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降温眼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609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冷降温眼罩,包括半导体制冷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降温眼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是一种水冷降温眼罩


技术介绍

[0002]当代医学领域中人的机体降温以药物降温及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虽快但使用经费高,对患者机体亦有一定损害,实际临床上大多数会使用廉价

便捷的物理降温法

如在眼睛疲劳红肿时或外眼手术术后,可通过对眼部进行降温,目前一般是通过冰袋进行物理降温治疗,但是在冰袋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冰袋的降温效果随着时间逐渐降低,因此需要医务人员繁更换冰袋,增加护士工作量;而且冰袋坚硬与患者面部无法贴合,难以准确对患者的眼部进行降温,同时冰袋坚硬容易造成护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水冷降温眼罩,能够长时间对眼部进行物理降温,无需医务人员频繁处理,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水冷降温眼罩,包括半导体制冷片

水箱及罩体,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一面为热端,另一面为冷端,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设置有散热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水箱设有储液腔,且所述水箱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第一排液管及第一进液管,
[0006]所述罩体为眼罩结构,且所述罩体设有降温腔,且所述罩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降温腔连通的第二排液管及第二进液管,
[0007]所述第二排液管通过导管与所述第一进液管导通连接,所述第二进液管通过导管与所述第一排液管导通连接,且所述水箱内固定设置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排液端与所述第一排液管导通连接,以使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依次通过所述导管

所述降温腔及所述导管重新排至所述储液腔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远离所述散热翅片一面的四周固定设置有支撑脚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连接的一面为金属材质,所述储液腔内设有导温片,所述导温片设有若干块,若干所述导温片均匀间隔布设在所述储液腔内,且所述导温片的一段与所述水箱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的一面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泵及所述第一排液管均位于所述水箱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一面的一侧,所述增压泵的抽液端设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穿设于所述导温片,所述抽液管一端与所述增压泵导通连接,另一端为密封结构,所述抽液管侧面贯穿设有多个抽吸孔;
[0011]所述第一进液管位于所述水箱远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一面的一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水箱远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面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且所述开孔螺纹设置有密封塞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进液管及所述第一排液管固定连接,所述导管另一端均分别通过连接组件与对应的第二排液管及第二进液管,
[0014]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密封环及连接筒,所述密封环固定套设在所述导管远离所述水箱的一端,且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导管远离所述水箱一端的端面之间构成嵌设部;所述连接筒套设在所述密封环外,且所述连接筒一端与所述导管滑动连接,另一端螺纹套设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排液管及所述第二进液管外,以使所述嵌设部嵌入对应的所述第二排液管及所述第二进液管内,且所述密封环一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排液管及所述第二进液管的端面抵接,所述密封环另一面与所述连接筒抵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罩体设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两端分别与所述罩体的两端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外壁包覆有保温层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
在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吸热作用下,对水箱内的液体进行制冷,同时利用增压泵,使得储液腔内的液体依次通过导管

降温腔及导管重新排至储液腔内,实现了罩体内降温液体的循环,确保了罩体对眼部的降温效果,解决冰袋降温需要频繁更换的弊端

同时罩体与患者面部无法贴合,能够准确对患者的眼部进行降温,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

散热器对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进行散热,确保了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制冷效果

[0019]2.
在导温片的作用下,能够将水箱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连接的一面的温度传递至储液腔内的液体中,提高了储液腔内液体的降温效果;同时抽液管上的多个抽吸孔,能够均匀抽吸储液腔内的液体,确保抽液管获得具有低温的液体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水冷降温眼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水冷降温眼罩的水箱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水冷降温眼罩的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半导体制冷片,2‑
水箱,
201

储液腔,
21

第一排液管,
22

第一进液管,
23

导温片,
24

密封塞,
25

保温层,3‑
罩体,
31

第二排液管,
32

第二进液管,
33

弹性带,4‑
散热器,
41

散热翅片,
42

散热扇,
421

支撑脚,5‑
导管,
501

嵌设部,
51

密封环,
52

连接筒,6‑
增压泵,
61

抽液管,
611

抽吸孔,7‑
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

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冷降温眼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制冷片
(1)、
水箱
(2)
及罩体
(3)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
(1)
一面为热端,另一面为冷端,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
(1)
的热端设置有散热器
(4)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
(1)
的冷端与所述水箱
(2)
固定连接,所述水箱
(2)
设有储液腔
(201)
,且所述水箱
(2)
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储液腔
(201)
连通的第一排液管
(21)
及第一进液管
(22)
,所述罩体
(3)
为眼罩结构,且所述罩体
(3)
设有降温腔,且所述罩体
(3)
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降温腔连通的第二排液管
(31)
及第二进液管
(32)
,所述第二排液管
(31)
通过导管
(5)
与所述第一进液管
(22)
导通连接,所述第二进液管
(32)
通过导管
(5)
与所述第一排液管
(21)
导通连接,且所述水箱
(2)
内固定设置有增压泵
(6)
,所述增压泵
(6)
的排液端与所述第一排液管
(21)
导通连接,以使所述储液腔
(201)
内的液体依次通过所述导管
(5)、
所述降温腔及所述导管
(5)
重新排至所述储液腔
(20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降温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
(4)
包括散热翅片
(41)
,所述散热翅片
(41)
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
(1)
的热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散热扇
(42)
;所述散热扇
(42)
远离所述散热翅片
(41)
一面的四周固定设置有支撑脚
(42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降温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
(2)
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
(1)
的冷端连接的一面为金属材质,所述储液腔
(201)
内设有导温片
(23)
,所述导温片
(23)
设有若干块,若干所述导温片
(23)
均匀间隔布设在所述储液腔
(201)
内,且所述导温片
(23)
的一段与所述水箱
(2)
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
(1)
的冷端的一面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冷降温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
(6)
及所述第一排液管
(21)
均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霞林周鑫岑东燕莫丹华黎定兰李金娣钟维贤
申请(专利权)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