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分离的预制构件及其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3706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分离的预制构件及其连接方法,预制构件包括第一预制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分离的预制构件及其连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分离的预制构件及其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构件连接位于塑性铰区附近,性能要求高,是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的关键环节

装配式构件连接特点鲜明,钢筋不可旋转移位

操作空间小

连接工具受限,目前,广泛采用灌浆套筒连接,该连接方式要求受力钢筋高精度对接,且连接隐蔽不可见,灌浆缺陷多,检测技术缺乏

新兴的机械连接接头方式,钢筋预设螺纹,当两段连接钢筋螺纹线不对中

螺纹线不匹配时无法实现连接

总之,钢筋接触式连接对钢筋精度要求高,现场施工矫正定位和返工工作量大,降低装配式构件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分离的预制构件及其连接方法,能够降低现场湿作业量和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钢筋分离的预制构件,包括第一预制构件

第二预制构件

附加钢筋和特种混凝土后浇段;
[0006]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端设置连接键,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一分离钢筋,第二预制构件预制连接端设置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键结构匹配,所述第二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二分离钢筋,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与所述二预制构件对接时,所述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空间交错,所述附加钢筋同时与第一分离钢筋

第二分离钢筋连接,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与所述二预制构件对接处由特种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特种混凝土后浇段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制构件

第二预制构件为柱



墙或板结构体

[0008]进一步地,当湿接缝长度大于
(5d+100)mm
时,所述第一分离钢筋
/
第二分离钢筋为直锚,
d
为分离钢筋钢筋直径;当湿接缝长度小于等于
(5d+100)mm
时,所述第一分离钢筋
/
第二分离钢筋端部为弯钩

贴焊锚筋

焊锚板

或螺栓锚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离钢筋
/
第二分离钢筋端部为弯钩时,弯钩伸入或不伸入自身预制构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搭接长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附加钢筋与所有第一分离钢筋

第二分离钢筋连接后形成封闭结构;或所述附加钢筋与单独的第一分离钢筋

第二分离钢筋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附加钢筋为一道以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特种混凝土后浇段高度不小于第一分离钢筋

第二分离钢筋搭接长度

[0014]一种钢筋分离的预制构件连接方法,采用上述的预制构件,所述连接方法步骤如下:
[0015]步骤一

分别预制第一预制构件

第二预制构件;
[0016]步骤二

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将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键放置于第二预制构件连接槽内,此时,所述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空间交错,对位完成后对预制构件支撑;
[0017]步骤三

绑扎附加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

第二分离钢筋连接;
[0018]步骤四

支设模板,对第一预制构件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对接处浇筑特种混凝土后形成特种混凝土后浇段;
[0019]步骤五

特种混凝土后浇段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即可完成预制构件现场拼装

[0020]进一步地,步骤三中,采用一道附加钢筋,附加钢筋与所有第一分离钢筋

第二分离钢筋连接后形成一整个封闭结构;或采用两道以上附加钢筋,每道附加钢筋与单独的第一分离钢筋

第二分离钢筋连接

[0021]有益效果:
[0022]1、
本专利技术第一预制构件与第二预制构件对接时,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空间交错,采用钢筋分离连接代替螺纹连接和灌浆套筒连接,无接触

非精准连接,解决了预制构件钢筋连接接触隐蔽式

难检测

钢筋不对中及螺纹线不匹配难题,降低现场施工矫正定位和返工工作量;而且本专利技术设置连接键与连接槽,便于定位

[0023]其次,特种混凝土作为后浇料,充分发挥材料的高强

高韧和高耐久性,实现窄缝连接,降低现场湿作业量和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0024]2、
本专利技术第一分离钢筋
/
第二分离钢筋结构多样,可根据事季情况灵活选择,适用广泛

[0025]3、
本专利技术第一分离钢筋
/
第二分离钢筋端部为弯钩时,弯钩伸入自身预制构件,结构受力好

[0026]4、
本专利技术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的间距等于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搭接长度,如此设置结构受力好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构件连接
(
不带特种混凝土后浇段
)
三维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浇完成三维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预制构件三维示意图

[0030]图4中
(a)
为第一分离钢筋端部为弯钩时弯钩伸入自身结构示意图,
(b)
为第一分离钢筋端部为弯钩时弯钩未伸入自身结构示意图,
(c)
为第一分离钢筋为直锚结构示意图,
(d)
为第一分离钢筋端部为螺栓锚头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预制构件三维示意图

[0032]图6中
(a)
为第二分离钢筋端部为弯钩时弯钩伸入自身结构示意图,
(b)
为第二分离钢筋端部为弯钩时弯钩未伸入自身结构示意图,
(c)
为第二分离钢筋为直锚结构示意图,
(d)
为第二分离钢筋端部为螺栓锚头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

第二预制构件连接结构正视图
(
柱与基础
)。
[0034]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钢筋分离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构件

第二预制构件

附加钢筋和特种混凝土后浇段;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端设置连接键,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一分离钢筋,第二预制构件预制连接端设置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键结构匹配,所述第二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二分离钢筋,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与所述二预制构件对接时,所述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空间交错,所述附加钢筋同时与第一分离钢筋

第二分离钢筋连接,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与所述二预制构件对接处由特种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特种混凝土后浇段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分离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

第二预制构件为柱



墙或板结构体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分离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当湿接缝长度大于
(5d+100)mm
时,所述第一分离钢筋
/
第二分离钢筋为直锚,
d
为分离钢筋钢筋直径;当湿接缝长度小于等于
(5d+100)mm
时,所述第一分离钢筋
/
第二分离钢筋端部为弯钩

贴焊锚筋

焊锚板

或螺栓锚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分离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钢筋
/
第二分离钢筋端部为弯钩时,弯钩伸入或不伸入自身预制构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分离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搭接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亮郭敬张旭乔张勇波程焘乔浩玥王伟邓杨鹏苏瑞段树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