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5404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溢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溢乳、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内衣
,特别涉及一种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母乳喂养已经备受产妇们的关注

据联合国儿基会统计,中国平均母乳喂养率只能达到
27
%,对比国际平均在
38
%,中国平均母乳喂养率与国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加之国内的乳业频频出现问题,因此,对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更应该受到国内产妇们的重视

[0003]女性在哺乳期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溢乳的现象,而溢出的乳汁将文胸浸湿,使得文胸出现较强的不适感,而且,即使乳汁干燥后,文胸被浸湿处容易变干

变硬,对女性乳头产生较为严重的摩擦,进一步加剧了不适感

再者,乳汁营养丰富,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滋生细菌,进而导致产生异味,不仅不利于哺乳期女性乳房健康以及婴儿健康,还会对哺乳期女性的社交造成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哺乳文胸存在溢乳和产生异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包括文胸本体,所述文胸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罩杯和第二罩杯

下托

后比和肩带;所述第一罩杯的外围与所述后比
r/>所述肩带和所述下托连接,所述第二罩杯设于所述第一罩杯的外表面;
[0006]所述第一罩杯和所述第二罩杯中任意一个设有防溢乳结构,所述防溢乳结构设于所述第一罩杯或所述第二罩杯的内表面,所述防溢乳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防溢乳垫和抗菌消臭层

[0007]可选地,所述防溢乳结构设于所述第二罩杯上;所述第一罩杯与所述后比

所述肩带和所述下托连接;所述第一罩杯设有用于哺乳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罩杯包括第二外衬;所述第一罩杯的下侧与所述第二罩杯连接,所述第一罩杯的上侧与所述肩带连接;所述防溢乳垫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

[0008]可选地,所述第二罩杯还包括模杯和第一外衬,所述第一外衬

所述模杯

所述防溢乳垫和所述抗菌消臭层从外至内依次层叠;所述第一外衬和所述抗菌消臭层之间形成内袋,所述模杯

所述防溢乳垫设于所述内袋的内部,所述抗菌消臭层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内袋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罩杯还包括模杯和第一外衬,所述第一外衬

所述模杯

所述抗菌消臭层和所述防溢乳垫从外至内依次层叠,所述抗菌消臭层和所述防溢乳垫贴合

[0010]可选地,所述防溢乳结构设于所述第一罩杯上,所述第一罩杯的外围与所述后比

所述肩带和所述下托连接;所述第一罩杯还包括第二外衬,所述第二外衬和所述抗菌消臭层之间设有所述防溢乳垫,所述防溢乳垫与所述第二外衬贴合;所述抗菌消臭层设有第二
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与所述防溢乳垫的位置相对

[0011]可选地,所述抗菌消臭层采用抗菌消臭材料配合单向导湿织造工艺制作而成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罩杯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网状胶层,所述网状胶层设于所述第二外衬的内表面,所述网状胶层的上侧与所述肩带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网状胶层包括外轮廓胶条和若干提拉胶条,所述外轮廓胶条沿所述第二外衬的外轮廓绕设,所述若干提拉胶条交叉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下方;和
/
或,
[0014]所述网状胶层与所述第二外衬和所述抗菌消臭层通过压合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罩杯还包括支撑结构和贴胶层,所述贴胶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后比连接,所述贴胶层的下侧与所述下托连接,所述贴胶层的上侧与所述肩带连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侧支撑胶层和底支撑胶层,所述侧支撑胶层的两侧延伸至所述后比,所述侧支撑胶层的上侧延伸至所述肩带,所述侧支撑胶层的下侧与所述底支撑胶层连接,所述底支撑胶层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后比;所述内衬的下侧和两侧均与所述侧支撑胶层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侧支撑胶层

所述底支撑胶层与所述贴胶层通过压合连接

[001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文胸本体的第一罩杯和第二罩杯中任意一个增设防溢乳结构,其中防溢乳结构位于第一罩杯或第二罩杯的内表面,防溢乳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防溢乳垫和抗菌消臭层,防溢乳垫用于吸收溢出的乳汁,抗菌消臭层能有效抗菌,减少乳汁细菌滋生,既能保护哺乳期女性乳房健康以及婴儿健康,还能消除乳汁所产生的异味,进而提高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的舒适性,避免影响哺乳期女性的社交活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一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一实施例的防溢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另一实施例的防溢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再一实施例的防溢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
10
为本技术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再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文胸本体,所述文胸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罩杯和第二罩杯

下托

后比和肩带;所述第一罩杯的外围与所述后比

所述肩带和所述下托连接,所述第二罩杯设于所述第一罩杯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罩杯和所述第二罩杯中任意一个设有防溢乳结构,所述防溢乳结构设于所述第一罩杯或所述第二罩杯的内表面,所述防溢乳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防溢乳垫和抗菌消臭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乳结构设于所述第二罩杯上;所述第一罩杯与所述后比

所述肩带和所述下托连接;所述第一罩杯设有用于哺乳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罩杯包括第二外衬;所述第一罩杯的下侧与所述第二罩杯连接,所述第一罩杯的上侧与所述肩带连接;所述防溢乳垫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杯还包括模杯和第一外衬,所述第一外衬

所述模杯

所述防溢乳垫和所述抗菌消臭层从外至内依次层叠;所述第一外衬和所述抗菌消臭层之间形成内袋,所述模杯

所述防溢乳垫设于所述内袋的内部,所述抗菌消臭层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内袋连接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杯还包括模杯和第一外衬,所述第一外衬

所述模杯

所述抗菌消臭层和所述防溢乳垫从外至内依次层叠,所述抗菌消臭层和所述防溢乳垫贴合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乳

除异味的哺乳文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乳结构设于所述第一罩杯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争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占芭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