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透护理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626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透护理止血装置,包括止血座,所述止血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且绑带为磁条材质,所述止血座的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有止血机构,所述止血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滑槽内部上端的导向环,所述导向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按钮,所述滑槽的内部位于按钮的下方滑动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环侧下部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环侧底部与滑槽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环的内壁等距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环的下端交替开设有浅槽与深槽,所述按钮的下端等距固定连接有齿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透护理止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止血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血透护理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

超滤

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

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血透之后拔出针管,此时透析处会有血液流出,因此需要对透析处进行止血,一般的止血方式是通过棉签按压止血处,通过加压方式提高血液的凝固速度,但是刚做完血透的患者身体虚弱,即使是简单的手动按压也显得十分吃力,且按压力度也无法很好的控制;公告号为:
CN116250889A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血透护理止血装置,能够对相关人员出血部进行快按压止血且按压力度可调,同时能够对相关人员出血部进行消毒处理;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对出血部位进行按压,并且可调节按压力度,但是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来实行,这就导致在止血时容易出现操作人员不清楚扎针的具体位置,使得按压区域出现偏差,同时止血时需要将设备从手部套入在臂腕扎针处后进行固定,需要一定的时间操作,导致止血不够及时;为此,提出一种血透护理止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透护理止血装置,可以实现快速的将止血装置固定于扎针处,且患者自己即可操作,止血速度快,操作简单,按压部位精准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血透护理止血装置,包括止血座,所述止血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且绑带为磁条材质,所述止血座的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有止血机构,所述止血机构用于快速的对血透部位进行按压止血

[0006]进一步地,所述止血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滑槽内部上端的导向环,所述导向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按钮,所述滑槽的内部位于按钮的下方滑动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环侧下部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环侧底部与滑槽之间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环的内壁等距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环的下端交替开设有浅槽与深槽,所述按钮的下端等距固定连接有齿尖,且按钮的环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推杆的环侧上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受力块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受力块的上端呈斜面,所述凸块滑动连接于导向槽的内部,所述弹簧的弹力大于按钮与推杆上移时所受的阻力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止血座的内部设有替换机构,所述替换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止血座内部两侧的支架,且支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侧所述转轴之间绕卷有棉条,所述滑槽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供棉条滑动的穿孔

[0010]进一步地,右侧所述转轴与支架之间活动连接有单向轴承,右侧所述支架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盒体,右侧所述转轴贯穿并延伸至盒体的内部,右侧所述转轴与盒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

[0011]进一步地,所述棉条与左侧穿孔之间的摩擦阻力大于扭簧的弹力,所述棉条与右侧穿孔之间的摩擦阻力小于扭簧的弹力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止血座的前部设有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止血座底部边缘处的环形气囊,所述止血座的前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充气囊,充气囊

导气管及环形气囊之间相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囊与导气管之间及充气囊的前端均设有单向阀,所述环形气囊的侧面设有排气阀

[0014]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气囊膨胀后产生的压力与止血机构按压透析部位时所受的反作用力之和小于绑带之间的磁性吸引力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方案在透析结束拔出针头后,患者将止血座覆盖在扎针处,然后将两根绑带重叠,利用绑带之间的磁性吸引对止血座与扎针处进行固定,之后患者按压止血机构上的按钮,通过单次按压即可使得止血机构始终保持对透析部位进行长时间的按压止血,无需人为手动一直按压,操作简便省力;当按压按钮后,按钮受力利用凸块在导向槽内部向下滑动,此时按钮下端的齿尖与推杆上端的受力块相接触,从而推动推杆同步向下移动,使得推杆按压扎针部位,从而实现按压止血,在此过程中利用受力块上端的斜面使得受力块受到扭转的力,使得在推动的过程中推杆发生旋转,进而使得受力块跟随推杆转动至与导向环上浅槽同一垂直面上,之后松开按钮,推杆受到弹簧推动上移,而推杆上的受力块导向环上的浅槽限制无法上移,因此推杆被固定始终保持对透析部位的按压,等到止血后,再次按压按钮,重复上述操作,使得受力块跟随推杆转动至与导向环上深槽同一垂直面上,之后松开按钮,推杆受到弹簧推动上移复位,解除对透析部位的按压,全程患者自己操作,对于止血部位按压更加精准

[0016](2)本方案在止血机构下移的过程中,推杆会推动棉条向下移动,此时由于右侧转轴受到单向轴承的限制无法逆时针旋转,因此左侧转轴上的棉条被通过穿孔拉伸进入滑槽内部,并在推杆的推动下与透析部贴合,当止血结束后,推杆复位,此时扭簧带动右侧转轴转动,将原本贴合透析部位的棉条收卷在其表面,使得下次按压止血时,新的从左侧转轴上松散出新的棉条,使得止血装置可反复使用,且避免了不同患者使用时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0017](3)本方案在进行按压止血后,患者可通过挤压充气囊,将外界空气吸入充气囊内部再由导气管导入环形气囊的内部,从而使得环形气囊膨胀,利用环形气囊膨胀后对按压部位的四周进行加压,从而阻断透析部位附近的血液流动,进而进一步加快止血速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止血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按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向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推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替换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与扭簧相结合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止血座与环形气囊相结合视图

[0019]图中标号说明:
1、
止血座;
2、
绑带;
3、
止血机构;
31、
按钮;
311、
凸块;
312、
齿尖;
32、
导向环;
321、
导向槽;
322、
浅槽;
323、
深槽;
33、
推杆;
331、
受力块;
34、
弹簧;
4、
替换机构;
41、
支架;
42、
转轴;
43、
棉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血透护理止血装置,包括止血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绑带(2),且绑带(2)为磁条材质,所述止血座(1)的中部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设有止血机构(3),所述止血机构(3)用于快速的对血透部位进行按压止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护理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滑槽(5)内部上端的导向环(
32
),所述导向环(
32
)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按钮(
31
),所述滑槽(5)的内部位于按钮(
31
)的下方滑动连接有推杆(
33
),且推杆(
33
)的环侧下部活动套接有弹簧(
34
),所述弹簧(
34
)的环侧底部与滑槽(5)之间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透护理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
32
)的内壁等距开设有导向槽(
321
),所述导向环(
32
)的下端交替开设有浅槽(
322
)与深槽(
323
),所述按钮(
31
)的下端等距固定连接有齿尖(
312
),且按钮(
31
)的环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凸块(
311
),所述推杆(
33
)的环侧上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受力块(
33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血透护理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块(
331
)的上端呈斜面,所述凸块(
311
)滑动连接于导向槽(
321
)的内部,所述弹簧(
34
)的弹力大于按钮(
31
)与推杆(
33
)上移时所受的阻力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护理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座(1)的内部设有替换机构(4),所述替换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止血座(1)内部两侧的支架(
41
),且支架(
41
)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
42
),两侧所述转轴(
42
)之间绕卷有棉条(
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玉婷吴亚男徐骏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