连接块;
2、
金属针头;
3、
螺旋螺帽;
[0024]101、
连接块主体;
102、
行进螺纹槽;
103、
同位螺纹槽;
104、
定位凸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可调节深度的年轻化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连接块(1)

金属针头(2)及螺旋螺帽(3);所述金属针头(2)固设于所述注射器连接块(1)端部;所述螺旋螺帽(3)螺接于所述注射器连接块(1)外壁;其中,所述螺旋螺帽(3)小头端环套于所述金属针头(2);其中,所述螺旋螺帽(3)与所述注射器连接块(1)

金属针头(2)螺旋行进移动构成调节式注射针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节深度的年轻化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连接块(1)包括:连接块主体(
101
);所述连接块主体(
101
)布置于所述螺旋螺帽(3)内部;其中,所述连接块主体(
101
)轴向外壁呈环形等间距布置有至少四个操作凸条;其中,所述操作凸条外壁依次开设有行进螺纹槽(
102


同位螺纹槽(
103
);其中,所述行进螺纹槽(
102
)与所述同位螺纹槽(
103
)螺旋圈径

圈数相适配;其中,所述操作凸条相对所述同位螺纹槽(
103
)两侧设置有定位凸起(
104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对称分布的操作凸条设置若干所述定位凸起(
104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调节深度的年轻化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凸条与所述定位凸起(
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明珠陈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