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分区双芯枕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寝具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分区双芯枕
。
技术介绍
[0002]枕头的软硬度影响着人体头部的压力舒适感
。
枕头的软硬度应以适中为宜,略有弹性为佳
。
枕头太硬,与头的接触面积小,压强大,引起头部不适;枕头太软,头部容易凹陷于其中,影响血液循环,且难以维持头颈部合适高度,往往比理论高度低,导致头颈部得不到一定支持而疲劳;枕头弹性太大,头部会因不断受到外部弹力的作用而产生肌肉疲劳和损伤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分区双芯枕,采用上下叠置的双枕芯,下枕芯为硬枕芯,上枕芯为软枕芯,硬枕芯奠定枕芯的整体硬度,对头部起到硬度合适的支撑,形成合适的支撑高度和支撑面积,使头颈部得到良好支撑,有利于头颈部血液循环良好,并有利于缓解头颈部疲劳,有利于保护颈椎,而软枕芯则用于提供良好的弹性触感,通过软
、
硬枕芯的配合,使枕芯整体具有合适的硬度及合适的弹性,有利于避免头颈部受到外部弹力的作用而产生肌肉疲劳和损伤,并且在仰睡区域和侧睡区域设置第一凹陷区域和第二凹陷区域,进一步增加支撑面积并避免压迫耳朵,进一步提高使用舒适性,并有利于保护头颈部,有利保护颈椎
、
防止打鼾
、
防止压纹产生
。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多功能分区双芯枕,包括枕套,设置在枕套内的枕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功能分区双芯枕,包括枕套,设置在枕套内的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包括硬枕芯
(1)
和软枕芯
(2)
,所述软枕芯
(2)
叠置于所述硬枕芯
(1)
上,所述软枕芯
(2)
和所述硬枕芯
(1)
设置于所述枕套内,所述软枕芯设置仰睡区域
(3)、
分别位于所述仰睡区域
(3)
两侧的侧睡区域
(4)
,所述仰睡区域
(3)
上设置第一凹陷区域
(5)
,所述第一凹陷区域
(5)
与人体头部的后脑勺形状适配,用于承托后脑勺,所述侧睡区域
(4)
上设置第二凹陷区域
(6)
,第二凹陷区域
(6)
与人体头部的侧面轮廓适配,用于容纳耳朵及面颊;所述硬枕芯
(1)
上设置第一填充腔
(12)
,所述第一填充腔
(12)
设置在所述硬枕芯的底部或顶部,所述第一填充腔
(12)
用于设置填充物
(15)
,用于调整所述枕芯的前侧的高度和硬度;所述枕套包括第一枕套
(16)
,所述硬枕芯
(1)
设置在第一枕套
(16)
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分区双芯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枕芯上还设置第三凹陷区域
(14)
,所述第三凹陷区域
(14)
的形状及深度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
(5)
的形状及深度适配,所述第一凹陷区域
(5)
叠置于所述第三凹陷区域
(14)
上;所述第三凹陷区域
(14)
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
(5)
的深度的
1/2
,所述第三凹陷区域
(14)
的凹陷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
(5)
的凹陷面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分区双芯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睡区域
(4)
高于所述仰睡区域
(3)
,所述枕芯的后侧低于所述枕芯的前侧,在所述枕芯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上,所述软枕芯
(2)
的顶面各部位平滑过渡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分区双芯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枕芯
(2)
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立体片状的呈三面包围式的罩壳形,所述软枕芯
(2)
的两端开口,所述软枕芯
(2)
的立体轮廓与所述硬枕芯
(1)
的前部
、
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铖,梁超,李玲琴,
申请(专利权)人: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