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示踪线的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668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示踪线的管材,采用内置示踪线的形式,不仅不需要常规的示踪线绝缘保护部分,且能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利用了横铜柱可移动插入铜套的方式,使两个对接管材中的两根示踪线在管材热熔对接后还能进行连接,保障了管材熔接后示踪线也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示踪线的管材


[0001]本技术属于
PE
管材
,尤其涉及一种内置示踪线的管材


技术介绍

[0002]应用于
PE
管材的示踪线,其主要作用为:当埋设于地下的
PE
管材破损

断裂后,会发生输送介质的泄露,此时需要探测出
PE
管道的位置与走向,因此要用到能够导电的示踪线

示踪线需要预先沿着
PE
管道走线方向进行埋设,其包括金属导线部分与绝缘保护部分,如:由铜包钢线芯加外层塑料皮组成的示踪线

[0003]目前,探测示踪线时,施加电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主动源法,即直接把探测电流信号施加在示踪线上,其原理是信号电流在示踪线上产生一个电磁场,通过探测一次电磁场的核心位置来确定示踪线的位置和埋深,该方法的优点是信号强,缺点是需要预留示踪线裸露点以用于施加信号(示踪线端部需要露出来,让地面上的探测人员能够对其直接施加探测电流,而平时需对示踪线预留的裸露点进行必要维护);另一种是被动源法,即发射一个交流信号电磁场
,
通过感应在示踪线上产生电流,感应电流再以示踪线为核心形成另一个电磁场,通过探测二次感应电磁场的核心位置,从而确定示踪线的位置和埋深,该方法的缺点是感应信号相对弱一些,优点是探测操作十分简单,且不需要让示踪线预留裸露点

[0004]在
PE
管材领域中,双层管材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类目,其包括内层管<br/>、
外层管以及将两层管进行固定的连接结构,内层管用于输送介质,外层管则起到保护和防止泄露的功能

[0005]在
PE
管材领域中,两个管材的对接方式主要有电熔连接与热熔连接两种

电熔连接指的是在
PE
管材端部预设导热金属丝,利用电熔设备,以通电的方式进行加热,从而让导热金属丝范围处的
PE
管材熔融,两个需要对接的管材的熔融部分互相接触融合,待冷却固化后,熔接完成

而热熔指的是利用热熔机将两个需要对接的管材的对接端进行加热熔融,然后将熔融端互相压紧

融合,待冷却固化后,熔接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示踪线的管材,利用了
PE
双层管材本身的特点,直接采用内置示踪线的形式,不仅不需要常规的示踪线绝缘保护部分,且能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此外,利用了横铜柱可移动插入铜套的方式,使两个对接管材中的两根示踪线在管材热熔对接后还能进行连接,也即保障了管材熔接后示踪线也能正常工作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内置示踪线的管材,包括内层管

外层管及示踪铜线,所述内层管与所述外层管之间形成管间腔,所述示踪铜线位于所述管间腔内;
[0009]所述管间腔内设有若干用于将内层管与外层管进行相对固定的管间固定件,所述示踪铜线包括铜线本体

设于铜线本体一端的横铜柱及设于铜线本体另一端的铜套,横铜柱一端可插入铜套,管间腔一端为内线接入端,管间腔另一端为内线伸出端;
[0010]所述内线接入端

铜套

横铜柱及内线伸出端沿内层管轴向依次布置,所述铜套与邻近内线接入端的管间固定件固定,所述横铜柱与邻近内线伸出端的管间固定件滑动配合;
[0011]所述外层管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处设有用于限制横铜柱横向移动的插杆件,插杆件上设有可与螺纹通孔配合的紧密螺柱,所述紧密螺柱处在外层管外

[0012]作为优选,所述横铜柱上套设有弹簧及推环,所述推环与横铜柱固定,命名其中一个管间固定件为簧端件,所述铜线本体穿过设于簧端件上的余量通孔,所述弹簧一端接触簧端件,所述弹簧另一端接触推环,所述弹簧处在压缩状态,邻近内线接入端的管间固定件

簧端件

推环

插杆件及邻近内线伸出端的管间固定件沿内层管轴向依次布置

[0013]作为优选,所述横铜柱上设有插孔,所述插杆件包括插在插孔上的插体及穿过螺纹通孔的杆体,所述螺纹通孔内底部设有紧密环,所述紧密环外缘与螺纹通孔孔壁之间密封固定,所述杆体插在紧密环的中心孔上,所述杆体与紧密环的中心孔之间密封接触,所述杆体直径大于插体直径

[0014]作为优选,所述横铜柱可插入铜套的一端设有若干铜弹性倒钩片,所述铜套侧壁上设有若干与铜弹性倒钩一一对应的侧孔,所述铜弹性倒钩片可钩入对应的侧孔,各铜弹性倒钩片沿横铜柱周向均匀分布

[0015]作为优选,在内层管轴向上:所述铜套与内线接入端距离大于2厘米,所述横铜柱与内线伸出端距离大于2厘米;
[0016]当铜示踪线拉直时:所述铜示踪线与所述外层管内侧壁的最小距离为
M
,所述铜示踪线与所述内层管外侧壁的最小距离为
N

M/N
小于
3/2

M/N
大于
2/3。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了
PE
双层管材本身的特点,直接采用内置示踪线的形式,不仅不需要常规的示踪线绝缘保护部分,且能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此外,利用了横铜柱可移动插入铜套的方式,使两个对接管材中的两根示踪线在管材热熔对接后还能进行连接,也即保障了管材熔接后示踪线也能正常工作;横铜柱不仅可自动插入铜套中,且还设置了铜弹性倒钩片与侧孔的配合结构,可保障示踪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出现因示踪线脱离而导致的检测失效情况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
A
处的放大图;
[0020]图3是图1中
B
处的放大图;
[0021]图4是图2中
C
处的放大图;
[0022]图5是图3中
D
处的放大图;
[0023]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侧视图;
[0024]图7是图6中
E
处的放大图;
[0025]图8是图7中
F
处的放大图;
[0026]图9本技术的另一个侧视图;
[0027]图
10
是图9中
G
处的放大图;
[0028]图
11
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1、
内层管;
2、
外层管;
2a、
管间腔;
2b、
螺纹通孔;
201、
紧密螺柱;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内置示踪线的管材,其特征是,包括内层管(1)

外层管(2)及示踪铜线(3),所述内层管(1)与所述外层管(2)之间形成管间腔(
2a
),所述示踪铜线(3)位于所述管间腔(
2a
)内;所述管间腔(
2a
)内设有若干用于将内层管(1)与外层管(2)进行相对固定的管间固定件(4),所述示踪铜线(3)包括铜线本体(
301


设于铜线本体(
301
)一端的横铜柱(
302
)及设于铜线本体(
301
)另一端的铜套(
303
),横铜柱(
302
)一端可插入铜套(
303
),管间腔(
2a
)一端为内线接入端,管间腔(
2a
)另一端为内线伸出端;所述内线接入端

铜套(
303


横铜柱(
302
)及内线伸出端沿内层管(1)轴向依次布置,所述铜套(
303
)与邻近内线接入端的管间固定件(4)固定,所述横铜柱(
302
)与邻近内线伸出端的管间固定件(4)滑动配合;所述外层管(2)上设有螺纹通孔(
2b
),所述螺纹通孔(
2b
)处设有用于限制横铜柱(
302
)横向移动的插杆件(5),插杆件(5)上设有可与螺纹通孔(
2b
)配合的紧密螺柱(
201
),所述紧密螺柱(
201
)处在外层管(2)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示踪线的管材,其特征是,所述横铜柱(
302
)上套设有弹簧(
304
)及推环(
305
),所述推环(
305
)与横铜柱(
302
)固定,命名其中一个管间固定件(4)为簧端件,所述铜线本体(
301
)穿过设于簧端件上的余量通孔(
4a
),所述弹簧(
304
)一端接触簧端件,所述弹簧(
304
)另一端接触推环(
305
),所述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晓岗姜钢材陈建强冯立辉赵立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宇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