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抓斗卸船机的智能感知与抓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992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抓斗卸船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抓斗卸船机的智能感知与抓斗结构,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前后两侧均对称设有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外部分别转动连接有左斗体和右斗体,左斗体和右斗体内部上侧均连接有横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防逸散粉尘组件的设置,通过第一双轴电机驱动丝杆与内螺纹筒的传动实现伸展,以及第二双轴电机驱动蜗杆与蜗轮啮合,以及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以实现前后两侧的转杆与活动杆同步转动,以及左右两侧的传动杆转动,从而使得四周的防尘挡帘逐渐放卷展开,能够将粉尘限制,配合吸尘器的作用,从而将粉尘吸收,避免影响周边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抓斗卸船机的智能感知与抓斗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抓斗卸船机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抓斗卸船机的智能感知与抓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抓斗卸船机是抓取干散货物的专用工具,由两块或多块可启闭的斗状结构合在一起组成容物空间,装料时使开合的斗状结构在物料堆中闭合,物料被抓入容物空间,卸料时斗状结构在料堆上悬空状态下开启,物料散落在料堆上

[0003]抓斗卸船机在作业时,其中,抓斗在卸料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不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因此,设计一种自动化抓斗卸船机的智能感知与抓斗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抓斗卸船机的智能感知与抓斗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抓斗卸船机在作业时,卸料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抓斗卸船机的智能感知与抓斗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前后两侧均对称设有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外部分别转动连接有左斗体和右斗体,左斗体和右斗体内部上侧均连接有横轴,固定座上端连接有
T
型座,
T
型座上部两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液压缸,两侧的液压缸下端分别与两侧对应的横轴转动套接,左斗体和右斗体两侧均安装有吸尘器,固定座上端设有防逸散粉尘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防逸散粉尘组件包括安装于
T
型座前后两侧的
L
型板,前后两侧的
L
型板下端靠近边缘处均安装有第一双轴电机,第一双轴电机两输出端均连接有丝杆,丝杆外部螺纹套接有内螺纹筒,内螺纹筒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箱,前后相邻的两个传动箱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

[0007]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传动箱内部连接有从动锥齿轮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端的第二双轴电机,第二双轴电机位于
T
型座内部,第二双轴电机两输出端均连接有蜗杆,蜗杆外部套设有壳体,壳体与
L
型板上端连接,前后两个壳体内部均贯穿设有转杆,转杆与壳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杆中部固定套接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转杆两侧内部均开设有内孔,内孔内壁对称开设有导向槽

[0009]优选的,所述内孔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外壁对称连接有导向条,导向条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活动杆一端与传动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活动杆一端延伸至传动箱内部连接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传动杆和转杆外部均套接有防尘挡帘

[0011]优选的,前后两侧的所述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外部之间均套接有加强板

[0012]优选的,所述
T
型座内部一侧安装有感知模块,感知模块包括
PCBA
板,
PCBA
板上端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一侧设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一侧设有数据采集模块,感知模块还包括两个角度传感器,两个角度传感器分别安装于两侧的横轴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
本专利技术通过防逸散粉尘组件的设置,通过第一双轴电机驱动丝杆与内螺纹筒的传动实现伸展,以及第二双轴电机驱动蜗杆与蜗轮啮合,以及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之间的啮合,以实现前后两侧的转杆与活动杆同步转动,以及左右两侧的传动杆转动,从而使得四周的防尘挡帘逐渐放卷展开,能够将粉尘限制,配合吸尘器的作用,从而将粉尘吸收,避免影响周边环境;
[0015](2)、
该专利技术在装置使用后,能够通过第二双轴电机驱动前后两侧的转杆与活动杆同步转动,以及左右两侧的传动杆转动,从而将防尘挡帘收卷,之后通过第一双轴电机驱动左右两侧的展开部件收缩,减小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前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横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防逸散粉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蜗杆与蜗轮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导向槽的开设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感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1、
固定座;
2、
左连接轴;
3、
右连接轴;
4、
左斗体;
5、
右斗体;
6、
横轴;
7、T
型座;
8、
液压缸;
9、
吸尘器;
10、
防逸散粉尘组件;
1001、L
型板;
1002、
第一双轴电机;
1003、
丝杆;
1004、
内螺纹筒;
1005、
传动箱;
1006、
传动杆;
1007、
从动锥齿轮;
1008、
第二双轴电机;
1009、
蜗杆;
1010、
壳体;
1011、
转杆;
1012、
内孔;
1013、
导向槽;
1014、
活动杆;
1015、
导向条;
1016、
主动锥齿轮;
1017、
防尘挡帘;
1018、
蜗轮;
11、
加强板;
12、PCBA
板;
13、
控制模块;
14、
通讯模块;
15、
数据采集模块;
16、
角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一,由图1‑
图8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前后两侧均对称设有左连接轴2和右连接轴3,前后两侧的左连接轴2和右连接轴3外部之间均套接有加强板
11
,左
连接轴2和右连接轴3外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动化抓斗卸船机的智能感知与抓斗结构,包括固定座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
(1)
前后两侧均对称设有左连接轴
(2)
和右连接轴
(3)
,左连接轴
(2)
和右连接轴
(3)
外部分别转动连接有左斗体
(4)
和右斗体
(5)
,左斗体
(4)
和右斗体
(5)
内部上侧均连接有横轴
(6)
,固定座
(1)
上端连接有
T
型座
(7)

T
型座
(7)
上部两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液压缸
(8)
,两侧的液压缸
(8)
下端分别与两侧对应的横轴
(6)
转动套接,左斗体
(4)
和右斗体
(5)
两侧均安装有吸尘器
(9)
,固定座
(1)
上端设有防逸散粉尘组件
(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抓斗卸船机的智能感知与抓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逸散粉尘组件
(10)
包括安装于
T
型座
(7)
前后两侧的
L
型板
(1001)
,前后两侧的
L
型板
(1001)
下端靠近边缘处均安装有第一双轴电机
(1002)
,第一双轴电机
(1002)
两输出端均连接有丝杆
(1003)
,丝杆
(1003)
外部螺纹套接有内螺纹筒
(1004)
,内螺纹筒
(1004)
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箱
(1005)
,前后相邻的两个传动箱
(1005)
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
(1006)。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抓斗卸船机的智能感知与抓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
(1006)
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传动箱
(1005)
内部连接有从动锥齿轮
(1007)。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抓斗卸船机的智能感知与抓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
(1)
上端的第二双轴电机
(1008)
,第二双轴电机
(1008)
位于
T
型座
(7)
内部,第二双轴电机
(1008)
两输出端均连接有蜗杆
(1009)
,蜗杆
(1009)
外部套设有壳体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华吴宏亮吕浩军熊钟应冬军李嘉辰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有限公司新昌发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