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743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桩,涉及电力接地桩技术领域,包括电力接地桩,所述电力接地桩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电力接地桩的底部连接有钻头组件,所述电力接地桩的顶部设置有宽六角头,所述宽六角头的底部安装有螺纹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接地桩
,具体为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桩


技术介绍

[0002]接地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

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可以分为工作接地

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就是由电力系统运行需要而设置的(如中性点接地),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就会有电流长期流过接地电极

接地桩,指建筑物的可做地基的地桩,支撑桩,建筑桩

电力输电线路及相关设备多处于室外,容易遭到雷击,由于雷击造成的线路跳闸的情况经常发生,为了防雷击,需要给输电线路安装接地装置,将雷击产生的电流导引到大地,避免导线或输电设备受到雷电电压的损害,接地装置需要可靠的接地,通常采用金属质地的接地桩,在使用时是通过外力捶击的方式来将接地桩锤入到地面内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
CN115483551A
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的电力接地桩”,底座上表面中部设有接地管,接地管的外表面套设有固定套管,固定套管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地设有三个支臂,每个支臂的下表面一端设有套筒,套筒的外表面上沿长度方向加工有一个条形通孔,且套筒的内部设有固定锥,固定锥的外表面顶端设有挡板,挡板的端部穿过套筒外表面上的条形通孔,接地管的上表面中部加工有一个沉孔,且伸缩杆的底部插入到接地管顶端的沉孔内部之后,通过销轴固定,伸缩杆的顶端设有放线单元r/>。
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供电装置

[0004]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接地桩结构设计较为单一,缺乏有效地限位结构,在安装之后容易发生脱落的情况,进而导致接地桩安装不稳定的情况,以至于无法保证该接地桩实现长期稳定的安装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技术操作时接地桩结构设计较为单一,在安装之后容易发生脱落的情况,进而导致接地桩安装不稳定,以至于无法保证该接地桩实现长期稳定地安装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桩,包括电力接地桩,所述电力接地桩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电力接地桩的底部连接有钻头组件,所述电力接地桩的顶部设置有宽六角头,所述宽六角头的底部安装有螺纹栓,所述限位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外壳体,所述螺纹栓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多个紧固螺帽,多个所述紧固螺帽的外壁均与外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帽的一周内侧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渗料孔,所述外壳体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漏料槽,在安装接电地桩时,先在地面钻孔,将孔洞大小设置与限位组件外壁直径接近,随后将限位组件钉入孔洞的内部,在限位组件钉入地面内部之后再将螺纹栓螺纹连接在限位组件的内部,通过旋转宽六角头拧动使得螺纹栓渗入地面,在拧动到位之后可以通过箱入料槽的内部注入凝固剂或水泥,注入后的凝固体会
经过渗料孔渗入外壳体的内部,并且会从漏料槽的位置渗出,从而可以实现在接电地桩安装后采用水泥加固的方式进行稳定,进而提升了凝固性能,保证了接电地桩长期稳定的使用;所述螺纹栓的底部安装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侧活动安装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膨胀片,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多个引导板,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侧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槽,在拧动下沉的同时套环配合活动环可以为其提供转动空间,从而使得活动环带动膨胀片活动连接在螺纹栓的底部,并且配合引导板托起挤压,可以在螺纹栓拧入的过程中带动膨胀片的底部在引导板上进行下压,随后使得膨胀片向外侧延伸穿过通槽,支撑于地面内部,实现限位效果,进一步降低了被拔出的概率

[0007]优选地,所述钻头组件的顶部安装有延长接地杆,所述延长接地杆的顶部与螺纹栓的底部之间相连接,所述延长接地杆的底部连接有螺纹棒,通过延长接地杆延长并连接上螺纹棒,可以在钻入地面内部时提升钻入的速度,进而保证了接地桩安装的效率,提升了安装的便捷性

[0008]优选的,所述螺纹棒的外壁螺纹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棒的底部对称安装有钻头,通过螺纹槽的开设有利于钻入时提供排屑减少了阻碍,同时钻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了排屑钻入的性能

[0009]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入料槽,所述入料槽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定位插针,所述紧固螺帽的内侧设置有紧固槽,所述紧固槽与螺纹栓的外壁之间螺纹连接,通过入料槽方便了将水泥从此处注入,再通过定位插针可以在插入之后提供侧面支撑力,保证了侧向稳定性,紧固槽则与螺纹栓之间可以实现螺纹连接,并且紧固螺帽与外壳体之间固定进而实现了稳定的连接支撑效果

[0010]优选地,所述引导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引导条,所述膨胀片的底部贴合于引导板的顶部,所述引导条设置在膨胀片的外侧,通过引导条可以在膨胀片挤出的过程中提供侧面的导向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止挤出过程中发生偏移,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出现意外导致安装不稳定的情况

[0011]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外壁分布有多个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均匀分布在外壳体的外壁一周,通过限位条在外壁可以为外壳体在配合螺纹栓转动时提供有效地限位效果,防止转动时缺乏防滑限位造成安装打滑无法稳定安装的问题,并且定位块可以在拧入过程中通过钻头组件的组件在底部向上撑起的作用力,使其反向卡在地面孔洞的内壁,进一步保证了接地桩不会轻易拔出

[0012]优选的,所述宽六角头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安装有窄六角头,所述窄六角头的顶部安装有限位钉,通过连接座可以对限位钉的组件提供安装的位置,窄六角头则可以在顶部提供配合扳动拧动的空间,提升了安装便捷效果,限位钉可以提供接电导电功能,进而实现完整的电力接地工作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钉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座,所述连接孔的内部另一侧活动安装有活动夹,所述活动夹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紧固栓,所述紧固栓的外壁螺纹贯穿于限位钉的两侧,所述膨胀片的一端顶部安装有限位钉,连接孔为接地线提供穿入空间,定位座采用固定方式,活动夹可以配合紧固栓在连接孔的内侧实现活动夹持,从而实现将接地线穿入内部之后通过拧动紧固栓对活动夹与定位座之
间进行合并,进而完成稳定的接地安装的功能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接电地桩时,先在地面钻孔,将孔洞大小设置与限位组件外壁直径接近,随后将限位组件钉入孔洞的内部,在限位组件钉入地面内部之后再将螺纹栓螺纹连接在限位组件的内部,通过旋转宽六角头拧动使得螺纹栓渗入地面,在拧动到位之后可以通过箱入料槽的内部注入凝固剂或水泥,注入后的凝固体会经过渗料孔渗入外壳体的内部,并且会从漏料槽的位置渗出,从而可以实现在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桩,包括电力接地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接地桩(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组件(2),所述电力接地桩(1)的底部连接有钻头组件(3),所述电力接地桩(1)的顶部设置有宽六角头(
102
),所述宽六角头(
102
)的底部安装有螺纹栓(
103
),所述限位组件(2)的外侧设置有外壳体(
201
),所述螺纹栓(
103
)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多个紧固螺帽(
204
),多个所述紧固螺帽(
204
)的外壁均与外壳体(
201
)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帽(
204
)的一周内侧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渗料孔(
206
),所述外壳体(
201
)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漏料槽(
207
);所述螺纹栓(
103
)的底部安装有套环(
112
),所述套环(
112
)的内侧活动安装有活动环(
111
),所述活动环(
111
)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膨胀片(
104
),所述外壳体(
201
)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多个引导板(
209
),所述外壳体(
201
)的底部侧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槽(
20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组件(3)的顶部安装有延长接地杆(
301
),所述延长接地杆(
301
)的顶部与螺纹栓(
103
)的底部之间相连接,所述延长接地杆(
301
)的底部连接有螺纹棒(
30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棒(
302
)的外壁螺纹开设有螺纹槽(
303
),所述螺纹棒(
302
)的底部对称安装有钻头(
30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
201
)的顶部安装有入料槽(
202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涛高玲高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杰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