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516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2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的材料不同;在所述第一区表面和所述第二区表面形成若干相互分立的掩膜层;在形成掩膜层之后,对暴露出的所述衬底进行若干次刻蚀处理,使所述第一区形成第一鳍部,使所述第二区形成第二鳍部,各次刻蚀处理的方法包括:对暴露出的所述衬底进行刻蚀,使所述第一区形成过渡第一鳍部,使所述第二区形成过渡第二鳍部;在所述过渡第一鳍部和所述过渡第二鳍部侧壁表面形成第一保护层,减少刻蚀过程中因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材料不同带来的刻蚀速率的差异,提供了所述形成的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尺寸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半导体领域中,鳍式场效应晶体管
(FinFET)
是一种新兴的多栅器件,与平面式的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
相比,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具有更强的短沟道抑制能力,具有更强的工作电流,现已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各种器件中

[0003]随着半导体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晶体管尺度缩小到几纳米以下,鳍式场效应晶体管也面临着严重的漏电

短沟道效应

栅控制能力减弱等问题

为了改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性能,鳍部的形貌控制成为关键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鳍式场效应管结构中鳍的形成技术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以提高形成的半导体结构的性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衬底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和第二区的材料不同;在第一区表面和第二区表面形成若干相互分立的掩膜层;在形成掩膜层之后,对暴露出的衬底进行若干次刻蚀处理,使第一区形成第一鳍部,使第二区形成第二鳍部,各次刻蚀处理的方法包括:对暴露出的衬底进行刻蚀,使第一区形成过渡第一鳍部,使第二区形成过渡第二鳍部;在过渡第一鳍部和过渡第二鳍部侧壁表面形成第一保护层

[0007]可选的,第一保护层的形成方法包括:在衬底表面

过渡第一鳍部和过渡第二鳍部表面形成第一保护材料层;回刻第一保护材料层直到暴露出衬底表面

[0008]可选的,回刻工艺包括干法刻蚀工艺

[0009]可选的,干法刻蚀工艺的工艺参数包括:刻蚀气体包括碳氟气体,偏压范围为
600V

1300V
,刻蚀功率范围为
100W

500W。
[0010]可选的,碳氟气体中,碳原子与氟原子的原子数比例范围为
1.5:1

4:1。
[0011]可选的,第一保护材料层的材料包括介质材料,介质材料包括氧化硅

氮化硅

氮氧化硅

碳氧化硅

碳氮化硅和碳氮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可选的,第一保护材料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硅;第一保护材料层的形成工艺包括原子层沉积工艺

[0013]可选的,原子层沉积工艺的工艺参数包括:反应气体包括氨基硅烷和氧气

[0014]可选的,第一保护层的形成过程和若干次刻蚀处理过程处于同一反应腔室内

[0015]可选的,在形成掩膜层之后,且在若干次刻蚀处理之前,还包括:在掩膜层侧壁表面形成第二保护层

[0016]可选的,第二保护层的形成方法包括:在衬底表面

掩膜层表面形成第二保护材料
层;回刻第二保护材料层,直到暴露出衬底表面

[0017]可选的,第二保护材料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硅;第二保护材料层的形成工艺包括原子层沉积工艺

[0018]可选的,回刻工艺包括干法刻蚀工艺;干法刻蚀工艺的工艺参数包括:刻蚀气体包括碳氟气体,偏压范围为
600V

1300V
,刻蚀功率范围为
100W

500W。
[0019]可选的,衬底包括基底,第一区和第二区位于基底上

[0020]可选的,第一区的材料包括硅;第二区的材料包括锗硅

[0021]可选的,刻蚀处理工艺包括干法刻蚀;干法刻蚀的工艺参数:刻蚀气体包括氢碳氟气体
、SF6、HBr
中的一种或多种,气体流量范围为
100sccm

400sccm
,功率范围为
100W

500W。
[0022]可选的,若干次刻蚀处理的次数范围为2次至
20


[0023]可选的,刻蚀处理工艺对第一区和第二区的刻蚀选择比范围为
1:1

1.2:1
;刻蚀处理工艺对第一区和第一保护层的刻蚀选择比范围为
2:1

10:1。
[0024]可选的,第一保护层的厚度范围为
0.2nm

0.6nm。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中,对暴露出的衬底进行若干次刻蚀处理,使第一区形成第一鳍部,使第二区形成第二鳍部,各次刻蚀处理的方法包括:对暴露出的衬底进行刻蚀,使第一区形成过渡第一鳍部,使第二区形成过渡第二鳍部;在过渡第一鳍部和过渡第二鳍部侧壁表面形成第一保护层

方法中,将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分多段刻蚀形成,每次刻蚀之前将已经完成刻蚀的部分保护起来,避免对刻蚀区域的过刻蚀,从而减少刻蚀过程中因第一区和第二区材料不同带来的刻蚀速率的差异,提供了形成的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尺寸的均匀性

[0027]进一步,在形成掩膜层之前,且在若干次刻蚀处理之前,还包括:在掩膜层侧壁表面形成第二保护层

第二保护层用于保护掩膜层侧壁,避免在刻蚀过程中消耗掩膜层,而导致所形成的第一鳍部
(
第二鳍部
)
尺寸的缩小,提高所形成的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的尺寸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至图2是一种半导体结构形成过程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3至图
15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各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
16
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中各次刻蚀处理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的“表面”、“上”,用于描述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限定于是否直接接触

[0032]如
技术介绍
所述,采用现有的鳍式场效应管技术形成的半导体结构,性能亟需提升

现结合一种半导体结构进行说明分析

[0033]图1至图2是一种半导体结构形成过程的剖面示意图

[0034]请参考图1,提供衬底
100
,衬底
100
包括第一区
I
和第二区
II
;在第一区
I
形成第一
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的材料不同;在所述第一区表面和所述第二区表面形成若干相互分立的掩膜层;在形成掩膜层之后,对暴露出的所述衬底进行若干次刻蚀处理,使所述第一区形成第一鳍部,使所述第二区形成第二鳍部,各次刻蚀处理的方法包括:对暴露出的所述衬底进行刻蚀,使所述第一区形成过渡第一鳍部,使所述第二区形成过渡第二鳍部;在所述过渡第一鳍部和所述过渡第二鳍部侧壁表面形成第一保护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形成方法包括:在所述衬底表面

所述过渡第一鳍部和所述过渡第二鳍部表面形成第一保护材料层;回刻所述第一保护材料层直到暴露出所述衬底表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刻工艺包括干法刻蚀工艺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法刻蚀工艺的工艺参数包括:刻蚀气体包括碳氟气体,偏压范围为
600V

1300V
,刻蚀功率范围为
100W

500W。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氟气体中,碳原子与氟原子的原子数比例范围为
1.5:1

4:1。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材料层的材料包括介质材料,所述介质材料包括氧化硅

氮化硅

氮氧化硅

碳氧化硅

碳氮化硅和碳氮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材料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硅;所述第一保护材料层的形成工艺包括原子层沉积工艺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层沉积工艺的工艺参数包括:反应气体包括氨基硅烷和氧气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形成过程和所述若干次刻蚀处理过程处于同一反应腔室内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掩膜层之后,且在所述若干次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恩宁肖杏宇谭程王文泰张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