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及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5240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及医疗装置,涉及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应用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及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及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作为一种外源性活性氧
/
氮基团源,在致病微生物杀灭

伤口止血

促进组织再生

生命体细胞因子释放与代谢网络高效调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具有多功能一体化

广谱杀菌消毒

无耐药性

无毒副作用等优势

[0003]现有技术中,用于产生大气压冷等离子体的发生器按电极结构通常分为间隙型

射流型及表面型

其中,表面型大气压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工作区域不限制在小间隙空间内,且具有较大的放电面积,产生较大面积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

目前,表面型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放电方式包括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
(SDBD)
和悬浮型介质阻挡放电
(FDBD)
,其中,悬浮型介质阻挡放电是采用粒子迁移
(
带电粒子沿电场方向被加速,整体沿电场方向运动
)
的方式放电,进而产生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具备更充分的活性粒子作用强度和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因此,基于上述,制备一种悬浮型介质阻挡放电式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并应用于人体体表创面修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4]实际应用场景中,人体体表创面通常不平整

不光滑,且会残留有血液

汗液等分泌物质,由于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直接贴敷于创面,也会发生形变,导致放电不均匀,且若血液

汗液等液体类分泌物质浸入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内部,会严重影响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的放电,影响创面修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方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可以实现均匀放电,在人体体表上的被处理面上产生均匀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同时可以避免被处理面上的液体类分泌物的浸入,保证修复治疗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医疗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包括:
[0008]层叠设置的柔性接触层及柔性导电层,所述柔性导电层适于在导电时提供电离电压,所述柔性接触层适于与被处理面直接接触;
[0009]所述柔性接触层的表面形成有微纳结构,所述微纳结构的最大孔隙尺寸小于等于
0.1
毫米,所述柔性导电层的表面为连续结构;
[0010]所述柔性接触层与被处理面直接接触时,在所述微纳结构内产生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其中,所述柔性导电层形成第一电极,被处理面形成第二电极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
通过设置表面具有微纳结构的柔性接触层和表面连续的柔性导电层,可以保证均匀放电效果,产生均匀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同时避免液体类分泌物的浸入

具体地,柔性接触层及柔性导电层本身具有柔性,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变形性

柔性接触层是用于与被处理面直接接触的结构层,面对人体体表上的被处理面不规则

不平整的特征,柔性接触层及柔性导电层均可以基于被处理面的不规则形状而延展

变形,以使柔性接触层充分贴合于不规则的被处理面

柔性导电层在导电状态下,可以产生电离电压

柔性接触层和柔性导电层层叠设置,在电离电压的作用下,当被处理面与柔性接触层接触时,柔性导电层形成第一电极,被处理面形成第二电极,在柔性接触层上的微纳结构内,空气会发生电离,即气体中的带电粒子沿电场方向被加速,整体沿电场方向运动,进而以悬浮型介质阻挡放电的形式产生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可以直接对被处理面进行修复治疗

微纳结构的最大孔隙尺寸小于等于
0.1
毫米,液体类分泌物具有表面张力,因此液体类分泌物不会浸入该微纳结构中的孔隙里,同时,小于等于
0.1
毫米的孔隙密集分布在柔性接触层的表面上,柔性导电层的表面是连续结构,即柔性导电层提供的电离电压可以充分覆盖于柔性接触层上的每一个微纳结构,使每一个微纳结构的孔隙中都可以发生放电,孔隙相当于形成短放电通道结构,短放电通道会使柔性接触层的放电模态

放电区域分布更加均匀,另外,微纳级别的孔隙使得放电电流小,保证了对人体的电安全性和热安全性

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可以实现均匀放电,在人体体表上的被处理面上产生均匀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同时可以避免被处理面上的液体类分泌物的浸入,保证修复治疗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微纳结构包括圆形孔

方形孔

多边形孔及弧形孔中的至少一者;
[0013]或,所述微纳结构为微纳槽结构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包括两层所述柔性接触层和一层所柔性导电层,所述两层柔性接触层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导电层的两面上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还包括第一柔性介电层,所述第一柔性介电层设置于所述柔性接触层和所述柔性导电层之间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柔性接触层的厚度小于1毫米,所述柔性导电层的厚度小于1毫米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还包括与所述柔性导电层层叠设置的柔性隔离层,所述柔性隔离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导电层背离所述柔性接触层的一侧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还包括第一柔性介电层;
[0019]沿所述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的厚度方向,所述柔性接触层

所述第一柔性介电层

所述柔性导电层及所述柔性隔离层依次层叠设置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柔性隔离层的表面为连续结构,和
/
或,所述柔性隔离层的表面上形成有气隙孔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隙孔为孔槽结构

网眼结构或蜂窝形结构

[002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疗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柔性接触层
(10)
及柔性导电层
(20)
,所述柔性导电层
(20)
适于在导电时提供电离电压,所述柔性接触层
(10)
适于与被处理面直接接触;所述柔性接触层
(10)
的表面形成有微纳结构
(110)
,所述微纳结构
(110)
的最大孔隙尺寸小于等于
0.1
毫米,所述柔性导电层
(20)
的表面为连续结构;所述柔性接触层
(10)
与被处理面直接接触时,在所述微纳结构
(110)
内产生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其中,所述柔性导电层
(20)
形成第一电极,被处理面形成第二电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结构
(110)
包括圆形孔

方形孔

多边形孔及弧形孔中的至少一者;或,所述微纳结构
(110)
为微纳槽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包括两层所述柔性接触层
(10)
和一层所述柔性导电层
(20)
,所述两层柔性接触层
(10)
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导电层
(20)
的两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微纳结构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修复贴片还包括第一柔性介电层
(30)
,所述第一柔性介电层
(30)
设置于所述柔性接触层
(10)
和所述柔性导电层
(20)
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李和平赵潞翔赵恒欣胡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