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大锅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6591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大锅灶,包括灶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大锅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锅灶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红薯粉条的余热回收大锅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红薯粉条大锅灶,烧水的同时不停地加入红薯粉,期间还需不停地补水,补水后也会溢出一部分水至废水收集槽内,然后经废水槽下部的出水口直接流至地面(溢出的水称为热废水),造成浪费;因此该灶需要消耗很多的燃气,日产一万斤粉条的大锅灶,每天耗气量为
120
公斤以上,热效率为
45%—55%
之间,即能耗大

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能耗大

热效率低等不足,提供一种设有废热水换热装置和热烟气换热装置

从而减少能耗提高热效率的余热回收大锅灶

[0004]一种余热回收大锅灶,包括灶本体

设置在灶本体前部的锅体和废水收集槽

以及设置在灶本体后部的烟道,所述余热回收大锅灶还包括废热水换热装置和热烟气换热装置,废热水换热装置设置在灶本体的前部对应废水收集槽的下方,热烟气换热装置设置在烟道内

[0005]废热水换热装置包括热水回收槽,热水回收槽内设有第一螺旋管,第一螺旋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自来水入口连通外部干净的自来水,另一端与热烟气换热装置相连通

热水回收槽一侧的顶部通过废热水入口连接废水收集槽的底部出水口,另一侧的底部设有废水排出口;且第一自来水入口与废热水入口设置方向一左一右,使得废热水与自来水形成相反的流动方向

[0006]热烟气换热装置包括第二螺旋管,第二螺旋管设置在烟道内

第二螺旋管的一端通过烟道顶部的第二自来水入口与第一螺旋管相连通,另一端贯穿烟道的底壁伸出烟道外

烟道的底部设有热烟气入口,烟道的顶部设有与烟道内部相连通的热烟气出口,且热烟气出口处设有排气扇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螺旋管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第一螺旋管
[0008]首尾依次相连通并横向均匀间隔分布在热水回收槽内,左右两端的二个第一螺旋管中的其中一个第一螺旋管通过第一自来水入口连通外部干净的自来水,另一个第一螺旋管与第二自来水入口相连通,热水回收槽内对应每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管之间都设有第一隔板,相邻两个第一隔板一上一下交错分布,且第一隔板的前后侧均与热水回收槽的壁密封,使得所述热水回收槽

第一螺旋管

配合第一隔板形成第一
S
形通道供废热水流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螺旋管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第二螺旋管首尾依次相连通并纵向均匀间隔分布在烟道内,最顶端的第二螺旋管通过烟道顶部的第二自来水入口与第一螺旋管相连通,最底端的第二螺旋管贯穿烟道的底壁伸出烟道外,烟道内对应每相邻两个第二螺旋管之间都设有第二隔板,相邻两个第二隔板一左一右交错分布,且第二隔板的前后侧均与烟道的壁密封,使得烟道

第二螺旋管配合第二隔板形成第二
S
形通
道供热烟气流动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都为至少一根管绕制成型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都为二根管绕制成型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体为翅片锅体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灶本体为带有反射体的灶本体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管的数量为3个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旋管的数量为3个

[00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增设了废热水换热装置,该装置利用废水收集槽中收集到的热水(即废热水)与干净的自来水进行换热,而且第一自来水入口与废热水入口设置方向一左一右,形成逆流对干净的自来水进行第一次加热;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增设了热烟气换热装置,利用大锅灶烟道内的热烟气对一次加热后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加热,而且热烟气入口在烟道底部

第二自来水入口在烟道顶部,也是逆流换热;双重换热得以加热后的自来水温度可以达到
60℃
以上

甚至
80—90℃
,该水可以直接用作补水或其他用途,该设计大大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热效率

[0018]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隔板一上一下设置形成第一
S
形通道供热废水流动,以及利用第二隔板一左一右设置形成第二
S
形通道供热烟气流动,
S
形通道的设计提高了废热水和废烟气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0019]本专利技术除了上述2点外还采用了翅片锅

带反射体,而且排气扇位于烟道顶部向上排气能达到节能的效果,热效率高达
75%
以上

[0020]本专利技术煮红薯条时补水每小时在二百到三百公斤,北方的冬季自来水温一般在十五度左右,按预热水温
75
摄氏度,每小时补水二百五十公分计,补水热量
15000
大卡,相当于热效率百分之七十五的燃气二公斤

热效率百分之五十的普通灶每小时
15
公斤,那么百分之七十五的节能大锅灶就只需要
10
公斤就能满足同样的需求

北方的冬季自来水温一般在十五度左右,按预热水温九十度,每小时补水三百公分计,补水热量
22500
大卡,相当于热效率百分之七十五的燃气三公斤

这样实际7‑8公斤的燃气消耗,就能达到原来
15
公斤消耗的同样效果

补水每小时在二百到三百公斤,北方的冬季自来水温一般在十五度左右,按预热水温
75
度,每小时补水二百五十公分计,补水热量
15000
大卡,相当于热效率百分之五十的燃气三公斤

北方的冬季自来水温一般在十五度左右,按预热水温九十度,每小时补水三百公分计,补水热量
22500
大卡,相当于热效率百分之五十的燃气四点五公斤

因此,本专利技术仅仅利用废热水一项换热,就能节省燃气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废热水换热装置和热烟气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螺旋管与第二螺旋管结构相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余热回收大锅灶,包括灶本体

设置在灶本体前部的锅体和废水收集槽

以及设置在灶本体后部的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大锅灶还包括废热水换热装置和热烟气换热装置,废热水换热装置设置在灶本体的前部对应废水收集槽的下方,热烟气换热装置设置在烟道内;废热水换热装置包括热水回收槽,热水回收槽内设有第一螺旋管,第一螺旋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自来水入口连通外部干净的自来水,另一端与热烟气换热装置相连通,热水回收槽一侧的顶部通过废热水入口连接废水收集槽的底部出水口,另一侧的底部设有废水排出口,且第一自来水入口与废热水入口设置方向一左一右,使得废热水与自来水形成相反的流动方向;热烟气换热装置包括第二螺旋管,第二螺旋管设置在烟道内,第二螺旋管的一端通过烟道顶部的第二自来水入口与第一螺旋管相连通,另一端贯穿烟道的底壁伸出烟道外,烟道的底部设有与烟道内部相连通的热烟气入口,烟道的顶部设有与烟道内部相连通的热烟气出口,且热烟气出口处设有排气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大锅灶,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管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第一螺旋管首尾依次相连通并横向均匀间隔分布在热水回收槽内,左右两端的二个第一螺旋管中的其中一个第一螺旋管通过第一自来水入口连通外部干净的自来水,另一个第一螺旋管与第二自来水入口相连通,热水回收槽内对应每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管之间都设有第一隔板,相邻两个第一隔板一上一下交错分布,且第一隔板的前后侧均与热水回收槽的壁密封,使得所述热水回收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惠斌柳青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惠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