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码和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5578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码和光伏组件,涉及光伏技术领域,以解决角码与边框本体连接不牢固,导致光伏组件质量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码和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
,尤其涉及一种角码和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通常包括层压件

接线盒以及边框

上述边框一般包括四个边框本体和四个角码,每个边框本体均具有用于安装层压件的安装槽和用于设置角码的卡装腔体

[0003]现有技术中,角码通常由铝材直接弯折形成,角码一般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连接段和固定段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连接段和固定段均与边框本体的内壁抵接

[0004]但是,当光伏组件受到载荷时,连接段会向靠近固定段的方向运动,导致连接段发生形变,甚至出现开裂的情况

此时,易出现角码和边框本体的连接不牢固的现象

基于此,会导致相邻两个边框本体连接不牢固,进而降低光伏组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码和光伏组件,用于提高角码与边框本体连接的牢固性,以提高光伏组件的质量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角码,用于连接相邻两个边框本体

该角码包括:连接段

固定段和边框卡接结构

两个连接段的第一端连接且呈“L”型设置,两个固定段的连接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段的第二端弹性连接,固定段与对应连接的连接段相对且间隔设置

边框卡接结构对应设置于每一连接段,且与固定段间隔设置

边框卡接结构位于两个连接段之间,两个边框卡接结构连接,边框卡接结构用于限定两个连接段之间的角度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角码中,由于固定段与对应连接的连接段相对且间隔设置,且角码用于连接相邻两个边框本体

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固定段和连接段可以均与边框本体的内壁抵接,此时,利用连接段和固定段可以使角码与边框本体连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由于两个固定段的连接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段的第二端弹性连接,此时,在角码进入边框本体内腔的过程中,固定段和连接段之间的间距减小,以便于角码深入边框本体内腔中

当角码进入边框本体内腔后,固定段或连接段恢复形状直至固定段和连接段均与边框本体的内壁抵接

基于此,不仅可以使角码与边框本体进一步紧固连接,以确保角码与边框本体连接的牢固性

同时,还可以使角码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的边框本体,使角码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扩大其适用范围

再进一步地,由于边框卡接结构位于两个连接段之间,两个边框卡接结构连接,边框卡接结构用于限定两个连接段之间的角度

此时,利用边框卡接结构不仅可以增强角码的结构强度,同时还可以减少或避免出现当光伏组件受到载荷时连接段向靠近固定段的方向运动的情况,进而减小或消除连接段发生形变或开裂的概率

基于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角码与边框本体连接的牢固性,以提高光伏组件的质量

[000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边框卡接结构与连接段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
60
°
,且小于或等于
90
°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在确保边框卡接结构与连接段连接牢固的同时,确保两个边框卡接结构连接的牢固性,以增强角码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角码与边框本体连接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增加了第一夹角大小的选择性,使角码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扩大其适用范围

[00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边框卡接结构包括凸起件和
/
或凹槽,两个边框卡接结构卡接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上述连接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节省了组装时间

进一步地,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粘接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粘接剂等物质对边框卡接结构的污染,延长角码的使用寿命

同时,还可以降低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粘接剂等物质失效导致两个边框卡接结构分离的概率,以确保角码的牢固性,进一步提高光伏组件的质量

[00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边框卡接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段设置于连接段,第三段位于两个连接段之间,第二段位于第四段和固定段之间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上述边框卡接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同时还易于组装和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段与第一段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5°
,且小于或等于
50
°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连接段的第二端先进入边框本体内,此时,具有第二夹角的位置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引导连接段以及边框卡接结构快速进入边框本体内部,提高组装效率

[00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段的长度为对应的连接段长度的
1/3

1/2。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减小或避免在角码进入边框本体内腔的过程中,边框卡接结构妨碍固定段向靠近连接段的方向运动,以提高角码与边框本体组装的速度

[001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角码还包括过渡段,过渡段的两端分别弹性连接连接段的第二端和固定段的连接端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过渡段可以使固定段和连接段之间的形变空间增大,保证固定段或连接段的回弹性

即,过渡段可以进一步确保角码进入边框本体内后,固定段或连接段可以恢复形状,进而确保固定段和连接段均与边框本体的内壁抵接

[002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沿连接段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连接段的高度逐渐减小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在角码进入边框本体内部的过程中,由于连接段的第二端先进入边框本体内部

此时,高度最小的第二端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引导连接段以及与连接段弹性连接的固定段快速的进入边框本体内部,实提高组装效率

[002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沿连接段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固定段与对应连接的连接段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角码进入边框本体内部后,有利于恢复形状的固定段与边框本体的内壁卡接

进一步地,由于连接段与相应的固定段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且固定段的连接端与连接段的第二端弹性连接

此时,还有利于被挤压的固定段恢复形状,降低或避免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角码,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相邻两个边框本体,所述角码包括:连接段,两个所述连接段的第一端连接且呈“L”型设置;固定段,两个所述固定段的连接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连接段的第二端弹性连接;所述固定段与对应连接的所述连接段相对且间隔设置;边框卡接结构,对应设置于每一所述连接段,且与所述固定段间隔设置;所述边框卡接结构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段之间,两个所述边框卡接结构连接;所述边框卡接结构用于限定两个所述连接段之间的角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卡接结构与所述连接段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
60
°
,且小于或等于
90
°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卡接结构包括凸起件和
/
或凹槽,两个所述边框卡接结构卡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卡接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段设置于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三段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段之间,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四段和所述固定段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中东武谦余永林冯春暖吕俊
申请(专利权)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