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蒽酮-N,N’-二氢吖嗪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432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备联蒽酮-N,N′-二氢吖嗪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1-氨基蒽酮悬浮于由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和水按80∶20-99∶1范围内的重量比组成的溶剂混合物中,以及通过将碱性缩合剂加至该悬浮液中使1-氨基蒽酮反应,这样可以高收率地制得杂质含量非常低的高质量联蒽酮-N,N′-二氢吖嗪。(*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二氢吖嗪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联蒽酮—N,N′—二氢吖嗪(1—氨基蒽酮的缩合产物)的制备方法。联蒽酮—N,N′—二氢吖嗪作为具有极佳的耐光性的蓝色还原染料已久为人知,其高纯度产物能以带红色的亮蓝色染棉制品。此化合物还是重要的颜料,并是制备3,3′—二氯联蒽酮—N,N′—二氢吖嗪的重要中间体。迄今已公开了多种制备联蒽酮—N,N′—二氢吖嗪的方法。在PB报告BIOS987和FIAT1313中所述的一个老方法中,用碱性缩合剂在氧化剂存在下并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将2—氨基蒽酮缩合。人们还知道这样一些方法,其中,将1-氨基蒽酮(以下缩写为“1—AAQ”)以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或悬浮的状态缩合,例如日本专利公开第17222/′76号中所述的方法。它们包括将1-AAQ用碱性缩合剂在有机磷氧化物(例如六甲基磷三酰胺)或有机氮化物(例如吡啶—N—氧化物)中缩合的方法,以及将1-AAQ用碱性缩合剂在有机砜或亚砜化合物存在下缩合的方法,如日本专利公告第1280/′65号所述。然而用这些方法,得到联蒽酮—N,N′—二氢吖嗪的收率非常低。因此,这些方法在工业上不能被认为是有优势的方法。本申请人(受让人)在日本专利公开第1169/′85和25167/′87号中已公开了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按照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将1-AAQ与碱性缩合剂在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下缩写为“DMI”)存在下反应而以高收率制得高质量的所述目标产物。然而,用这些方法制得的联蒽酮—N,N′—二氢吖嗪仍含有一些结构未知的杂质,这些杂质往往会使染色物料的色调变暗。为除去这些杂质,必须例如通过用连二亚硫酸钠处理将产物纯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在工业上有优势的方法,用此方法可以高收率地制得含非常少量所述杂质的高质量的联蒽酮—N,N′—二氢吖嗪。本专利技术人为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联蒽酮—N,N′—二氢吖嗪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1-氨基蒽酮悬浮于由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和水按80∶20-99∶1范围内的重量比组成的溶剂混合物中,以及通过将碱性缩合剂加至该悬浮液中使1-AAQ反应。在本专利技术方法中,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与水的重量比在80∶20-99∶1范围内。若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与水的重量比在所述范围之外,则导致暗色的杂质生成增加,结果导致产品的质量和收率降低。在本专利技术方法中,先将原料1-AAQ在由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和水构成的溶剂混合物中重结晶。当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与水的重量比在所述范围之内时,形成规则形状的结晶。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与水的重量比优选在85∶15-98.5∶1.5范围内,更优选在92∶8-98∶2范围内,最优选在94∶6-96∶4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最稳定的针状结晶。若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与水的重量比在80∶20-99∶1范围之外,据认为不规则晶体增加,这样对收率等产生不利的影响。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的优选实例有DMI和1,3,6—三甲基六氢—1,3,6—三嗪—2—酮(以下缩写为“TMA”)。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的用量通常为每重量份原料1-AAQ 0.1-10.0重量份,优选0.2—5.0重量份,更优选1.0-3.0重量份。若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的用量极小,则在缩合反应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粘度增大,导致联蒽酮—N,N′—二氢吖嗪的质量降低。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向前述1-AAQ的悬浮液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可使反应更温和地进行。对于所用相转移催化剂的类型无特别限制,只要它是在由两相或两相以上的多相构成的多相体系中能促使在一相中的物质与在另一相中的物质反应的化合物就可以。但特别优选季铵盐、乙二醇类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冠醚化合物、calixarene化合物和鏻盐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在可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中,季铵盐是由下面通式(1)代表的化合物 式中R1、R2、R3和R4相同或独立地代表未取代的或取代的烷基或者未取代的或取代的芳基。所述未取代的或取代的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氯甲基、羟基乙基、甲氧基丙基、氨基甲基、甲基羰基甲基、苄基和苯乙基。所述未取代的或取代的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甲氧基苯基、乙氧基苯基、甲苯基、氯苯基、氟苯基、羟基苯基、氨基苯基和硝基苯基。抗衡离子x-的实例包括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硫酸氢根、硫酸根、磷酸根、磷酸氢根、氰根、高碘酸根、乙酸根、甲苯磺酸根、三氟甲磺酸根和氢氧根离子。在可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中,乙二醇类化合物是由下面的通式(2)代表的化合物 式中R5和R6相同或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烷基,m代表2-5的整数。可存在于通式(2)中的烷基包括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和十二烷基。特别优选的乙二醇类化合物包括例如二甘醇一甲醚、二甘醇二甲醚、二甘醇一乙醚、二甘醇二乙醚、二甘醇一丁基醚和五甘醇一甲醚。在可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中,有机磷化合物是由下面的通式(3)、(4)和(5)代表的膦、氧化膦和硫化膦化合物 式中R7、R8和R9相同或独立地代表未取代的或取代的烷基、未取代的或取代的烷氧基或者未取代的或取代的芳基。在式(3)、(4)或(5)中,所述未取代的或取代的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氯甲基、羟基乙基、甲氧基丙基、氨基甲基、甲基羰基甲基、苄基和苯乙基。所述未取代的或取代的烷氧基的实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戊氧基、氯甲氧基、羟基乙氧基、甲氧基丁氧基和氨基丙氧基。所述未取代的或取代的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甲氧基苯基、乙氧基苯基、甲苯基、氯苯基、氟苯基、羟基苯基、氨基苯基和硝基苯基。在可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中,冠醚化合物可以是其中部分或全部的亚乙基部分被亚苯基部分置换的冠醚化合物。此外,部分或全部的亚乙基或亚苯基部分可以被取代。在这样的情况下,取代基的实例包括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和丙基;烷氧基,例如甲氧基和乙氧基;羟基;烷基羰基,例如甲基羰基和乙基羰基;羟基羰基;烷氧基羰基,例如甲氧羰基和乙氧羰基;氨基;烷基氨基,例如甲氨基和乙氨基;硝基;和卤原子例如氟、氯、溴和碘。此外,部分或全部氧原子可被氮、硫或磷原子置换。优选的冠醚化合物是具有例如12-冠—4、15—冠—5、18-冠—6、21—冠—7和24-冠—8骨架的冠醚化合物。在可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中,calixarene化合物具有下面通式(6)代表的结构 式中R代表氢原子或者未取代的或取代的烷基,n代表整数2-10。存在于式(6)中的未取代的或取代的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氯甲基、羟基乙基、甲氧基丙基、氨基甲基、甲基羰基甲基、苄基和苯乙基。在可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中,鏻盐化合物是由下面通式(7)代表的化合物 式中R10、R11、R12和R13相同或独立地代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制备联蒽酮-N,N′-二氢吖嗪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1-氨基蒽酮悬浮于由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和水按80∶20-99∶1范围内的重量比组成的溶剂混合物中,以及通过将碱性缩合剂加至该悬浮液中使1-氨基蒽酮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山彰大熊正伊藤尚登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