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簧双平行四边形连杆式坐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4688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双簧双平行四边形连杆式坐蹬器,涉及休闲健身器材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簧双平行四边形连杆式坐蹬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休闲健身器材领域,更具体是一种采用弹簧
+
连杆传动的一种双簧双平行四边形连杆式坐蹬器


技术介绍

[0002]坐蹬器是一种娱乐健身设施,常见于小区

公园

学校等公共场所

现有的坐蹬器多为悬臂式,如申请号为
CN202121702329.4
的“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坐蹬器”、
申请号为
CN202121376525.7
的“一种便于调节蹬腿距离的双位坐蹬器”均为此种类型;也有一些技术方向为多功能化,如申请号为
CN202021451082.9
的“一种智能双人坐蹬器”、
申请号为
CN201922304965.0
的“扭腰器

坐蹬器组合式有媒体广告播放功能的健身器械”、
申请号为
CN202121160574.7
的“一种扭腰器

坐蹬器组合式有媒体广告播放功能的健身器械”、
申请号为
CN201420596061.4
的“一种自发电坐蹬器”。
[0003]现有的悬臂式结构的坐蹬器大多为自重式训练,不易调节坐蹬力度大小,且运动方向为绕轴旋转,对于腿长的人运动高低起伏较大,体验并不理想

如果能开发一款采用新的结构原理,可以根据不同人需要方便调节训练力度,能满足不同身高的人正常使用,将能有效解决现有悬臂式结构坐蹬器的缺陷,使用户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利用双压簧作为反作用力,双平行四边形连杆作为传动,同时弹簧预置长度具有可调性等技术特点的一种双簧双平行四边形连杆式坐蹬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双簧双平行四边形连杆式坐蹬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部为左右通透的中空腔;所述支架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室;所述弹簧室和支架之间设有顶板;所述弹簧室左侧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接有预压调节杆;所述预压调节杆右侧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滑动设置于弹簧室内且与主弹簧左侧连接;所述主弹簧右侧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滑动连接于弹簧室内;所述压板和顶板之间设有负压弹簧;所述压板右侧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负压弹簧套接于压杆上;所述压杆右侧穿过顶板连接有蹬杆;所述蹬杆滑动设置于侧孔中;所述侧孔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中空腔两侧;所述蹬杆两端从中空腔两侧的侧孔伸出;所述支架右侧设有滑架;所述滑架包括蹬板和滑杆;所述蹬板与支架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上滑动设置有座椅;所述座椅和蹬杆之间通过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双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包括:压连杆

左上杆

左下杆

右上杆

右下杆和座椅连杆;所述压连杆上部和压杆铰接;所述压连杆中部和左上杆的下部铰接;所述压连杆的下部和左下杆的下部铰接;所述左上杆的中下部铰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设置在蹬板上;所述左上杆的中上部和右下杆的上部铰接;所述右下杆中上部和左下杆的上部
铰接;所述左上杆的上部和右上杆的上部铰接;所述右上杆的下部和座椅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座椅连杆的下部和右下杆的下部铰接;所述座椅连杆的上部和座椅下部的座椅孔铰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座椅下部设有滑轮;所述滑杆内部两侧设置有侧滑槽;所述滑轮设置在侧滑槽中

[0009]进一步的,所述滑杆下部设有避让口

[0010]有益效果:相比现有的悬臂式坐蹬器,本专利技术采用双压簧结构既实现了机构的反向作用,又对尾段力进行了控制;利用双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了座椅和压杆的水平反向运动,利用预压调节杆实现了压簧预压力的可控;蹬杆和蹬板的远近双脚位的普适性更强;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不同人需要方便调节训练力度,能满足不同身高的人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身材矮小用户
(
蹬板
)
使用过程1示意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身材矮小用户
(
蹬板
)
使用过程2示意图

[001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身材高大用户
(
蹬杆
)
使用过程1示意图

[0016]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身材高大用户
(
蹬杆
)
使用过程2示意图

[0017]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预压调节杆压紧状态使用过程1示意图

[0018]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预压调节杆压紧状态使用过程2示意图

[0019]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预压调节杆放松状态使用过程1示意图

[0020]图
10
是本专利技术的预压调节杆放松状态使用过程2示意图

[0021]图
11
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杆机构爆炸分解示意图

[0022]图中:1‑
支架
、1.1

侧孔
、2

弹簧室
、2.1

顶板
、3

压杆
、3.1

压杆孔
、3.2

压板
、4

负压弹簧
、5

主弹簧
、6

盖板
、6.1

螺纹孔
、7

预压调节杆
、7.1

螺杆
、7.2

挡板
、8

蹬杆
、8.1

轴杆
、8.2

踏杆
、9

滑架
、9.1

蹬板
、9.2

滑杆
、9.11

转轴
、9.12

滑架孔
、9.21

侧滑槽
、9.22

避让口
、10

压连杆
、10.1

压连杆上孔
、10.2

压连杆中孔
、10.3

压连杆下孔
、11

左上杆
、11.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簧双平行四边形连杆式坐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
(1)
;所述支架
(1)
的上部为左右通透的中空腔;所述支架
(1)
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室
(2)
;所述弹簧室
(2)
和支架
(1)
之间设有顶板
(2.1)
;所述弹簧室
(2)
左侧固定连接有盖板
(6)
;所述盖板
(6)
上设置有螺纹孔
(6.1)
;所述螺纹孔
(6.1)
螺接有预压调节杆
(7)
;所述预压调节杆
(7)
右侧连接有挡板
(7.2)
;所述挡板
(7.2)
滑动设置于弹簧室
(2)
内且与主弹簧
(5)
左侧连接;所述主弹簧
(5)
右侧连接有压板
(3.2)
;所述压板
(3.2)
滑动连接于弹簧室
(2)
内;所述压板
(3.2)
和顶板
(2.1)
之间设有负压弹簧
(4)
;所述压板
(3.2)
右侧固定连接有压杆
(3)
;所述负压弹簧
(4)
套接于压杆
(3)
上;所述压杆
(3)
右侧穿过顶板
(2.1)
连接有蹬杆
(8)
;所述蹬杆
(8)
滑动设置于侧孔
(1.1)
中;所述侧孔
(1.1)
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架
(1)
的中空腔两侧;所述蹬杆
(8)
两端从中空腔两侧的侧孔
(1.1)
伸出;所述支架
(1)
右侧设有滑架
(9)
;所述滑架
(9)
包括蹬板
(9.1)
和滑杆
(9.2)
;所述蹬板
(9.1)
与支架
(1)
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
(9.2)
上滑动设置有座椅
(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崟胡蕤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