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岛换热管变形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5291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冷岛换热管变形监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换热管采用并排排列对整排换热管进行监测较困难,需要使用多个监测设备等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上方滑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一号架和二号架,所述一号架的一侧设置有变形监测机构,所述二号架的一侧设置有变形防护机构,所述变形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囊和控制塞,所述变形防护机构包括连通囊和挤压囊,所述二号架的表面滑动设置有温度转换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冷岛换热管变形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力发电
,尤其涉及空冷岛换热管变形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冷岛是电厂空气冷却装置的一个形象称谓,三北地区的电厂建在气候高寒地区,冬季气温很低,加之有些机组是供热机组,在冬季采暖期间以供热服务为主,此时汽轮机排汽至空冷凝汽器的热量较低,空冷凝汽器系统易发生冻结,故空冷系统的冬季防冻安全性与低背压经济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在运行工况下必须考虑的工作之一

冬季,机组运行时,空冷机组背压降低,空冷机组面临冻结风险,通过长期观察实践,有效监测空冷散热管束形变量,可作为判断管束是否存在过冷度的判断条件

由于换热管采用并排排列对整排换热管进行监测较困难,需要使用多个监测设备,且现有的监测设备在检测换热管进行变形后,无法迅速进行应对形变,防止换热管变形较严重,造成换热管无法进行使用

[0003]鉴于以上我们提供空冷岛换热管变形监测装置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空冷岛换热管变形监测装置,该装置设计的气囊接触到换热管的边缘,当单独热换管进行形变的时候会挤压到气囊,利用气囊排出的气确定整体热换管的形变情况,可以对一排换热管进行监测,不需要多个监测设备即可对一整组的换热管进行监测

[0005]空冷岛换热管变形监测装置,包括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上方滑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一号架和二号架,所述一号架的一侧设置有变形监测机构,所述二号架的一侧设置有变形防护机构,所述变形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囊和控制塞,所述变形防护机构包括连通囊和挤压囊,所述二号架的表面滑动设置有温度转换机构,所述温度转换机构包括转换腔

伸出架

定位板和定位块,所述转换腔设置于二号架的内部,所述挤压囊设置于转换腔内,所述伸出架向下移动可压缩挤压囊,所述连通囊设置于二号架的内侧,所述连通囊和挤压囊进行连通设置

[0006]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0007](1)
本方案设计的气囊接触到换热管的边缘,当单独热换管进行形变的时候会挤压到气囊,利用气囊排出的气确定整体热换管的形变情况,可以对一排换热管进行监测,不需要多个监测设备即可对一整组的换热管进行监测,本装置发现换热管进行形变后,可以对即将要形变的换热管进行加热,防止换热管因为天气过冷导致换热管周围出现巨大的温度差造成了换热管进行形变,在对换热管进行加热的同时可以对热换管表面进行喷出热气,且能够在喷出热气的同时使底部的激光进行移动,检查边缘两根的换热管是否具有不一样的高度差;
[0008](2)
本方案通过伸出架的来回上下移动能够不断的对换热管表面进行排放热气,且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将挤压囊内部的液体进行更换,且在上下摩擦的过程中使二号架产
生热量,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将转换腔内部的气体进行压缩,使转换腔内部具有更大压力的气体,在释放的时候能够快速喷到换热管表面,在释放转换腔内的气体时,还能使定位板进行回弹撞击在伸出架的底部达到震动的效果,可以抖动掉空冷岛上产生的灰尘,本方案利用囊贴合在换热管表面能够进行接触传递温度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专利技术架体安装示意图;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架体顶部切割示意图;
[0012]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局部示意图;
[0013]图5为本专利技术二号架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4]图6为本专利技术二号架单侧切割示意图;
[0015]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局部示意图;
[0016]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
A
处放大示意图;
[0017]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号架中部切割示意图;
[0018]图
10
为本专利技术图9中局部示意图;
[0019]图
11
为本专利技术图
10

B
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
12
为本专利技术架体左侧局部示意图;
[0021]图
13
为本专利技术架体右侧局部示意图;
[0022]图
14
为本专利技术一号架局部示意图;

[0023]图中:
1、
架体;
2、
一号架;
3、
二号架;
4、
检测囊;
5、
控制塞;
6、
复位弹簧;
7、
连通囊;
8、
挤压囊;
9、
转换腔;
10、
伸出架;
11、
定位板;
12、
定位块;
13、
安装管;
14、
检测齿轮;
15、
启动囊;
16、
定位弹簧;
17、
触发弹簧;
18、
移动杆;
19、
连通阀;
20、
排出通道;
21、
检测杆;
22、
激光灯;
23、
拉伸弹簧;
24、
传动齿轮;
25、
控制齿轮;
26、
主弹簧;
27、
抬升槽;
28、
抬升架;
29、
外接管;
30、
外接阀;
31、
调节条;
32、
一号弹簧;
33、
接触球;
34、
二号弹簧;
35、
排空阀;
36、
触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
14
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25]本实施例提供空冷岛换热管变形监测装置,如附图1‑4所示,本方案具有两个效果,一是监测,二是防护,本段先对监测进行介绍,监测功能在一号架2的一侧,一号架2的另一侧为检测囊4,与一号架2相对的二号架3对应的位置为连通囊7,检测囊4和连通囊7为连通设计,在监测状态下为鼓起状态,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这时换热管被夹持在连通囊7和检测囊4之间,若是换热管在进行形变的时候无论朝着哪一个方向均会挤压到连通囊7或检测囊
4(
虽然挤压囊8也属于连通,但不会挤压到挤压囊
8)
,挤压的气体会进入到启动囊
15
内,因为连通囊7和检测囊4采用记忆材料进行制成,在不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会一直维持在膨胀形状,故连通囊7和检测囊4一直处于鼓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空冷岛换热管变形监测装置,包括架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
(1)
的上方滑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一号架
(2)
和二号架
(3)
,所述一号架
(2)
的一侧设置有变形监测机构,所述二号架
(3)
的一侧设置有变形防护机构,所述变形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囊
(4)
和控制塞
(5)
,所述变形防护机构包括连通囊
(7)
和挤压囊
(8)
,所述二号架
(3)
的表面滑动设置有温度转换机构,所述温度转换机构包括转换腔
(9)、
伸出架
(10)、
定位板
(11)
和定位块
(12)
,所述转换腔
(9)
设置于二号架
(3)
的内部,所述挤压囊
(8)
设置于转换腔
(9)
内,所述伸出架
(10)
向下移动可压缩挤压囊
(8)
,所述连通囊
(7)
设置于二号架
(3)
的内侧,所述连通囊
(7)
和挤压囊
(8)
进行连通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岛换热管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囊
(4)
设置于一号架
(2)
的内侧,所述检测囊
(4)
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安装管
(13)
,所述控制塞
(5)
滑动设置于安装管
(13)
的一侧,所述一号架
(2)
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检测齿轮
(14)
,所述检测齿轮
(14)
的上方啮合有控制塞
(5)
,所述控制塞
(5)
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启动囊
(15)
,所述启动囊
(15)
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弹簧
(16)
,所述一号架
(2)
的一侧滑动设置有触发架
(36)
,所述触发架
(36)
和一号架
(2)
之间设置有触发弹簧
(17)
,所述一号架
(2)
的一侧滑动设置有移动杆
(18)
,所述安装管
(13)
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连通阀
(19)
,所述连通阀
(19)
的一侧啮合有移动杆
(18)。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岛换热管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架
(10)
密封滑动设置于转换腔
(9)
的内壁,所述转换腔
(9)
的内侧壁滑动设置有定位块
(12)
,所述定位块
(12)
和转换腔
(9)
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6)
,所述转换腔
(9)
的内侧壁设置有排出通道
(20)
,所述伸出架
(10)
的底部滑动设置有检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西军赵爽马晓溪刘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电永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