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冻水冷却系统及制冷空调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冻水冷却系统及制冷空调机组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工智能
、
大数据等
IT
行业以及
5G
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家对新基建项目的倡导,数据中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而数据中心在建筑能耗当中属于耗能大户,制冷空调能耗占据了数据中心总能耗的
40
%左右,数据中心制冷空调行业的节能显得尤为重要
。
数据中心蕴含丰富的余热废热资源,目前一般对数据中心进行制冷,大量的热量被排至室外环境浪费掉,利用制冷空调只是将设备发热量进行往室外环境的转移过程,而且转移的过程是以大量的空调能耗作为代价,使得能源的利用率较低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冻水冷却系统及制冷空调机组,旨在对冷冻水制冷并回收数据中心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
。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冻水冷却系统,包括:
[0005]蒸发冷却机组;
[0006]热交换器,与冷冻水的回水接口连接;
[0007]热能驱动制冷机组,与冷冻水的供水接口连接,所述蒸发冷却机组和所述热交换器均与所述热能驱动制冷机组连接;
[0008]热回收装置,与所述热能驱动制冷机组连接,用于回收余热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冻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冷却机组;热交换器,与冷冻水的回水接口连接;热能驱动制冷机组,与冷冻水的供水接口连接,所述蒸发冷却机组和所述热交换器均与所述热能驱动制冷机组连接;热回收装置,与所述热能驱动制冷机组连接,用于回收余热并将余热传导至所述热能驱动制冷机组;其中,所述冷冻水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制冷模式和第二制冷模式,所述冷冻水冷却系统能够根据室外环境参数切换至对应的制冷模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制冷模式下,从所述蒸发冷却机组流出的第一制冷剂流经所述热交换器之后经由所述热能驱动制冷机组流入到所述热回收装置,所述热能驱动制冷机组对所述冷冻水不制冷;在所述第二制冷模式下,从所述蒸发冷却机组流出的第一制冷剂不流经所述热交换器而经由所述热能驱动制冷机组流入到所述热回收装置,所述热能驱动制冷机组对所述冷冻水制冷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从所述蒸发冷却机组流出的第一制冷剂包括乙二醇;当所述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从所述蒸发冷却机组流出的第一制冷剂包括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驱动制冷机组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在所述第一制冷模式下,所述蒸发冷却机组
、
所述热交换器
、
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热回收装置依次连接形成用于供第一制冷剂流动的循环回路,所述回水接口
、
所述热交换器
、
所述蒸发器和所述供水接口依次连接形成用于供所述冷冻水流动的液体通道;在所述第二制冷模式下,所述蒸发冷却机组
、
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热回收装置依次连接形成用于供第一制冷剂流动的循环回路,所述回水接口
、
所述热交换器
、
所述蒸发器和所述供水接口依次连接形成用于供所述冷冻水流动的液体通道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冷冻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三制冷模式,所述冷冻水冷却系统能够根据室外环境参数在第一制冷模式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博晟,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