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连接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4064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电路板(106)和相对于该第一电路板正交地布置的第二电路板(108)的正交连接器系统包括插座组件(102)和与该插座组件相配合的管座组件(104)。该插座组件被电连接到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管座组件被连接到该第二电路板。该插座组件和管座组件每个具有相应壳体(112,122)和被保持在该相应壳体内的触头模块(118,128)。该触头模块具有从其中的安装边缘(182)延伸的触头尾线(198,254,398,454)。该插座组件的触头尾线被电连接到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管座组件的触头尾线被连接到该第二电路板。该触头模块具有从其中的配合边缘(180)延伸的配合触头(134,136),该配合边缘通常与该安装边缘正交。该插座组件的配合触头被直接地连接到该管座组件的配合触头,以及该插座组件的安装边缘通常与该管座组件的安装边缘正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通过正交关系相配合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些电气系统利用电连接器来将两个电路板彼此互连起来。在一些应用中,电路 板可被取向为彼此正交。典型地,电连接器为安装到电路板边缘上的直角连接器。为了电 连接这些直角连接器,中间平面电路板在其相对的前侧和后侧上设置有前部和后部管座连 接器。中间平面电路板与被连接的两个电路板均正交。前部管座连接器接收一个直角连接 器,后部管座连接器接收另一个直角连接器。前部和后部管座连接器每个包括被连接到直 角连接器的相应配合触点上的插脚。前部管座连接器的插脚通过中间平面电路板被电连接 到后部管座连接器的插脚。例如,电气迹线沿着和/或穿过中间平面电路板走线以将相应 的插脚彼此电连接起来。利用直角连接器和安装到中间平面电路板的管座连接器的已知电气系统并不是 没有缺点的。例如,已知的电气系统由于设置在在被连接的两个电路板之间的多个配合接 口而易于产生信号衰减。例如,从第一电路板到第二电路板的信号路径包括第一电路板和 第一直角连接器之间的第一电路板接口、第一直角连接器和第一管座连接器之间的配合接 口、第一管座连接器和中间平面电路板之间的电路板接口、中间平面电路板和第二管座连 接器之间的另一个电路板接口、第二管座连接器和第二直角连接器之间的配合接口以及第 二直角连接器和第二电路板之间的第二电路板接口。在每个不同的接口处信号衰减都是固 有的。另外地,沿着触点、插脚和限定两个电路板之间的信号路径的迹线的任一部分的一些 信号衰减都是固有的。在较高信号速度的情况下,信号衰减问题特别地显著。已经提出了一些连接器系统来应对由沿着中间电路板上的迹线传输信号而引起 的信号损失。这样的连接器系统,有时被称作为交叉连接系统,将中间平面内迹线的数量和 长度降低到最小。这些连接器系统可具有任何几个传输线结构,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采用 共面传输线结构,其中信号线和接地线以分隔开的关系被布置在共同的平面内。管座连接 器通过延伸过中间平面的通孔而被安装在中间平面电路板的相对侧上。这样的管座连接器 可省去至少一些迹线。交叉连接器系统的一个例子是在美国专利号7331802中描述的连接 器系统。已知的利用中间平面电路板的连接器系统的另一个问题是中间平面电路板的成 本以及前部和后部管座连接器的成本。成本来自于部件的制造和部件的装配。因此,需要 信号损失最小和成本降低的正交电路板的互连。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连接第一电路板和相对于该第一电路板正交取向的第二电路板 的正交连接器系统包括插座组件和与该插座组件相配合的管座组件。插座组件被连接到第 一电路板,以及管座组件被连接到第二电路板。插座组件和管座组件每个具有相应的壳体和被保持在该相应壳体内的触头模块。触头模块具有从其安装边缘延伸的触头尾线。插座 组件的触头尾线被连接到第一电路板,以及管座组件的触头尾线被连接到第二电路板。触 头模块具有从其配合边缘延伸的配合触头,该配合边缘相对于该安装边缘基本正交。插座 组件的配合触头被直接地连接到管座组件的配合触头,以及该插座组件的安装边缘相对于 该管座组件的安装边缘基本正交。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形成的正交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处于未配 合位置的插座组件和管座组件;图2是图1所示的插座组件和管座组件处于配合位置的正交连接器系统的透视 图;图3是图1所示的插座组件的前部透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插座组件的触头模块的前部透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触头模块的屏蔽部件的前部透视图;图6是其上连接有屏蔽部件的触头模块的侧部视图;图7是其上连接有屏蔽部件的触头模块的前部视图;图8是图3所示的插座组件的另一个触头模块和屏蔽部件的前部透视图;图9是图3所示的插座组件的前部视图,其中示出了其配合接口 ;图10是图1所示的管座组件的触头模块和屏蔽部件的底部透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触头模块和屏蔽部件的侧部视图;图12是图10所示的触头模块和屏蔽部件的前部视图;图13是图1所示的管座组件的另一个触头模块和屏蔽部件的底部透视图;图14图1所示的管座组件的前部视图,其中示出了其配合接口 ;图15示出了通过它们的配合接口而处于配合位置的插座组件和管座组件的截面 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形成的正交连接器系统100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可直 接地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器组件102、104。连接器组件102、104每个分别被直接地连接到 第一和第二电路板106、108。连接器组件102、104适用于将第一和第二电路板106、108相互电连接,而无需使 用中间平面电路板。另外地,因为连接器组件102、104被直接地相互连接,正交连接器系统 100电连接第一和第二电路板106、108,而无需使用安装到中间平面电路板上的管座连接 器。在第一和第二电路板106、108之间仅提供一个可分离的配合接口即可,即位于第一和 第二联接器组件102,104之间的可分离配合接口。第一和第二电路板106、108相互正交,以及连接器组件102、104相互正交。例如, 连接器组件104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连接器组件102旋转90度。配合轴线110穿过第 一和第二连接器组件102、104延伸,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组件102、104在平行于配合轴线110 并沿着该配合轴线110的方向上相互配合。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电路板106、108两者都基本上平行于配合轴线110延伸。正交连接器系统100电连接第一和第二电路 板106、108,而无需使用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组件102、104之间并垂直于配合轴线110 布置的电路板。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组件102形成为插座组件,此后可称为插座组 件102。第二连接器组件104形成为管座组件,此后可称为管座组件104。插座组件102被 配置为用于与管座组件104相配合。认识到,在替代的实施例中,插座组件102和管座组件104可相互变换,以使管座 组件102可被安装到第二电路板108上,以及管座组件104可被安装到第一电路板106上。 还认识到,可利用不同类型的电连接器来电连接第一和第二电路板106、108,而无需使用其 上安装有相应管座连接器的中间平面电路板。在替代的实施例中,这些不同类型的电连接 器可具有不同的形状、形状因数、配合接口、触点配置、触点类型等。插座连接器102和管座 连接器104仅仅是正交连接器系统100的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示意而已。插座连接器102包括壳体112,在该壳体112的前部116处具有配合面114。多个 触头模块118被壳体112所保持。触头模块118穿过壳体112的后部120而被装入。触头 模块118电连接到第一电路板106。配合面114相对于第一电路板106和配合轴线110正 交布置。管座组件104包括壳体122,在该壳体122的前部126处具有配合面124。多个触 头模块128被壳体122所保持。触头模块128穿过壳体122的后部130而被装入。触头模 块128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04。配合面124相对于第一电路板108和配合轴线110垂直 取向。壳体122包括接收插座组件102的至少一部分的腔室132。一阵列配合触头134 被设置在腔室132内,用于与插座组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电路板(106)和相对于该第一电路板正交地取向的第二电路板(108)的正交连接器系统,该正交连接器系统包括插座组件(102)和与该插座组件相配合的管座组件(104),该插座组件被电连接到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管座组件被连接到该第二电路板,该插座组件和管座组件每个具有相应的壳体(112,122)和被保持在该相应的壳体内的触头模块(118,128),该触头模块具有从其中的安装边缘(182)延伸的触头尾线(198,254,398,454),该插座组件的触头尾线被电连接到该第一电路板,以及该管座组件的触头尾线被连接到该第二电路板,该触头模块具有从其中的配合边缘(180)延伸的配合触头(134,136),该配合边缘通常与该安装边缘正交,其特征在于,该插座组件的配合触头被直接地连接到该管座组件的配合触头,以及该插座组件的安装边缘通常与该管座组件的安装边缘正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恩S戴维斯小罗伯特N怀特曼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