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智能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供电系统相关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智能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通信基站
、
微波站
、
雷达站等大型用电设施一般建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或人烟稀少区,此类地区通常没有市电电网的覆盖,利用市电供电往往不太理想,再者,由于石油
、
煤炭
、
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短缺性
、
不可再生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性,开发可再生
、
无污染能源成为能源研究的重要方向,太阳能
、
风能等作为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作为一种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受研究者的重视,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目前太阳能光伏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但是光伏板布设时都是暴露设置在自然界之中,而自然界由于风的作用,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扬尘,而扬尘在光伏板表面堆积时,便会影响到光伏板对光能的转换率,而定期派人去比较偏远的山区进行清理,又会较为麻烦,,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能源智能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智能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智能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能源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智能供电系统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通过支架结构进行安装;太阳能光伏板(2),所述太阳能光伏板(2)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且太阳能光伏板(2)通过逆变器与蓄电系统电连接;直线导轨(3),所述直线导轨(3)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且直线导轨(3)上滑动安装有滑座(5),且直线导轨(3)通过底板(1)上的伸缩电缸进行驱动;光伏板清理组件(4),所述光伏板清理组件(4)安装在滑座(5)上,且光伏板清理组件(4)由内管体(6)
、
外管体(7)和清理机构(8)组合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6)固定安装在滑座(5)上,且内管体(6)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级气孔(
13
),所述外管体(7)通过密封轴承(9)转动安装在内管体(6)上,且外管体(7)上开设有二级气孔(
15
),所述外管体(7)的端部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
10
),所述滑座(5)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
11
),所述驱动电机(
11
)的转子上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
12
),所述传动齿轮(
12
)与从动齿轮(
10
)相啮合设置,所述内管体(6)的两端均通过输气软管与气泵的供气端口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7)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
14
),其安装槽(
14
)未贯穿外管体(7)的侧壁,且安装槽(
14
)与二级气孔(
15
)错位设置,所述清理机构(8)安装在安装槽(
14
)之中,且清理机构(8)由活动座(
16
)
、
弹性支撑件(
17
)和清理布(
18
)组合构成,所述活动座(
16
)通过弹性支撑件(
17
)与安装槽(
14
)的槽底相连接,所述清理布(
18
)固定安装在活动座(
16
)的外侧面上,且光伏板清理组件(4)在实际运行时,其清理布(
18
)与太阳能光伏板(2)的表面相靠合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
17
)由一级支撑体和二级支撑体组合构成,所述一级支撑体呈梭子形框体结构,所述二级支撑体呈椭圆形框体结构,且一级支撑体和二级支撑体之间为一体成型,且一级支撑体
、
二级支撑体由弹簧钢一体铸造成型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6)的两端侧壁上贯穿开设有活动槽(
19
),且内管体(6)的内侧壁上焊接连接有密封座(
33
),其密封座(
33
)为截面呈直角梯形的扫描体结构,且内管体(6)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座(
21
),所述弹簧座(
21
)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
22
),且活动槽(
19
)
、
密封座(
33
)
、
弹簧座(
21
)
、
支撑弹簧(
22
)在内管体(6)的两端对称设置,且内管体(6)的两端均安装有辅助自清洁组件(
23
)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自清洁组件(
23
)由安装环(
24
)
、
连接座(
25
)
、
一级连接杆(
2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高连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仁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