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4842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褐斑病的防治领域,尤其是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针对现有的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差,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发病率较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褐斑病的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多在5‑7月发生,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小斑,后期数个小斑融合一起,呈圆形或受叶脉所限呈多角形的病斑

潮湿时,叶背生有灰色的霜状物,干燥时,病斑中间部分容易破裂

病害严重时,叶片早期枯黄脱落;
[0003]现有技术中,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差,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发病率较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差,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发病率较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
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检测,改良,向土壤中施加磷

钾肥;
[0008]S2、
种植后对金银花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控,出现病叶,及时摘除;
[0009]S3、
对出现病叶区域进行范围标记,对范围进行统计;
[0010]S4、
范围超过正常值时,喷洒药液;
[0011]S5、
喷药后对金银花进行持续监控,统计发病范围,根据统计数据做出应对措施

[0012]优选的,所述
S4
中,用波尔多液喷洒,每7‑
10
天1次,连续2‑4次,病叶区域范围正常值为8%

[0013]优选的,所述
S1
中,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取样,取样样本数量3‑6个,相邻两个样本之间的取样距离为1‑
2m。
[0014]优选的,所述
S2
中,对种植区域进行模块划分,在每个划分的区域布置监控设备,对金银花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控

[0015]优选的,所述
S2
中,对种植区域进行模块划分,在每个划分的区域布置温湿度监控器,对种植区域的温湿度进行监测

[0016]优选的,所述温湿度监控器将监测的数据传输至后台监控中心,与预设的正常数据进行比对,出现异常进行报警,正常数据值:温度
15

30℃
,湿度
60

80


[0017]优选的,所述
S2
中,种植后,在秋冬季修剪,除去病枝

病芽,清扫地面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0018]优选的,所述
S2
中,种植后1‑3个月,对土壤中的磷

钾含量进行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缺少磷

钾要及时进行补充,判断标准是:磷
60,

105
,单位是毫克
/
公斤

[0019]优选的,所述
S3
中,对出现病叶区域进行范围标记,对范围进行统计,根据统计情况绘制分布图

[0020]优选的,所述
S5
中,喷药后对3‑
10
天金银花进行持续监控,统计发病范围,根据统计数据做出应对措施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检测,改良,向土壤中施加磷

钾肥,可以促进金银花生长,提高抗病能力,通过对金银花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控,出现病叶,及时摘除,对出现病叶区域进行范围标记,对范围进行统计,范围超过正常值时,喷洒药液,喷药后对金银花进行持续监控,统计发病范围,根据统计数据做出应对措施,可以提高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照图1,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
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检测,改良,向土壤中施加磷

钾肥;
[0028]S2、
种植后对金银花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控,出现病叶,及时摘除;
[0029]S3、
对出现病叶区域进行范围标记,对范围进行统计;
[0030]S4、
范围超过正常值时,喷洒药液;
[0031]S5、
喷药后对金银花进行持续监控,统计发病范围,根据统计数据做出应对措施

[0032]本实施例中,
S4
中,用波尔多液喷洒,每7天1次,连续2次,病叶区域范围正常值为8%

[0033]本实施例中,
S1
中,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取样,取样样本数量3个,相邻两个样本之间的取样距离为
1m。
[0034]本实施例中,
S2
中,对种植区域进行模块划分,在每个划分的区域布置监控设备,对金银花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控

[0035]本实施例中,
S2
中,对种植区域进行模块划分,在每个划分的区域布置温湿度监控器,对种植区域的温湿度进行监测

[0036]本实施例中,温湿度监控器将监测的数据传输至后台监控中心,与预设的正常数据进行比对,出现异常进行报警,正常数据值:温度
15℃
,湿度
60


[0037]本实施例中,
S2
中,种植后,在秋冬季修剪,除去病枝

病芽,清扫地面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0038]本实施例中,
S2
中,种植后1个月,对土壤中的磷

钾含量进行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缺少磷

钾要及时进行补充,判断标准是:磷
60,

105
,单位是毫克
/
公斤

[0039]本实施例中,
S3
中,对出现病叶区域进行范围标记,对范围进行统计,根据统计情况绘制分布图

[0040]本实施例中,
S5
中,喷药后对3天金银花进行持续监控,统计发病范围,根据统计数
据做出应对措施

[0041]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检测,改良,向土壤中施加磷

钾肥;
S2、
种植后对金银花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控,出现病叶,及时摘除;
S3、
对出现病叶区域进行范围标记,对范围进行统计;
S4、
范围超过正常值时,喷洒药液;
S5、
喷药后对金银花进行持续监控,统计发病范围,根据统计数据做出应对措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4
中,用波尔多液喷洒,每7‑
10
天1次,连续2‑4次,病叶区域范围正常值为8%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1
中,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取样,取样样本数量3‑6个,相邻两个样本之间的取样距离为1‑
2m。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2
中,对种植区域进行模块划分,在每个划分的区域布置监控设备,对金银花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银花褐斑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2
中,对种植区域进行模块划分,在每个划分的区域布置温湿度监控器,对种植区域的温湿度进行监测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玥高庆华刘丽娜章淑艳纪佳星贾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