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波射线追踪技术中的电离层混合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2135 阅读:4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短波射线追踪技术中的电离层混合建模方法,它由输入模块、IRI模块、QPS模块和射线追踪模块组成八个步骤:一:输入待测时间、工作频率、发射机坐标、接收机坐标、天线仰角范围等初始参数;二:由发射机、接收机坐标计算出反射中点位置、地心角、大圆距离、方位角;三:由IRI模型软件计算待测时间电波反射中点处的E层、F2层的有关参数;四:将由IRI模型算出的各层参数传递给QPS模型作为输入参量建立反射空间的多层准抛物等离子体频率分布;五:利用反射空间多层准抛物等离子体频率分布以群路径为自变量从发射机位置开始逐步求解射线追踪方程组,得到由发射机到接收机的电波群路径仿真值;六:在IRI模型等离子体频率分布下进行射线追踪计算,得到IRI模型下的电波群路径仿真值;七:开展试验,得到实测电波群路径;八:比较仿真值与实测值间的差距,验证混合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短波射线追踪技术中的电离层混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输入模块、IRI模块、QPS模块、射线追踪模块组成方法步骤,该四个模块间的位置、连接关系及信号走向是:用户在输入模块中输入待测时间、发射机与接收机地理坐标、天线仰角范围及工作频率初始参数,并由该模块自动算出电波反射中点地理坐标、地心角、大圆距离和方位角;IRI模块根据待测时间和电波反射中点位置计算出电波发射区域的E层临界频率、E层最大电子浓度高度、E层半厚、F2层临界频率、F2层最大电子浓度高度、F2层半厚等参数;体频率梯度分布;设电离层由E层、F1层、F2层组成,且各层均为宁静电离层,不考虑地磁、扰动、梯度等影响,则各层的等离子体频率剖面可表示如下:f↓[NE]↑[2]=a↓[E]-b↓[E](1-r↓[mE]/r)↑[2]E层f↓[Nj1]↑[2]=a↓[j1]-b↓[j1](1-r↓[j1]/r)↑[2]第一连接层,连接E层和F1层f↓[NF1]↑[2]=a↓[F1]-b↓[F1](1-r↓[mF1]/r)↑[2]F1层f↓[Nj2]↑[2]=a↓[j2]-b↓[j2](1-r↓[j2]/r)↑[2]第二连接层,连接F1层和F2层f↓[NF2]↑[2]=a↓[F2]-b↓[F2](1-r↓[mF2]/r)↑[2]F2层上式中,r为空间位置距地心的距离,f↓[NE]为E层等离子体频率,f↓[oE]为E层临界频率,r↓[bE]为E层底高,y↓[mE]为E层的半厚度,r↓[mE]=r↓[bE]+y↓[mE]为E层最大电子浓度对应高度,a↓[E]=f↓[oE]↑[2],b↓[E]=a↓[E](r↓[bE]/y↓[mE])↑[2];f↓[Nj1]为第一连接层等离子体频率,f↓[oj1]为第一连接层临界频率,r↓[bj1]为第一连接层底高,y↓[mj1]为第一连接层的半厚度,r↓[j1]=r↓[bj1]+y↓[mj1]为第一连接层最大电子浓度对应高度,a↓[j1]=f↓[oj1]↑[2],b↓[j1]=a↓[j1](r↓[bj1]/y↓[mj1])↑[2];f↓[NF1]为F1层等离子体频率,f↓[oF1]为F1层临界频率,r↓[bF1]为F1层底高,y↓[mF1]为F1层的半厚度,r↓[mF1]=r↓[bF1]+y↓[mF1]为F1层最大电子浓度对应高度,a↓[F1]=f↓[oF1]↑[2],b↓[F1]=a↓[F1](r↓[bF1]/y↓[mF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照文栗伟珉谢树果田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