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其包括通气孔调节机构,所述通气孔调节机构包括保护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
[0001]本技术涉及厢式运输车
,特别涉及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
。
技术介绍
[0002]在消防管理中,将厂房和仓库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大类,其中易燃液体是按照闪点来进行描述的(如甲类是<
28℃
)
。
但在化学品管理过程中,我们进行分类的标准与这个标准是存在一些区别的
。
近年来,我国为积极履行推动
《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
(
GHS
)实施的国际承诺,为了更好地推进该制度在我国的落地,
2016
年,国家相应地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将
GHS
分类中的三大类
28
项危害全部转化成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归拢成为
GB30000.2
~
29。
[0003]申请人在申请本专利技术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其申请号为“CN204775537U”,该专利主要通过车厢主体
、
前厢板
、
顶厢板和底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主体有前厢板
、
侧厢板
、
顶厢板和底厢板通过铝型材铆接在一起组成
。
通过以上设置,本技术有很强的防滑
、
减震的作用,耐腐蚀性
、
耐老化性强,易于组装,具有很好的阻燃防火性能,便于装卸货物,提高了厢体的密封性,但是车厢的透气孔可操作性的,假如车内液体在车行进过程中不慎起火,那么透气孔的存在会使火势越来越大,并且灭火器的存放可能会导致爆炸发生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能够通过电机进行车厢透气孔开关的调节,避免车辆在行进过程中有火花落入,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灾,但是由于车辆行进带动的空气流动导致火势越来越大的危险,将有气孔选择性地开启与或关闭,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其中橡胶垫的存在,增加了隔离板关闭透气孔的效果,保护网防止了外来物品通过透气孔飞入车厢内部,增加了所运输货物的安全性
。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包括通气孔调节机构,所述通气孔调节机构包括保护网
、
隔离板
、
橡胶垫
、
齿条
、
齿轮
、
转动轴
、
电机,所述保护网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装置外壳,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装置外壳的内壁上表面,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侧面输出端,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装置外壳的内壁,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动轴的外壁,所述齿条啮合在齿轮的外壁,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装置外壳的内壁,所述隔离板固定连接在齿条的前端,所述橡胶垫固定连接在装置外壳的内壁,所述隔离板滑动连接在橡胶垫的顶部
。
通过电机进行车厢透气孔开关的调节,避免车辆在行进过程中有火花落入,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灾,但是由于车辆行进带动的空气流动导致火势越来越大的危险,将有气孔选择性地开启与或关闭,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其中橡胶垫的存在,增加了隔离板关闭透气孔的效果,保护网防止了外来物品通过透气孔飞入车厢内部,增加了所运输货物的安全性
。
[0006]根据所述的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所述装置外壳的正面转动连接有双转
动门,所述双转动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箭头指示灯
。
箭头指示灯使得货车后面跟随的车辆可以明确地知道或者是否将要变道,避免由于货车较大的体型导致引发交通事故,增加了车辆行进的安全性
。
[0007]根据所述的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所述双转动门的数量为二,所述左侧双转动门的正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把手
。
转动把手使得操作者更容易打开车厢,进而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
。
[0008]根据所述的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所述装置外壳的侧面转动连接有单转动门,所述单转动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拉动把手
。
拉动把手使得操作者能快速地打开单转动门,进而获取灭火器,进而快速进行灭火,增加了车厢的安全性,单转动门保护了灭火器不受损伤
。
[0009]根据所述的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
。
第一支撑杆与转动杆对灭火器进行固定,防止灭火器在行进过程中掉落,进而引发交通事故,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
。
[0010]根据所述的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
。
弹簧的拉力使得卡杆稳稳地挡住转动杆的运动,进而使灭火器固定,避免了灭火器掉落的风险,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
。
[0011]根据所述的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外壁与第二支撑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卡杆的外壁与转动杆的内壁活动连接
。
卡杆配合弹簧可完成快速的关闭与开启,减少拿取灭火器的时间,使之可以尽快地投入到火灾中使用,避免火势扩大,提高了安全性
。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电机进行车厢透气孔开关的调节,避免车辆在行进过程中有火花落入,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灾,但是由于车辆行进带动的空气流动导致火势越来越大的危险,将有气孔选择性地开启与或关闭,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其中橡胶垫的存在,增加了隔离板关闭透气孔的效果,保护网防止了外来物品通过透气孔飞入车厢内部,增加了所运输货物的安全性
。
[00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的正面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的灭火器存放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的通气孔调节机构剖面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的通气孔调节机构放大机构示意图
。
[0019]图例说明:
[0020]装置外壳;
2、
箭头指示灯;
3、
转动把手;
4、
单转动门;
5、
拉动把手;
6、
通气孔调节机构;
61、
保护网;
62、
隔离板;
63、
橡胶垫;
64、
齿条;
65、
齿轮;
66、
转动轴;
6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易燃液体厢式运输车车厢,包括通气孔调节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调节机构(6)包括保护网(
61
)
、
隔离板(
62
)
、
橡胶垫(
63
)
、
齿条(
64
)
、
齿轮(
65
)
、
转动轴(
66
)
、
电机(
67
),所述保护网(
61
)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装置外壳(1),所述电机(
67
)固定连接在装置外壳(1)的内壁上表面,所述转动轴(
66
)固定连接在电机(
67
)的侧面输出端,所述转动轴(
66
)转动连接在装置外壳(1)的内壁,所述齿轮(
65
)固定连接在转动轴(
66
)的外壁,所述齿条(
64
)啮合在齿轮(
65
)的外壁,所述齿条(
64
)滑动连接在装置外壳(1)的内壁,所述隔离板(
62
)固定连接在齿条(
64
)的前端,所述橡胶垫(
63
)固定连接在装置外壳(1)的内壁,所述隔离板(
62
)滑动连接在橡胶垫(
63
)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瑶,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起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