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气干燥装置及洗碗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2935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厨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湿气干燥装置及洗碗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气干燥装置及洗碗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湿气干燥装置及洗碗机


技术介绍

[0002]洗碗机工作后内胆内温度高,且湿度大,需要及时进行干燥降温,以避免餐具上残留水渍以及避免用户打开机门后被灼伤

[0003]现有洗碗机的干燥方式一般采用余温烘干和自动开门烘干技术

其中,余温烘干技术最为常见,主要通过静置一段时间,利用漂洗后的余温对餐具进行干燥,具有成本低,无噪音的优点,但是干燥效果差,耗时长;自动开关门技术利用大空间强对流热交换,使水汽直接从门口排出,烘干效果好,能耗低,无噪声,但是容易使橱柜受潮,同时灰尘

细菌和昆虫容易进入内胆

[0004]部分洗碗机将内胆内湿热气体抽出,经冷凝分离水汽后再注入内胆中,实现干燥,由于内胆中气体湿度大,导致冷凝时间长

冷凝效果差,最终影响干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气干燥装置及洗碗机,能够提高烘干效果,同时,减小能耗,缩短干燥时间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湿气干燥装置,包括流道壳和风机;
[0008]所述流道壳上设置有流体入口

排气口和回流口,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回流口均用于与储有湿气的待干燥腔体连通,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流体入口处;
[0009]所述流道壳内形成有用于干燥气流的回流流道以及冷却流道,所述回流流道和所述冷却流道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回流流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回流口,所述冷却流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排气口

[0010]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回流流道的第一端和所述冷却流道的第一端沿所述风机的转动方向排列,所述回流流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冷却流道的第一端的沿所述风机的转动方向的下游

[0011]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回流流道内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回流口位于所述加热件的沿流体流动方向的下游

[0012]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流道壳内,所述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流体入口连通,所述风机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风机的周向外表面

[0013]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流体入口正对且连通;
[0014]或,所述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流体入口错开设置,所述流道壳内形成有与所述流体入口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风机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外,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通道的出口正对并连通,所述流体入口设置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的下方

[0015]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流体入口错开设置,所述流道壳内形成有回水腔,所述回水腔与所述流体入口连通并位于所述进风通道的下方

[0016]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流道壳包括:
[0017]外壳,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回流口均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内形成流道腔;
[0018]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置于外壳内,并将所述流道腔分隔为层叠设置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分隔件上设置有连通口,所述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回流口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所述风机设置于第二空腔内

[0019]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空腔的底端形成所述回水腔

[0020]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至少部分所述冷却流道弯曲延伸

[0021]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流道壳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进口用于向所述冷却流道内通入冷却水,所述冷却水出口用于将所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水排出

[0022]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冷却水进口和所述冷却水出口均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
[0023]或,所述流道壳内设置有换热流道,所述换热流道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的喷射孔,所述冷却水进口与所述换热流道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
[0024]或,所述冷却水进口处设置有雾化组件

[0025]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冷却流道包括迂回段,所述迂回段包括首尾连接的多个支流道段,相邻两个所述支流道段内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每个所述支流道段内均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用于储存所述冷却水

[0026]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流道壳内设置有多个水平延伸的隔板,多个所述隔板与所述流道壳围成所述迂回段

[0027]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隔板的顶面内凹形成所述蓄水槽;
[0028]或,所述隔板的一端弯折形成蓄水挡板,所述蓄水挡板和所述隔板围成所述蓄水槽

[0029]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迂回段由下向上延伸,所述冷却水进口设置于所述迂回段的顶端,所述冷却水出口设置于所述迂回段的底端;
[0030]所述隔板交错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隔板在水平面内投影部分重叠

[0031]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冷却流道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用于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分隔所述冷却流道

[0032]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过滤网包括多个网板,多个所述网板沿气流的流动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网板的周向边缘与所述冷却流道的内壁抵接;
[0033]或,所述过滤网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网板,相邻两个所述网板呈夹角设置,每个所述网板的周向边缘与所述冷却流道的内壁抵接

[0034]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湿气干燥装置还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冷却水进口和所述冷却水出口均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用于驱动所述水箱内的液体在所述水箱和所述冷却流道内循环流动

[0035]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流体入口和
/
或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格栅件

[0036]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湿气干燥装置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位于所述冷却流道的与所述流体入口连通的一端,所述控制阀的开度可调

[0037]作为上述湿气干燥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湿气干燥装置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流体入口处的湿度和
/
或温度,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控制阀电信号连接

[0038]一种洗碗机,包括内胆,还包括上述的湿气干燥装置,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回流口均与所述内胆连通

[003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4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湿气干燥装置中,进入流道壳内,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湿气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壳
(10)
和风机
(20)
;所述流道壳
(10)
上设置有流体入口
(111)、
排气口
(113)
和回流口
(112)
,所述流体入口
(111)
和所述回流口
(112)
均用于与储有湿气的待干燥腔体连通,所述风机
(20)
设置于所述流体入口
(111)
处;所述流道壳
(10)
内形成有用于干燥气流的回流流道
(102)
以及冷却流道
(103)
,所述回流流道
(102)
和所述冷却流道
(103)
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流体入口
(111)
连通,所述回流流道
(102)
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回流口
(112)
,所述冷却流道
(103)
的第二端连通所述排气口
(11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流道
(102)
的第一端和所述冷却流道
(103)
的第一端沿所述风机
(20)
的转动方向排列,所述回流流道
(102)
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冷却流道
(103)
的第一端的沿所述风机
(20)
的转动方向的下游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气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流道
(102)
内设置有加热件
(30)
,所述回流口
(112)
位于所述加热件
(30)
的沿流体流动方向的下游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湿气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
(20)
设置于所述流道壳
(10)
内,所述风机
(20)
的进气口与所述流体入口
(111)
正对且连通;或,所述风机
(20)
的进气口与所述流体入口
(111)
错开设置,所述流道壳
(10)
内形成有与所述流体入口
(111)
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风机
(20)
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外,所述风机
(20)
的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通道的出口正对并连通,所述流体入口
(111)
设置于所述风机
(20)
的进风口的下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气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
(20)
的进气口与所述流体入口
(111)
错开设置,所述流道壳
(10)
内形成有回水腔
(105)
,所述回水腔
(105)
与所述流体入口
(111)
连通并位于所述进风通道的下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气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壳
(10)
包括:外壳,所述流体入口
(111)
和所述回流口
(112)
均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内形成流道腔;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王炯高少华姚家前贺晓帆吴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