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体仿真技术的排气沥液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138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流体仿真的排气沥液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车体模型和车体在槽液中的运动轨迹模型,采用融合方法实现网格的自动划分,基于伯努利原理仿真计算车体在槽液中的浸润情况及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流体仿真技术的排气沥液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涂装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流体仿真技术的排气沥液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来,汽车市场的竞争压力日益激烈,各汽车公司为了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车身结构越来越复杂

而在涂装车间的前处理

电泳工艺过程中,复杂的车身结构带来的积气

积液问题严重影响了车身的防腐蚀性能

所以
SE
分析工作在整车开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会把产品缺陷和制造风险消除在设计阶段

[0003]在传统的
SE
分析工作中,通常都是需要分析人员依据经验主观判断可能存在的积气

积液位置,再通过大量的试制

纠错工作来降低或避免腐蚀风险

这种分析方法周期长,费用高,且很容易造成问题遗漏

利用
CAE
仿真软件,在
SE
阶段进对车身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快速准确的找到车身所有的积气和积液问题点,从而有效指导产品结构及工艺的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效果进行验证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显著降低车型开发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流体仿真技术的排气沥液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引入了一种高效计算方法,将模型分解为更少数量

更大体积的计算单元,本专利技术效率高同时保证精确度,采用流体体积模型单元,这种体积模型单元只在水平边界层相接,简化了相邻体积模型单元的相互作用,并且结合了流体动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计算方法,以获得更加精确的结果

对于车身经过的每个阶段,车身的旋转采用流体静力学的计算方法,每个阶段角度变化越小计算越精确

而对于车体在槽内的移动,仿真系统会基于车体的网格数据自动进行流体体积模型单元的划分,无需手动处理网格,并基于伯努利方程构建基础单元的平衡系统,可以直接仿真得到流体仿真过程中气泡与液体的运动状态,最终求解出积气与积液区域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基于流体仿真的排气沥液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车体模型和车体在槽液中的运动轨迹模型,采用融合方法实现网格的自动划分,基于伯努利原理仿真计算车体在槽液中的浸润情况及气泡

残留液体的分布情况,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优化方案,对不同的优化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及实车验证;
[0007]所述建立车体模型和车体在槽液中的运动轨迹模型包括:
[0008]A)
基于车体数据的三维结构模型,建立车体模型,用于网格划分;
[0009]B)
基于车体实际运动轨迹,建立其在槽液中的运动轨迹模型;
[0010]所述采用融合方法实现网格的自动划分包括:
[0011]C)
基于步骤
A
中建立的车体模型,仿真软件自动划分网格,建立车体网格模型

[0012]所述基于伯努利原理仿真计算车体在槽液中的浸润情况及气泡

残留液体的分布情况包括:
[0013]D)
计算气泡的流动路径

积气位置分布

气泡与零件的接触面积以及接触时间;
[0014]E)
计算出槽后车体的电泳残液的高度

体积及兜液位置分布情况

[0015]所述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优化方案包括:
[0016]F)
根据仿真计算出的积气面积大小

接触时间及气袋分布位置,评估电泳质量及腐蚀风险;
[0017]G)
根据仿真计算出的电泳残液高度和体积及残留位置,评估排气

沥液工艺孔尺寸和数量能否满足工艺要求,评估串槽

流痕及烘烤时对车身的腐蚀风险;
[0018]H)
基于步骤
F
的积气分析结果和步骤
G
的电泳残液分析结果,结合仿真系统的辅助开孔功能,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0019]所述对不同的优化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及实车验证包括:
[0020]I)
按照步骤
A
到步骤
G
的顺序,对步骤
H
中提出的优化方案进行仿真验证,直至无风险;
[0021]J)
安排试验车进行实车验证

[0022]所述步骤
A
中具体包括:
[0023]车体的三维结构模型,要保证无缺件,无重复件,无明显的零件干涉,保证车体模型的单一性和完整性;删除或隐藏设计元素

焊点

直焊螺柱不影响排气沥液结果的零件,减少网格划分数量及仿真计算时间;
[0024]将原始的车体三维结构模型格式转换为仿真软件可识别的
STL
格式,并输入到软件系统中进行模型的网格化处理;
[0025]所述步骤
B
中具体包括:
[0026]收集车体在电泳入槽

过驼峰

出槽阶段的位置信息,包括车体模型的设计零点坐标
、X

Z
方向上的距离及
Y
方向的旋转角度

链速参数信息;
[0027]按
1:1
比例,在
CAE
仿真软件或其他三维设计软件中,依据收集到的参数信息建立车体在槽液中的运动轨迹模型,并输出
XML
轨迹文档,以便用于同一线体不同车型的仿真计算

[0028]所述步骤
C
中具体包括:
[0029]仿真系统自动识别零件相关属性,包括料厚

特征信息,在每个零件的每个表面开始自动划分三角网格;保持零件表面特征不变,在贴合的两零件之间通过连接带使几何模型中贴合的零件实现融合,准确还原零件特征

[0030]所述步骤
D
中具体包括:
[0031]基于伯努利原理计算气

液两相流,用涂装车身分割流体计算区域,并考虑流体的压力

重力

压缩性和瞬态行为,以及流体对涂装车身的作用力
(
浮力
)
,通过计算轨迹模型中各个时间点的气泡和积液面积,最终准确的得到涂装车身气袋

电泳液残留的位置分布情况;
[0032]将步骤
B
和步骤
C...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流体仿真的排气沥液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车体模型和车体在槽液中的运动轨迹模型,采用融合方法实现网格的自动划分,基于伯努利原理仿真计算车体在槽液中的浸润情况及气泡

残留液体的分布情况,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优化方案,对不同的优化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及实车验证;所述建立车体模型和车体在槽液中的运动轨迹模型包括:
A)
基于车体数据的三维结构模型,建立车体模型,用于网格划分;
B)
基于车体实际运动轨迹,建立其在槽液中的运动轨迹模型;所述采用融合方法实现网格的自动划分包括:
C)
基于步骤
A
中建立的车体模型,仿真软件自动划分网格,建立车体网格模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体仿真的排气沥液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伯努利原理仿真计算车体在槽液中的浸润情况及气泡

残留液体的分布情况包括:
D)
计算气泡的流动路径

积气位置分布

气泡与零件的接触面积以及接触时间;
E)
计算出槽后车体的电泳残液的高度

体积及兜液位置分布情况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流体仿真的排气沥液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优化方案包括:
F)
根据仿真计算出的积气面积大小

接触时间及气袋分布位置,评估电泳质量及腐蚀风险;
G)
根据仿真计算出的电泳残液高度和体积及残留位置,评估排气

沥液工艺孔尺寸和数量能否满足工艺要求,评估串槽

流痕及烘烤时对车身的腐蚀风险;
H)
基于步骤
F
的积气分析结果和步骤
G
的电泳残液分析结果,结合仿真系统的辅助开孔功能,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流体仿真的排气沥液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同的优化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及实车验证包括:
I)
按照步骤
A
到步骤
G
的顺序,对步骤
H
中提出的优化方案进行仿真验证,直至无风险;
J)
安排试验车进行实车验证
。5.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基于流体仿真的排气沥液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A
具体包括:将原始的车体三维结构模型格式转换为仿真软件可识别的
STL
格式,并输入到软件系统中进行模型的网格化处理;所述步骤
B
具体包括:收集车体在电泳入槽

过驼峰

出槽阶段的位置信息,包括车体模型的设计零点坐标
、X

Z
方向上的距离及
Y
方向的旋转角度

链速参数信息;按
1:1
比例,在
CAE
仿真软件或其他三维设计软件中,依据收集到的参数信息建立车体在槽液中的运动轨迹模型,并输出
XML
轨迹文档,用于同一线体不同车型的仿真计算
。6.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基于流体仿真的排气沥液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C
具体包括:仿真系统自动识别零件相关属性,包括料厚

特征信息,在每个零件的每个表面开始自动划分三角网格;保持零件表面特征不变,在贴合的两零件之间通过连接带使几何模型中贴合的零件实现融合,准确还原零件特征

7.
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一种基于流体仿真的排气沥液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D
具体包括:基于伯努利原理计算气

液两相流,用涂装车身分割流体计算区域,并考虑流体的压力

重力

压缩性和瞬态行为,以及流体对涂装车身的作用力,通过计算轨迹模型中各个时间点的气泡和积液面积,最终准确的得到涂装车身气袋

电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殿平魏雪郑召健于安军华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